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神是山神变来的?泉州九日山,探寻我国第一代海神的秘密

#头条创作挑战赛#泉州:宋元中国海洋贸易中心城市,一座写满海洋记忆的港口城市。

泉州兴起,始于晋人衣冠东渡;泉州的繁荣,源于大海的呼唤。与大海结下不解情缘的泉州人,古代出海远行顺利不顺利全靠老天赏不赏“风”,没风船走不动,风大浪急又平添了许多风险,出海的船员只能默默向老天借个祝福,“海神”就这样应运而来。只是泉州人信仰的第一代海神,却是从山神变来的,而且是先到水神,再到海神。

九日山位于泉州湾入晋江最窄处,是泉州最早“开发”的地方,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这里藏着第一代海神由山神变来的秘密。

九日山昭惠庙

九日山景区大门口有一牌坊,面江一面上书“九日名山”,背面则为“祈风胜迹”,正对的是延福寺,其右侧为进入景区的入口,进入大门之后,则看到一富丽堂皇、雕檐画廊的古建筑,中有匾额“昭惠庙”。

庙中中间祠白须公通远王,左右分别为威烈顺正王黄治和泉郡巡辖官的陈益,陈益的初始为肉身佛,世事沧桑,如今已荡然无存,整个昭惠庙均为2005年复建的。


通远王和海神

白须公通远王就是泉州的第一代海神,整个九日山能够名扬海上丝绸之路,宋元时期祈风官方主持的祭奠,可都是因为这个白须公。

白须公真名是唐朝的进士李元溥,但最初他只是为避“安史之乱”,在西北方向的乐山(又名五台山)隐居修行,得道坐化升仙,成了乐山的山神,被称为乐山王。

其后到了唐·咸通(860—873年)年间,九日山下的延福寺由于圮废需重建,僧人找寻木头到了乐山,遇到一位自称姓李的白须老翁,他不仅指点僧人找到了需要的巨木。木材的运输又成了问题,老翁让僧人放置到山谷中就行,等僧人回到寺中,便见寺前的金溪溪水暴涨,巨木顺流而来,大殿得以重修。

为了感念山神的相助,正好足够重修大殿。寺庙为感念这位山神的帮助,特在大殿旁建祠祀奉,名之灵乐祠,后被称为灵岳祠。就这样乐山王李元溥一下子成了保佑平安的山神兼水神,而民间亦多祠之,又有雨神之名。

乐山王成为海神是在宋代,随着海上贸易的兴盛,在那个帆船全靠信风的年代,随着主管船舶海洋事物官方的重视,祈风祭奠活动就成了大事,活动的场所就是昭惠庙。

北宋时期,乐山白须翁先是被敕封崇应公。这件事不得不提现存的我国古代四大名桥之一的洛阳桥。

蔡襄曾两任泉州知府,于1053年始建造泉州的洛阳桥,因大桥位于海水和江水相交之处,这得选择一尊神袛来镇海啊,这就请来了九日山的“乐山白衣叟”。就这样,李元溥完成了从山神,到水神、雨神,再到海神的身份转变。

直至北宋政和四年,也就是公元1114年,敕封李元溥为通远王,并赐庙额“昭惠”,这是海神的地位得到了朝廷的认可,成了真正的泉州第一代海神。

不过,据说现在泉州洛阳桥边上的昭惠庙名声反而超过了它的鼻祖九日山的昭惠庙,虽然九日山在整个宋代,都是祈风祭祀的官方场所,其中原因不得而知。

到了元朝,因为政治的原因,莆田的林默以“泉州神女”的名义受封,也就是妈祖,取代了白须翁,登上海神的宝座,一直延续至今。

到了泉州九日山,才真正地明白,我们天天朝拜的海神白须翁,竟然是有山神华丽转身而成,你说神奇不神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泉州   山神   海神   乐山   水神   洛阳   宋元   僧人   大殿   海上   秘密   我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