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韩世家》(上)

韩之先与周同姓,姓姬氏。其后苗裔事晋,得封于韩原,曰韩武子。武子后三世有韩厥,从封姓为韩氏。

译文:韩国的先祖与周天子是同姓,都姓姬。其后代待奉晋国,得以被封在韩原,称韩武子。韩武子以后再传三世到韩厥,韩厥以封地为氏,称为韩氏。
韩厥,晋景公之三年,晋司寇屠岸贾将作乱,诛灵公之贼赵盾。赵盾已死矣,欲诛其子赵朔。韩厥止贾,贾不听。厥告赵朔令亡。

译文:晋景公三年(前597年)时,晋国司寇屠岸贾准备发动叛乱,要以赵盾杀害灵公的罪行为借口诛灭赵氏。当时赵盾已死,屠岸贾阴谋诛杀赵盾的儿子赵朔。韩厥劝阻屠岸贾,屠岸贾没有听从。韩厥前去告知赵朔,让他逃亡。

朔曰:“子必能不绝赵祀,死不恨矣。”韩厥许之。及贾诛赵氏,厥称疾不出。程婴、公孙杵臼之藏赵孤赵武也,厥知之。

译文:赵朔对韩厥说:“公一定要让赵氏香火不断,我死而无憾。”韩厥答应了赵朔。等到屠岸贾屠戮赵氏家族时,韩厥称病不出。程婴、公孙杵臼藏起赵氏孤儿赵武这件事,韩厥是知道的。
景公十一年,厥与郄克将兵八百乘伐齐,败齐顷公于鞍,获逢丑父。于是晋作六卿,而韩厥在一卿之位,号为献子。

译文:晋景公十一年(前589年),韩厥与郄克率领八百辆战车的兵力讨伐齐国,在鞍邑打败齐顷公,俘虏了逢丑父。同年晋国设置六卿,韩厥占据一卿之位,号为献子。

晋景公十七年,病,卜大业之不遂者为祟。韩厥称赵成季之功,今后无祀,以感景公。景公问曰:“尚有世乎?”厥于是言赵武,而复与故赵氏田邑,续赵氏祀。

译文:晋景公十七年(前583年),景公生病,景公令人占卜,占卜结果说是大业的后代子孙中有不能申诉冤屈的人在作怪。韩厥向景公陈述赵衰的功劳,并说从今往后已经没有人来祭祀赵衰,这些话触动了景公。景公问韩厥:“赵衰还有后代吗?”韩厥便把赵武的事告诉了景公,景公便把赵氏原有的田邑重新分封给了赵武,让赵武延续赵氏的香火。
晋悼公之七年,韩献子老。献子卒,子宣子代。宣子徙居州。

译文:晋悼公七年(前566年),韩献子退休。献子去世以后,他的儿子宣子承袭父亲的爵位。宣子迁徙到州邑居住。

晋平公十四年,吴季札使晋,曰:“晋国之政卒归于韩、魏、赵矣。”

译文:晋平公十四年(前544年),吴季札出使晋国,他说:“晋国的政权最终会归韩、魏、赵三家所有。”

晋顷公十二年,韩宣子与赵、魏共分祁氏、羊舌氏十县。

译文:晋顷公十二年(前514年),韩宣子和赵、魏共同瓜分了祁氏、羊舌氏的十个县。

晋定公十五年,宣子与赵简子侵伐范、中行氏。宣子卒,子贞子代立。贞子徙居平阳。

译文:晋定公十五年(前497年),韩宣子与赵简子一起侵伐范氏、中行氏。同年宣子去世,他的儿子贞子承袭了爵位。贞子率家族迁到平阳。

贞子卒,子简子代。简子卒,子庄子代。庄子卒,子康子代。康子与赵襄子、魏桓子共败知伯,分其地,地益大,大于诸侯。

译文:韩贞子去世,他的儿子简子即位。韩简子去世,他的儿子庄子即位。韩庄子去世,他的儿子康子即位。韩康子在位时与赵襄子、魏桓子联手击败知伯,瓜分了智伯的土地,韩、赵、魏三家的实力日益强大,封地超过了当时晋国国君所拥有的土地。
康子卒,子武子代。武子二年,伐郑,杀其君幽公。十六年,武子卒,子景侯立。

译文:韩康子去世,他的儿子武子即位。武子二年(前423年),韩氏入侵郑国,诛杀了郑国国君幽公。韩武子十六年(前409年),韩武子去世,他的儿子景侯继立。
景侯虔元年,伐郑,取雍丘。二年,郑败我负黍。

译文:韩景侯虔元年(前408年),韩国入侵郑国,夺取雍丘。韩景侯二年(前407年),郑军在负黍击败韩国。
六年,与赵、魏俱得列为诸侯。

译文:韩景侯六年(前403年),韩国和赵国、魏国一同被周天子册封为诸侯。
九年,郑围我阳翟。景侯卒,子列侯取立。

译文:韩景侯九年(前400年),郑国包围了韩国的阳翟。同年,韩景侯去世,他的儿子列侯取即位。
列侯三年,聂政杀韩相侠累。九年,秦伐我宜阳,取六邑。十三年,列侯卒,子文侯立。是岁魏文侯卒。

译文:韩列侯三年(前397年),刺客聂政刺杀了韩国的相国侠累。韩列侯九年(前391年),秦国攻打韩国的宜阳,夺取六个邑。韩列侯十三年(前387年),列侯去世,他的儿子韩文侯继立。同年,魏文侯去世(两个文侯可别搞混了)。
文侯二年,伐郑,取阳城。伐宋,到彭城,执宋君。七年,伐齐,至桑丘。郑反晋。九年,伐齐,至灵丘。十年,文侯卒,子哀侯立。

译文:韩文侯二年(前385年),韩国攻打郑国,攻取了阳城。同年,攻打宋国,一直打到彭城,俘虏了宋国国君。韩文侯七年(前380年),攻打齐国,一直打到桑丘。郑国背叛了韩国。韩文侯九年(前378年),韩国攻打齐国,一直打到灵丘。韩文侯十年(前377年),韩文侯去世,他的儿子哀侯继立。

哀侯元年,与赵、魏分晋国。二年,灭郑,因徙都郑。

译文:韩哀侯元年(前376年),韩国和赵国、魏国一起瓜分了晋国。韩哀侯二年(前375年),韩国灭掉郑国,并趁机将都城迁到郑。
六年,韩严弑其君哀侯。而子懿侯立。

译文:韩哀侯六年(前371年),韩严弑杀韩哀侯。哀侯的儿子懿侯继立。

懿侯二年,魏败我马陵。五年,与魏惠王会宅阳。九年,魏败我浍。十二年,懿侯卒,子昭侯立。

译文:韩懿侯二年(前369年),魏军在马陵击败韩军。韩懿侯五年(前367年),韩侯和魏惠王在宅阳举行会盟。韩懿侯九年(前363年),魏军在浍水击败韩军。韩懿侯十二年(前360年),懿侯去世,他的儿子昭侯继立。
昭侯元年,秦败我西山。二年,宋取我黄池。魏取朱。六年,伐东周,取陵观、邢丘。

译文:韩昭侯元年(前358年),秦军在西山击败韩军。韩昭侯二年(前357年),宋国攻取韩国的黄池。魏国攻取朱邑。韩昭侯六年(前353年),韩国攻打东周,夺取陵观、邢丘。

八年,申不害相韩,修术行道,国内以治,诸侯不来侵伐

译文:韩昭侯八年(前351年),申不害担任韩国相国,申不害学习的是法家学说,申不害在韩国实行法家的治国之道,韩国大治,各个诸侯国都不敢前来侵犯。

十年,韩姬弑其君悼公。十一年,昭侯如秦。二十二年,申不害死。二十四年,秦来拔我宜阳。

译文:韩昭侯十年(前349年),韩姬弑杀晋悼公。韩昭侯十一年(前348年),昭侯出访秦国。韩昭侯二十二年(前337年),申不害去世。韩昭侯二十四年(前335年),秦军攻取了韩国的宜阳。

二十五年,旱,作高门。屈宜臼曰:“昭侯不出此门。何也?不时。吾所谓时者,非时日也,人固有利不利时。昭侯尝利矣,不作高门。往年秦拔宜阳,今年旱,昭侯不以此时恤民之急,而顾益奢,此谓‘时绌举赢’。”

译文:韩昭侯二十五年(前334年),韩国发生旱灾,同年韩国修筑了高大的城门。屈宜臼说:“昭侯不会走出这座城门。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不合时宜。我所说的时宜,不是指吉日良辰,人本来有得利和不得利的时候。昭侯曾经得利过,但是他没有修筑高门。前一年秦国攻占了宜阳,今年又发生旱灾,昭侯在这个时候没有体恤百姓,反而更加奢侈,这就是所谓的‘在艰难的时候做奢侈的事情’。”

二十六年,高门成,昭侯卒,果不出此门。子宣惠王立。

译文:韩昭侯二十六年(前333年),高门修建完成,昭侯也去世了,果然没能走出这座城门。他的儿子宣惠王继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宜阳   晋国   魏国   秦国   申不害   史记   子代   韩国   译文   庄子   同年   世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