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变局!俄乌冲突导致欧洲制造业大转移,我国哪些地区将会受益?

文/城市情报社原创出品,欢迎关注!

当今,全球正经历新一轮的产业大转移,欧洲因陷入能源危机,制造业开始大规模向中国转移。根据商务部发布的数据:1-9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5.6%,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33.6%,是同期中国整体吸收外资增速的两倍有余。

今年3月以后,巴斯夫、奥迪、大众、宝马等一些欧洲大企业不断加大对中国的投资力度。


欧洲为什么会出现产业大转移?

欧盟,全球第三大经济体,重工业发达,能源自给率极低。在欧盟的能源体系中,大约4成天然气、3成原油、5成煤炭均来自俄罗斯供应。

2014年之前,欧盟和俄罗斯的关系谈不上好,也算不上坏。然而,自俄乌爆发冲突后,欧盟与俄罗斯的关系迅速恶化。欧盟为支持乌克兰,宣布在经济上制裁俄罗斯,并拒绝使用俄罗斯的天然气。欧盟这样的做法可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在能源补给不足的情况下,欧洲的能源价格出现暴涨。数据显示,自俄乌冲突之后,欧洲的气价、电价一年涨了近10倍。由于能源供应量减少,价格出现暴涨,欧盟上下游产业链都出现了一定的减产。

基于此,欧洲一些企业被迫向外转移部分产能。

短期来看,能源危机是导致欧盟产能向外迁移的直接诱因,从长期来看是,欧洲地缘政治环境持续恶化,使得欧盟的工业体系面临严重“生产危机”。欧盟对传统石化能源依赖度高,且极度依赖进口。当然,欧盟也意识到自身能源体系脆弱的问题。

早在2008年,欧盟就通过了战略能源技术计划,提出发展风能、光伏能和生物能技术,将欧盟经济发展建立在“低碳能源”基础上。为此,欧盟开始与俄罗斯合作,开始大规模采购俄罗斯廉价的天然气。2011年,连接欧盟与俄罗斯的天然气管道“北溪一号”建成通气。

2015年以后,欧洲加快推进能源结构转型,试图降低煤炭等传统能源比重,发展以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然而,一场俄乌冲突令俄欧关系迅速恶化,欧盟宁愿“饿死”,也不要俄罗斯的天然气。

更糟糕的是,俄乌冲突似乎在短期内没有结束的迹象,加上“北溪”管道被炸,欧盟能源转型步伐大大放缓。即便现在欧盟穷尽办法拓宽能源供应渠道、发展替代的再生能源,没个三五年填不平。基于此,欧盟的一些大企业只能选择将产能转移,以求生存。


转移出去的都是哪些产业?

目前,欧洲此轮产业转移有两个大方向,一个是美国,另一个就是中国,其中转移到我国的产业多以资源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呈现出含金量高的特点。从产业类型上来看,主要集中在化工、汽车、半导体等领域。

具体项目来看,3月,荷兰飞利浦投资100亿在安徽滁州建立空调产研基地;6月,德国奥迪投资超300亿元在长春建设其首个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7月,法国空中客车公司投资60亿在成都建设其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项目;9月,德国巴斯夫投资100亿欧元在湛江建设一体化基地;9月,宝马集团投资150亿元,在沈阳建设纯电动汽车新工厂。

宝马沈阳新工厂

10月,德国顶级动力研发企业FEV宣布在沈阳成立电池与整车研发中心。10月,全球光电技术龙头企业德国蔡司集团投资2500万欧元,在苏州购地建厂。10月,瑞士特种化学品公司科莱恩宣布追加4000万瑞士法郎在惠州建设其第二条生产线。

巴斯夫(广东)一体化基地

除此之外,瑞士英力士(全球石化巨头)、荷兰壳牌(石油巨头)、法国道达尔(石化巨头)、德国科思创(石化巨头)等欧洲巨头近期也有在华投资建厂的意愿。

值得关注的是,近期,德国总理朔尔茨即将率领一个商业领袖代表团访问中国,共有12名德国企业代表将陪同朔尔茨出访,包括大众汽车总裁、西门子总裁、默克集团首席执行官、德意志银行首席执行官和巴斯夫首席执行官等。

这显示出,我国完善的产业链、广阔的市场正受到越来越多欧洲企业加码布局。

我国哪些地区将会因此受益?

上文说到欧洲此轮产业大转移主要以资源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因此,对人才、资金、营商环境、产业配套的要求较高。

从目前落地的项目来看,长三角、广东仍然是外商投资的热土。数据显示,长三角城市上海、苏州是德国企业投资最集中的地区,而深圳2022年上半年全市实际使用外资约58亿美元,同比增长约11%,创下新高。

城市情报社制图

不过,近期,国家发布了2022年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当中特别提到,持续优化利用外资区域布局,结合各地劳动力、特色资源等比较优势扩大中西部目录鼓励范围。这表明,国家正在引导外资布局中西部地区。

本号认为,除了长三角、珠三角,未来我国还有几大区域会因此受益,比如东北、成渝地区、武汉、合肥这些地区工业基础较好,具备承接欧洲汽车产业转移基础;

此外,郑州、长沙、江西等这些地区劳动力资源丰富、特色资源优势明显,具备承接欧洲机械、电子电器、发展汽车配套等相关产业的条件。

总的来说,欧洲的产业转移是一波难得的机遇,国家的顶层设计已经做好,接下来就看各地 能否主动出击,抓住机遇了。

城市情报社:专注城市经济领域,欢迎点赞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业大   欧洲   俄罗斯   德国   中国   欧盟   巨头   天然气   冲突   能源   我国   产业   地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