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冰雕连幸存者周全弟:卧雪三天冻掉四肢,后来怎么样了?

1949年4月的一天傍晚,在四川南充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一户人家突然响起了“嘭嘭嘭”的撞门声。


家里只有一个还不满15岁的男孩,他听到声音后,还以为是父母插秧回来了,于是赶紧跑去开门。就在打开门的那一瞬间,他心中暗叫:“不好!”


原来站在门口的并不是他的父母,而是一群穿着军装的国民党士兵。


这些士兵一见门开了,还不等男孩说话,就直接闯了进去。他们在屋子里翻箱子倒柜,找着值钱的东西。


可是男孩家太穷了,这些士兵见捞不到什么油水,嘴里不禁骂骂咧咧起来。


就在这时,男孩的父母也回来了,他们看到眼前的这一幕后,连忙陪着笑脸,问道:“老总,你们来是有什么事要吩咐吗?”


一个满脸横肉的士兵不由分说,上前就踹了男孩的父亲一脚,瞪着鱼泡眼吼道:“少废话,我们知道你家有三个儿子,按照三丁抽一的规定,你们要么交钱,要么出人!”


男孩不忍心看到父母为难的样子,再说了家里也真的拿不出钱来了。


他对母亲说:“要不就让我去吧?”


母亲一脸担忧的看着他,心疼的问道:“你行吗?”


男孩看着母亲笑了:“我胆子大,没关系!”就这样,男孩被国民党士兵带走了。

这个男孩名叫周全弟,家里兄弟姐妹五个,他排行老幺。


不过幸运的是,很快就迎来了全国解放。几经辗转,他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志愿军战士。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年仅16岁的周全弟,随部队来到了长津湖地区的军事要地黄草岭。直到此时他才知道这次的任务是抗美援朝。


不过糟糕的是,他们刚一入朝,就遇到了百年不遇的极寒天气。


志愿军冒着零下40度的严寒,饿了,就用雪水拌炒面充饥。有时连队里也会派人去向当地的老百姓要些土豆,不过粮食很快就不够吃了。


实在饿得受不了,炊事员“献出”他了身上仅剩的一包辣椒面,由于辣椒面没办法直接吞下去,战士们就用雪拌着吃。


为了更好地隐蔽,完成狙击美军王牌部队的任务,诱敌上钩且不暴露目标,战士们就把衣服翻过来穿,将白色露在外面,趴在冰天雪地里一动不动。


此时,天上还在不断地下着雪,周全弟被冻得止不住打牙颤。


就这样,他几乎一动不动在雪地里埋伏了三天三夜。待冲锋号响起的那一刻,他却发现四肢麻木,怎么也站不起来,紧接着眼前一黑,晕了过去。

与此同时,周围很多战友也是一直保持着潜伏的姿势,一动不动,就宛如一座座的冰雕。


等周全弟醒来时,医生为了保住他的性命,已经为他做了截肢手术:双手从前臂处,双腿从大腿根部截除。


当他发现自己成了没手没脚的“废人”时,曾万念俱灰,甚至多次想轻生。


后来医护人员对他实施了24小时陪护,轮流给他读励志书籍,用保尔的故事鼓励他。


周全弟被感动后,暗下决心要与伤残做斗争,他认为既然保尔能做到,那么自己也一定能做到。


于是他开始了“过三关”。首先是“吃饭关”,当时周全弟的一日三餐都需要护士喂,特别不方便,因此他让护士用布带把调羹绑在他的断肢上,自己试着舀饭吃。

刚开始时,带子绑紧了会造成血脉不通,引起断肢疼痛不已。但如果把带子绑松了,调羹又会掉下来。


就这样,每次吃饭都最少要花费一个小时。他思来想去,琢磨出一个办法。


周全弟用橡皮筋代替了布带,这样在吃饭时就显得灵活多了。经过长期的练习,他终于能自己吃饭了!


紧接着周全弟又开始了第二关“自由行走关”的练习。他用断肢支撑起身体,试着从床上慢慢地移动到三轮车上。


每次练习,他都会被痛得满头大汗,几个月下来,他终于可以自由“行走”了。甚至还凭借自己顽强的意志力,学会了用断肢穿衣、洗脸、煮饭、洗衣服等,真正实现了生活自理。

最后周全弟开始攻克“写字关”。之所以要学习写字,是因为在当时,由于通讯不发达,如果距离远的话,主要靠写信交流。


家人的信可以找人代笔,但女朋友的信怎么能让别人帮自己写呢?他不仅练习了钢笔字,还刻苦学习了毛笔字。


周全弟花了十几年的时间练成了他特有的抱笔书法,形成了自己的书法风格,并获得了众多的奖项。


他残而不废、自强不息的精神震撼和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被国人称为“中国的保尔”!


经过战火的洗礼,周全弟把自己的人生活成了一个个闯关战斗。正是有了众多像“周全弟”式的英雄,我们才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他们是民族的脊梁,是时代最可爱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保尔   断肢   布带   调羹   冰雕   志愿军   幸存者   带子   士兵   家里   父母   男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