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尔茨访华来去匆匆,满打满算都不到一天的时间,传递出什么信号


北京时间11月4日,朔尔茨这次旋风式访华应该说比较仓促,没过夜、没吃晚饭,在中国停留的时间满打满算还不到一天。要知道,朔尔茨首访亚洲的目的地是日本,而且时间是为期两天。

无论是先到访日本,还是不到一天的访华行程,都可以看出一个问题,那就是当前的国际局势,特别是美国将中国确立为“唯一的竞争对手”,对德国政府还是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但是,访问的先后次序与时间长短并不能说明一切,效果才是第一位的。

虽然前后才不到一年时间,但当前的国际局势与默克尔执政时相比,又有了更多新的变数。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俄乌冲突的爆发加深了美国对欧洲的控制,令中欧关系承受华盛顿更大的压力。欧洲当前的反华民意,显然比俄乌冲突爆发前更加强烈。

日前,西方媒体报道了剑桥大学的一则调研数据,称西方自由民主社会75%的民众对中国持负面看法。而最新的德国民调显示,58%的德国民众主张对华强硬,德国西部持“强硬”态度的更是超过了60%。可以看出,朔尔茨发展与中国的关系面临的压力和阻力还是很大的。

而在联邦政府内部,构成朔尔茨政府的成员被称为“红绿灯”组合,其中社民党代表颜色是红色,绿党为绿色,自民党为黄色。要知道,在政府中具有很高话语权的绿党,就持有强硬的反华色彩,来自该党的经济部长、外交部长多次放话要与中国脱钩。

朔尔茨访华,不仅有华盛顿的压力、国内的压力,还有欧盟国家的压力。在他访问之前,爱沙尼亚总理卡拉斯与拉脱维亚总理卡林斯表示,在对华关系上最好“用一个声音说话”,“与中国的任何单独协议都会削弱欧盟”,而法国总统马克龙也希望与他一同访华,以便向中国展示欧盟的团结。

在如此巨大的内外压力之下,朔尔茨力排众议坚持单独访华,可以说明很多问题。朔尔茨访华前后,他在提及处理中德之间的分歧和争议问题时,多次强调无论世界局势发生什么变化,中国仍是德国和欧洲重要的经贸伙伴,德国不想也不能与中国脱钩。

其实这就够了。作为欧盟最重要的国家,朔尔茨此次访华的重点并不是时间长短这个形式,更重要的是用行动向世界表明一个态度,德国将以对欧洲有利的务实姿态处理中德关系,推动欧中关系的发展。当然,这更是给德国商界吃了颗“定心丸”,稳定住了军心。

对于我们中国来说,只要稳住了中德关系这个基本盘,中欧关系就不会因为立陶宛、冯德莱恩等国家和政客的捣乱出现大的问题。而只要稳住了中欧关系,再加上有中俄政治、军事背靠背的强力支撑,我们在面对华盛顿的遏制和打压时就会显得更加从容。

不过这也可以看出,朔尔茨远不如默克尔那么有智慧和底气,他施展拳脚所受到的掣肘也实在不小,这恐怕是未来中德关系、中欧关系面临的重大不确实性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拉脱维亚   中欧   绿党   华盛顿   时间   欧洲   德国   日本   美国   强硬   中国   来去   欧盟   信号   压力   关系   政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