宇文邕,累死在统一天下最后一步的雄主



宇文护助力意外登基

宇文邕在历史上又被称为周武帝,他是宇文泰的第四个儿子。母亲只是宇文泰的小妾,不是嫡出,庶出中也不占优势,多亏了一代权臣宇文护,他把宇文邕的大哥宇文毓和三哥宇文觉先后弄死,皇位意外落到了既非嫡长、也非庶长子的宇文邕手里。

武成二年(公元560年)四月,宇文邕大哥宇文毓被宇文护毒死,宇文护就立宇文泰活着儿子中年纪最大的宇文邕为皇帝,就这样,年仅17岁的宇文邕成了北周的皇帝,这一年高演也发动政变推翻了高殷自己当了皇帝。高演一当上皇帝就雄心勃勃准备干北周,搞得宇文护和宇文邕紧张好长时间,还好很快高演骑马摔死了。

宇文邕的性格比较沉稳,平时沉默寡言。鉴于两个哥哥都是被宇文护弄死的,宇文邕上台之后表现的非常乖巧,遇到事情唯唯诺诺全凭宇文护做主,还不停的给宇文护升官,什么大冢宰、晋公、都督中外诸军事,不要钱的给宇文护送,还把军政所有的部门都隶属于宇文护掌控之中,自己完全做一个甩手掌柜。

说实在的,宇文护这个人真的没有当皇帝的野心,要不然杀死宇文觉的时候,他就可以顺势当皇帝,毕竟他也是姓宇文的,当时的大臣对于宇文家内部权力更迭根本就没有兴趣参加,都说出了:“这是你们宇文家的家事,你们看着办,我们没意见。”还好宇文护只是贪权,一看宇文邕这么懂事就放心了。两个人表面上相处的非常融洽,一派兄友弟恭。

也是宇文护和宇文邕运气好,原本经过高洋十年的励精图治,北齐的国力已经可以压制北周了,北齐对北周一直呈进攻态势,但是自从高湛当了皇帝,就把精力用在搞内斗上了,北周的军事压力立刻就没了,北周有了发展国力的好机会。

于是宇文护也开始搞改革,他的主要目标是两个,第一个是扩充府兵的兵源,把乡兵也纳入府兵当中,稀释了鲜卑贵族在府兵中的比例,这也是一种变相的中央集权。第二是搞死那些位高权重而且不听话的鲜卑军头们,提拔汉人军事贵族,毕竟在当时汉人军头的威胁更小,例如当年的八柱国中掌兵的李虎、李弼虎早死,于谨是宇文护的铁杆,剩下的独孤信、赵贵、侯莫陈崇都被宇文护弄死了。这一系列骚操作实际上加强了宇文家对于府兵的权威。

这些脏活都由宇文护完成,宇文邕就在背后狗着,不停的给宇文护点赞,其他的啥也不干。

公元562年有一件对于北朝影响重大的事情发生了,外围宗室大将贺兰祥过世,他空出来的位子由另一个外围宗室尉迟迥顶上,但是尉迟迥空出来位子是汉人军头杨忠顶上的,这是宇文家有意拉拢汉人平衡鲜卑人在军事上的话语权,但是为日后杨坚篡位奠定了基础。



默默培养党羽,下黑手敲死宇文护

当年也就是公元563年,突厥完成内部整合之后,开始邀约北周一同到北齐去抢劫,这个时候北周派出的统兵大将就是汉人军头杨忠了。杨忠从南往北打,突厥人从北往南打,在晋阳会师,两军在北齐的心腹地山西一顿烧杀劫掠把北齐祸害的不轻,高湛在段韶、高长恭和忽律金的辅佐之下,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北周、突厥土匪打出国界,北齐自高欢的邙山之战以来的攻势自此变为守势,双方攻守异位。杨忠回国之后,就对宇文护和宇文邕说,“老大,北齐已经虚了,可以干他们了,突厥人也仅仅是一群有组织没纪律的乌合之众,也可以干他们。”不论宇文护还是宇文邕在没解决北齐之前,都不想招惹突厥人,本着把敌人搞得少少的,把朋友搞的多多的原则,继续维持跟突厥的盟约共同攻打北齐。

第二年公元564年,突厥再次约北周一起去北齐打劫,宇文护是一万个不愿意,他的中央集权和改革还没有完成,北齐也没虚到一推就倒,这个时候出兵就是去拼命,这是宇文护不愿意的。但是前一年杨忠打的太顺利了,宇文护如果不出兵就显得太懦弱了。于是征调二十四军、京城左右的兵户以及秦、陇、巴蜀等地的军队,还有各蕃国的兵力,总计二十万人,兵分三路,北路派少师杨摽从轵关(今河南省济源市城西22公里处的封门口村东)出兵攻打北齐,南路大将军权景宣率华山以南之兵出击豫州,中路派大将尉迟迥率兵十万攻击洛阳。宇文护自己则为后路,驻扎在弘农,随时支援各路大军。

看到北周气势汹汹而来,北齐也是玩命了,大将娄睿跟杨摽对阵,阵斩了杨摽,北齐三杰一起南下洛阳,高长恭在邙山打出了五百破十万的辉煌战绩,北周中路军大败而回,南路的权景宣虽然取得很多胜利,但是独木难支,在其他两路失败的前提下,只能撤退。这一战是北齐的回光返照,虽然北周没有伤筋动骨,但是此战却动摇了宇文护在军中的不可撼动的影响力。

宇文护倒是没当回事,退回关中舔舐伤口,等待下次机会的到来,北周朝局非常的稳定,恢复实力只是时间问题。而在这平静之下确是暗流涌动,长期顺风顺水的宇文护麻痹大意却没有发现。

随着宇文护长期把持权柄,他开始无限制的提拔他的儿子们和亲信,得罪了关陇贵族中的很多人,他们开始默默的向宇文邕靠拢,很快宇文邕旗下就聚拢了宇文直、王轨、宇文神举、宇文孝伯等一批反宇文邕的大臣,但是这一切宇文护并不知情。

宇文邕就这样表面云淡风轻的狗着,忍着。同时也熬死了高湛、熬死了段韶。

建德元年公元572年,宇文邕终于等到了弄死宇文护的机会。宇文护从同州(今陕西大荔)巡视返回长安,宇文邕在文安殿接见了宇文护,然后宇文邕带着宇文护去觐见皇太后。在去的路上宇文邕就跟宇文护闲聊。

“哥啊,有一个事求你。”

宇文护问到:“啥事啊,弟弟?”

“我老妈一直都喜欢喝两杯,现在年纪大了,喝的越来越多。现在还养成一个坏毛病,喝多了喜欢撒酒疯。主要是对身体不好,劝了好多次都没用。哥,你说话好使,帮我劝劝呗。我写了一篇《酒诰》,等见到老太太,你就拿出这篇文章读,保准好使。”

宇文护也没多想,就答应了,见到太后行过礼之后掏出《酒诰》,就摇头晃脑的开始读,读的很认真,完全没有防备站在身后的宇文邕突然掏出玉珽朝着宇文邕脑袋就一顿猛销,猝不及防之下,宇文护被打倒在地,宇文邕让太监何泉拿御刀砍宇文护,何泉哪干过这种事,闭着眼睛砍了一刀,根本就没砍着,事先藏在屏风后的宇文直看不下去了,冲出来夺过刀对着宇文护一顿猛砍,把宇文护生生砍死。

杀死宇文护之后,宇文邕立即召集王轨、宇文神举、宇文孝伯等党羽,展开了对宇文护儿子以及宇文护铁杆党羽的抓捕,并诛杀宇文护之子宇文会、宇文至、宇文静,以及伏侯龙恩、大将军万寿、大将军刘勇等人。宇文邕通过雷霆手段,将政权夺回自己手中,立儿子宇文赟为皇太子。

励精图治统一北方

宇文邕亲政之后,战神韦孝宽看到一展才能的时机终于来了,于是立刻献上了平齐三策略:第一条,北齐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不是一下子就搞得的定的。需要组织小股部队,沿着北齐的边境搞突袭,让北齐疲于应对,用小刀拉肉,慢慢给北齐放血。第二条,北周内部要积蓄粮草、招募精兵勇士,为决战做好充足的准备。第三条就是在外交上孤立北齐,主要是南方的陈和北方的突厥,一起围攻北齐。

宇文邕觉立刻予以采纳,于是沿着两国的边境线,以小股部队展开对北齐的全线小规模骚扰,让北齐没有时间休养生息。同时,宇文邕深深的明白自己的国力还不足以一口吃掉北齐,于是开始积极备战,默默等待一战灭齐的战机出现。

第一、军事上:

继续深化府兵改革。建德二年(573年),宇文邕吸收均田上的汉族农民充当府兵。府兵本人可以免除租调和徭役,所在家庭三年内也可以不交纳租调和服徭役,这样的好处不仅仅是扩充了兵源,更重要的是将原本依附豪强大族的百姓拉到朝廷一边,此消彼长,增强朝廷的力量而削弱豪强的力量。并且在府兵的工作中增加了为天子的宿卫的职责,这样加强了皇帝跟府兵之间的牵绊,府兵和皇帝的联系更加紧密。经过宇文邕一番改革,汉人百姓超过一半成了府兵,中央直接指挥的士兵大大增加。

第二、经济上:

1、统一度量衡,重新铸币,方便商业的流通。

2、严厉打击豪强隐匿人口,“正长隐五户及十丁以上,隐地三顷以上者,至死”,对豪强隐匿人口土地最严厉的一次打击。

3、解放奴婢,“江陵人年六十五以上为官奴婢者,已令放免。其公私奴婢,有年至七十以外者,所在官司赎为庶人。”“江陵所获俘虏充官口者,悉免为民”。抄略北齐民没为奴隶的,都赦免为平民。通过释放奴隶增加平民纳税人口,事实上扩大了税基和兵源。

第三、灭佛:

宇文邕本人精研于佛法,但是作为皇帝,他不得不把手伸向已经严重膨胀侵占大量财富的佛道等宗教组织。当时由于战乱,不论南朝还是北朝,寺院、道观遍地,当时寺院、道观占有大量肥沃土地和人口,寺庙以跳出三界、不在五行,拒不纳税服役。在经济上,严重的影响了经济发展。有着并吞宇内雄心的宇文邕恨不得抠出所有的人力物力干北齐,于是展开了轰轰烈烈的灭佛运动,其实也包含道观,宇文邕一生共毁坏佛寺、道观四万多座,强迫还俗的僧尼多达300多万人,让他们为国家纳税、打仗做贡献,而不是躲在寺庙道观里做米虫。

第四、外交:

积极联合南陈和北方的突厥,三面围攻北齐,通过小规模的摩擦,不停的让北齐流血而得不到休养生息的机会。

黄天不负有心人,在建德四年(575年),一举灭掉北齐的机会出现了,此时高纬已经亲手弄死了高长恭和斛律光,北齐已经没有可堪一战的名将了,这一年北齐冀、定、赵、幽、沧、瀛六州发大洪灾,北齐上下一脑门子包,忙的不亦乐乎。宇文邕等了这么多年,怎么可能放弃这个机会,于是亲率十八万大军御驾亲征,一路上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接连占领北齐30座城池,但是由于宇文邕得了重病,此时的北齐已经烂透了,只需要轻轻一推就会倒,宇文邕不可能将灭齐这样的大功让给其他人,于是全军撤退。这一战虽然没有灭掉北齐,但是北齐最后的精兵强将在这战中损失殆尽,元气丧尽。

经过一年的休养生息,于建德六年(577年)宇文邕卷土重来,兵分两路,一路直扑高家老巢山西,一路直扑洛阳,一路上势如破竹,这次进军就是一次武装大游行,一路上进军极其顺利,高家宗室抓的抓杀的杀,曾经强大的北齐被宇文邕所灭,攻破邺城,宇文邕来了一次打包搬家,把高家子弟、几十年积累的财富,统统打包送回长安,北齐修建壮丽的宫殿被宇文邕一把火全都烧了。由一代枭雄高欢建立的北齐就此灭亡。



树欲静而风不止,当北齐灭亡之后,原本的次要矛盾就升级为主要矛盾了,这个矛盾就是突厥,突厥统一北方之后,虽然名义上是跟北周联盟,但是对于入侵北齐并不热心,反倒依仗强大的军力收北齐、北周的礼物收到手软,佗钵可汗经常跟手下说,“你们看,我在南边有两个儿子,北周和北齐,他们都争相孝顺我。”还时不时的冲破长城去北齐抢劫发财,小日子美的不要不要的。但是当北齐被宇文邕灭掉之后,佗钵可汗知道自己的好日子恐怕要结束了,于是他就把北齐逃出来的宗室高绍义推出来当北齐的新皇帝,召集北齐的旧部,并且集结突厥大军,打出了为北齐复仇的大旗开始进攻北周的北部边疆。

这还能忍,宇文邕也是一个马上皇帝,刚刚灭了北齐正是心气高的时候,在宣政元年578年,亲率六军北上去砍不知死活的佗钵可汗,身体已经非常虚弱的宇文邕走到一半就撑不住了,病倒在半路不省人事,北周只能撤军,在回到洛阳当天就病逝了,时年三十六岁,遗诏长子皇太子宇文贇继位。宇文邕死后的谥号为武皇帝,庙号高祖。

宇文邕这个人性格沉稳,平时沉默寡言,宇文护活着的时候,宇文邕一直狗着,身为皇帝却用子侄的礼节尊重宇文护的老妈,见自己老妈的时候,只要宇文护在,宇文邕永远让宇文护坐着,自己站在宇文护身后,在宇文护眼里这是个老实本分的人,没啥本事,慢慢就放松了警惕,在宇文邕收拢羽翼黑他的时候,宇文护都没发现。弄死宇文护的行动也非常干净利落,亲自从宇文护身后用玉笏直接敲宇文护的脑袋直接把他打蒙,在宇文直帮助下砍死宇文护。收拾宇文护党羽也是迅雷不及掩耳干净利落。掌权之后,一直有吞并宇内的雄心,玩命的开发兵源、税源,不惜向宗教势力下手,他想将分裂几百年的中国再次统一,所以玩命工作,甚至透支了自己的身体,在统一天下的伟业面前,他放弃了对于生活的享受、放弃了美女的床底之欢,穿着粗布衣服,住在寒酸的宫殿里,吃着粗糙的食物,每天玩命练兵,演习的时候跟大头兵一起冲锋陷阵,将士有光脚的他立刻把靴子脱下来送给士兵,士兵立下战功,他立刻就奖赏财物,灭齐得到齐国宫中金银宝器珠玉丽服以及宫女二千人全都奖赏给有功的将士,而啥也没给自己留下,这也是他能团结北周将士的重要原因。在灭了北齐之后,他预计在一两年之间就可以统一天下,更加不要命的工作,严重透支的身体最终在北征突厥的路上撑不住了,一命呜呼。

惜哉宇文邕,有混一宇内的才能德行,却因身体被掏空而倒在统一前最后一步的雄主。

大家有感兴趣的话题可以提给我,我可以尝试写一写。


如果觉得小编写的还可以,请大家帮忙关注一下,这样可以鼓励小编持续创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建德   宇文   兵源   党羽   北周   北齐   突厥   道观   汉人   皇帝   天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