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往事 - 七座暗藏玄机的桥,你知道几座?


成都,一座因水而生,因水而兴的城市。在成都的河流之上,有无数特色各异的桥梁。而说到历史上最为著名的桥梁,首推七桥。由神鸟知讯×成都市地志办联合推出的“成都往事”将为大家还原七桥的故事,重温成都桥梁建造的光辉历史。


李冰建七桥


话说当年正是李冰在二江之上建造了七座桥。


七桥之中,三座在城西的郫江上,由北向南分别是永平桥、长升桥和冲治桥。


四座在城西南和城南,市桥和江桥架在郫江上,万里桥和夷里桥架在检江上。


七桥或者为成都城向西、南两个方向的出城通道,或者连接郫江和检江。


▲ 万里桥


据罗开玉先生考证,七桥的位置大约如下:


永平桥在城西今通锦桥附近,是由少城西北出城的干道所经。


长升桥约在今永陵东北半里许,靠近北巷子、红光东路交叉口,是由少城西北出城的路线所经。


冲治桥,对少城西门,约在今奎星楼街以西,少城西出的干道经过。


市桥,在少城西南石牛门(市桥门)外,约在今西胜街西口与西较场正门之间,为由少城出城南行的干道所经。1984年修建蜀都大道,在同仁路南口东侧地下3—5米处发现粗大木桩,南北向排列如梅花形,又在金河街发现汉唐遗物及系船桩,基本可证明市桥遗址在此。


夷里桥(笮桥),在今老南门大桥西约1公里处,为少城南出的干道所经。


江桥,对大城南门(江桥门),大约在今文庙前街靠近南大街附近,是由成都大城出城南行的干道所经。


万里桥,在检江之上,江桥之南,即今老南门大桥。是由大城南出的干道所经。


七桥的传说


▲ 北斗七星


据《华阳国志》:“父老传言,李冰造七桥,上应七星。”


七星即天上的北斗星座。北斗七星的天枢、天璇、天玑、天权,在平面上略呈梯形,是为“斗杓”。另外三颗玉衡、开阳、摇光,大致连成一条直线,是为“斗柄”。“斗”外缘的两颗星天枢和天璇的连线向前延伸五倍,是向北基本固定不动的北极星,又称北斗。


北极星对定向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古至今一直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由此产生了北斗崇拜。


七桥之中,城南和西南的四座桥——江桥、万里桥、市桥、夷里桥,在二江上呈不规则的长方形分布,很像北斗的“斗杓”。


城西的冲治桥、长升桥和永平桥连成一线,就是北斗的“斗柄”。因与北斗七星相对应,七桥又被称为“星桥”或“七星桥”。


▲ 永平桥


两汉时期,成都七桥在国内有很高的知名度。两汉之际,刘秀命大将吴汉讨伐割据巴蜀的公孙述,面授机宜:“安军宜在七星间。”就是说大军应在成都西南方向安营扎寨。这是“七星桥”之称最早的记载。


桥名既为七星,必有好事者以星为桥命名。最早记载七星桥名称的是南朝李膺的《益州记》”,它们与七桥名称的对应关系如下:


冲治桥——冲星桥;市桥——玑星桥;江桥——员星桥;万里桥——长星桥;夷里桥——夷星桥;长升桥——尾星桥;永平桥——曲星桥。


《华阳国志》说李冰“能知天文地理”,李冰显然也熟知北斗七星。不过,从位置来看,李冰建造七桥是为了适应城市西、南区域的水上交通需要,其初衷是否有“上应七星”的理念,则缺少直接证据。不过,由于七星崇拜在中国神秘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这种文化内涵也不可避免地积淀在七星桥和李冰身上。


后世吟咏七桥的诗文很多,著名者如李白《上皇西巡南京歌》(其七):锦水东流绕锦城,星桥北挂象天星。四海此中朝圣主,峨眉山下列仙庭。(来源:成都方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成都   益州   永平   大城   两汉   干道   南门   玄机   城南   北斗   桥梁   往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