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一对夫妻蜗居桥洞10年,育2儿2女,12年后他们过得如何了

一处偶然发现的桥洞,却被一位农民工当作栖身之所,居住时间长达十年之久。更让人惊讶的是,与他一同居住的,还有一个比他年轻许多的妻子,以及两个儿子、两个女儿。

一家六口,桥洞十年,其间各种家具一应俱全,内部与其他地方的房子几乎没有区别。

但桥洞终究不是正常的居所,即便是流浪者也只是借居一晚便匆匆离去,他们为何能在这里居住十年?

01 偶然发现的桥洞,改造成免费居所

许金火,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他的父亲是村里的一名泥瓦匠,家庭收入微薄,所以许金火从小学毕业之后就跟着父亲学习砌墙。

许金火刚学的时候只是一个打杂的,在工地搬砖、拌水泥,从十七八岁的时候起就开始在村子里干活,成了一个“单干”的工匠。

22岁那年,许金火孤身来到了嘉兴干活。那时候嘉兴到处都是盖房子的,生意很好,所以许金火来到之后一直忙碌于砌墙盖房子,收入也不少。

过了几年,许金火认识了现在的妻子。他的妻子曾经也是村子里的农民,后来进城打工,在工地里认识了许金火,两人从一开始结伴干活,到后来一起生活,最终登记结婚。

许金火的妻子比许金火要小很多岁,容貌也年轻许多,算得上是一对“老夫少妻”了。

以前,许金火带着妻子一起租房子生活,虽然房租挺高的,但是以两人的收入还是可以维持下去的。

直到孩子们一个接一个出生,许金火有些支持不住,才觉得房租实在是一个非常难以接受的价格。

但是许金火也没有能力买房子,更不敢回老家过日子。他在这里只要有工作,就能赚钱,虽然日子很苦,但是咬咬牙也能过下去。

如果回老家,虽然有房子住,但是守着一亩三分地,一家几口人难免要挨饿。

许金火在出租房里生活了十年,这十年里他和妻子有一对儿女,生活虽然挺累的,但是也算温馨美满。

孩子出生以后,许金火依然在外奔波干活,妻子则闲了下来,在家里照顾孩子,后来两个孩子逐渐长大,妻子也开始跟着许金火一起干活。

2000年,许金火接了一个项目,跟着工头一起来到了工地干活。这片工地紧邻着一条河,一座小桥横跨过去。

带着许金火来到工地附近之后,工头指着桥洞对许金火说:“你去把东西放在桥洞里吧,那里面地方大。”

许金火带着妻子来到桥洞,意外地发现这里的确是一个好地方。这个桥洞两侧都是树木,十分隐蔽,又是一片阴凉地,旁边的河水“不干不净”。

于是许金火当时就产生了一个念头,能不能在这个桥洞里面定居?如果在桥洞里过日子,房租钱就免了,而且里面地方大,住几口人完全不是问题,远比自己蜗居要好得多。

当即他就询问了妻子的想法,而妻子对此倒是毫不在意,只要能省些钱,就算桥洞里面日子很苦,她也愿意过下去。

于是两人心中暗暗记下这个地方,等有机会一定要好好改造一番,然后搬进去。

工地的活儿很快就做完了,原本作为仓库的桥洞也闲置起来。许金火在放东西的时候,曾经跟工友们一起把桥洞收拾了一番,打扫干净了,也是为了防止桥洞里有老鼠、蛇之类的动物。

这就为许金火省了不少力气,带着省钱的想法,许金火开始收拾这个桥洞了。

桥洞虽然能遮风挡雨,但是本身是石头材质的,容易潮湿,而且圆拱形的桥底很容易藏污纳垢,更不能起到遮风挡雨的作用。于是许金火专门买来了大片的胶合板,开始搭建房子的雏形。

他是工匠,妻子也在工地干过很多年的活儿了,两人经验丰富,做起活来肯吃苦,下力气。

几大块胶合板把房子的顶部撑起来,用木柱子固定好,再用小块的胶合板把各个屋子搭建起来,几块板子一围起来,就成了卧室、客厅、厨房。

考虑到防潮效果,许金火还专门买了不少涂层,对于需要明火的厨房,他也把板子换成了铁皮,甚至连排烟的管道都设计好了。

把房子的雏形搭建好以后,许金火把出租房里面的家具设施慢慢地挪到了桥洞里,一些大物件比如床、柜子,他都直接拆开,到地方再重新用钉子拼起来。

做好了这些还不够,生活需要的燃气灶、煤炉都需要重新安置,而且放的地方不能有木头之类的。许金火与妻子一边商量一边安排,终于摆放完整了。

最后,还有一个大难题:没有通电。不通电,就缺少照明、取暖,甚至连做饭、烧水都成了问题。

当时存在许多私拉电线的现象,许金火也属于其中一个,他接了邻近一家人的电线,按度付费,终于在屋子里通了电。

02 十年桥洞生活,有苦有甜

做完了这些,许金火就尝试性地带着妻子住了进去。这个桥洞住起来居然意外得有些舒服,比以往的地方要宽敞许多。

虽然是桥洞里,但是坐在卧室,完全看不出这是在户外搭建起来的,很有家的温馨。

一家人在这里居住了一段时间之后感觉挺好,便定居下来,不用再交付房租。从此他们便定居在这里,后来,许金火的妻子陆续在桥洞里生下另外一对儿女,一家六口其乐融融地居住在一起。

但是几年之后他们才发现,其实桥洞的生活也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有诸多问题是难以解决的,也是桥洞生活永远无法取代租房生活的。

每到夏天,桥洞里面就会有许多蚊虫。

这个桥底十分潮湿,旁边又是各种各样的树木,所以非常吸引蚊虫,也是它们最爱的温床。

许金火没办法把桥洞做得密不透风,难免会钻进去许多蚊子。所以一到夏天,整个桥洞弥漫着一股花露水的味道,即便如此,依然无法把它们驱赶走,这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

而到了冬天,河水结冰,天寒地冻的石头仿佛也变成了冰块。即便出了太阳也不好使,因为太阳会把冰块晒化,最后水汽打湿被子,等到夜幕降临,被子也变得冰冷无比。

所以每到冬天之前,许金火就得四处搜集一些木柴,在桥洞里生火以方便烤干被子和衣服。桥洞是东西走向的,南北通透之下,寒风顺着洞里飞掠而过,里面的人也冻得不行。

这座桥是附近有名的大桥,所以经常有一些大汽车甚至卡车从上面经过,每当有大车在桥上驶过,震动的声音比闹钟还要激烈,经常把睡梦中的一家人吵醒。

即便生活很苦,他们依然过得非常快乐。两个大孩子已经十几岁了,在附近的学校上课。

白天他们上学,下午放学了就在外面捡废品,有些废品还能利用,就带回家收拾一番,不能使用的则装起来准备卖掉。

他们没有什么玩具,也没有精心制作的家具,有的只是靠着自己的双手打造的东西:用纸箱片和瓶子拼凑的“机器人”、许金火用木头做的小桌子等等。

晚上是忙碌了一天的许金火最喜欢的时刻,这会儿他可以尽情地享受片刻的惬意:吃着妻子炒的饭菜,看着孩子们一起在屋里做家务、玩闹。桥上行走的人经常会听到桥洞里清脆的笑声。

他们在桥洞里生活了十年,这期间也有不少人知道、探望过他们,但是都没有掀起过什么波澜,也没有打破一家人宁静的生活。

03 一朝出名,温暖助力搬离

直到2010年,一位记者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来到了桥洞,见到了许金火一家人,他把许金火一家的情况写成了详细的文章,还拍了不少的照片。

这些消息在网上传开之后,立即引起了巨大的轰动,网友们对此也争论不休。

有人觉得,许金火能善用身边的东西,发挥他们的价值,给自己省钱,是一种智慧。而且他们在桥洞里的生活很美好,颇有世外桃源的感觉。

甚至有人也在四处寻找这种桥洞,希望能够改造一番用来隐居。在他们看来,这个桥洞简直是逃避世俗的最佳场所。

但也有人觉得,许金火选择居住在桥洞里是一件非常不负责任的事情。他毕竟是四个孩子的父亲,每天让他们生活在桥洞里,连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没有,不仅会影响孩子们的成长,在学校里也会因为这个被同学们嘲笑,甚至养成自卑的心理。

更多的人则是表示十分同情,毕竟许金火如果有能力,肯定也不愿意在桥洞里面居住。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有最好的条件,过最好的生活,只是碍于现实,没有办法改变这种情况。

其实此前,不少在桥洞居住的人都被城管驱逐了。

许金火之所以可以在桥洞里面住这么多年,是因为他本人老实厚道,邻居们都愿意留下他,否则有一个对他不满的,打个电话叫城管过来,许金火就很难办了。

在许金火的事情被曝光之后,当地也有许多动作,尽显城市的温情与关怀。

当地城管部门得知许金火的事情之后,并没有徇私让他继续住在这里,这十年间没有什么涝灾,所以河水一直很平缓,但是很难保证以后会不会哪天发生洪涝灾害,导致河水暴涨,将许金火一家淹没。

再者,桥洞终究无法跟真的住房相比,仍然存在许多漏洞。许金火年纪也逐渐大了,将来很可能受不了这里的环境,诱发一些疾病。更何况,他的孩子们一天天长大,总不能一直住在这里。

所以出于种种考虑,他们还是责令许金火尽快搬离。当然,一时间想要搬走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所以城管部门在监督许金火尽快搬走的同时,也号召市民们帮助许金火,为他的安全搬离提供一些帮助。

消息传出去之后,嘉兴的许多热心市民纷纷找到许金火,为他提供了不少的帮助。

不少人很实在,意识到许金火这么多年来的困难生活,很容易导致孩子们营养不良,所以带了牛奶、肉类等食物。

也有人关心孩子们的成长和教育问题,给许金火的孩子们带来了一些精致的玩具、供他们阅读的书籍。

甚至有一个私立幼儿园的老师找到许金火,表示愿意接受许金火的两个小孩子免费入学,许金火只需要提供伙食费和资料费就可以了。

许金火居住的桥东附近有一栋楼,楼里面住着一个大叔,从前他在窗户边总能看见桥洞里面住着人,但是他也没有过多打扰。

如今看了新闻,再想起自己天天看到他们,心中不免有些同情,隔三差五就过去给许金火带吃的、带酒水,端午节更是包了许多粽子送过去。

也有一些人提出给许金火捐款,帮助他离开桥洞。善款筹集了不少,送到许金火门前,却被他拒绝了。

许金火也知道,孩子们一天天长大,自己一天天老去,不能再待在桥洞里了。

以往他为了省钱,一家六口住在桥洞里,的确忍受了不少烦恼。如今是时候离开了,但是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离开,不愿意麻烦别人。

大家送给许金火孩子的食物、玩具、书籍,许金火都一一收下谢过了,不过他没有收钱,也谢绝了幼儿园老师的好意。

他也曾经是嘉兴的建设者之一,如今就要分别,多少有些不舍。但是留在这里已经不合适了,必须尽快寻找出路。他准备联系一辆便宜的搬家车,回到老家生活。

04 逆境坚持,终有收获

经过多方比对,许金火最终跟一辆大货车的司机联系好了,将以一个非常优惠的价格帮许金火带东西回到老家。

这个司机也是在嘉兴打工的农民,听了许金火的事情之后很是同情,主动找到他,表示只需要自付油费,就能帮他把一家人都拉到家里去。

2010年7月8日中午,连夜收拾好东西的许金火把东西慢慢装进货车,与家人一起乘车离开了这个桥洞,告别了10年的蜗居生活。

在他的老家,有一个年久失修的老房子,不过他已经提前托人帮忙修缮了一番,起码可以直接入住。

刚回到老家,许金火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他二十岁出头来到嘉兴,在嘉兴干了二三十年的活儿,虽然没多少积蓄,但是回到老家过日子也没什么问题。

他准备先把孩子们在老家安顿下来,再去大城市里赚几年钱,最后回家盖个新房,彻底摆脱潦倒的生活。

如今,距离许金火搬离桥洞已经12年了,社会越来越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那个曾经住过不少班人马的桥洞,再也没有人光顾,布满了青苔和斑驳。

回到老家之后,许金火在杭州、宁波都打过工,积累了一笔钱之后,他果断地回了老家,把老房子彻底推翻,又在政府的帮助下盖起了新房。

在老家,许金火也算是有着一技之长,靠着泥瓦匠的手艺,他不再需要别人的接济,与妻子一起把孩子养活大。

许金火的两个大孩子如今已经长大成人,在外地打拼。大儿子目前还没有什么动静,但是二女儿已经快要嫁人,两个孩子很少再回到家中,但是每到过年的时候还是会回来看看许金火。

当年在桥洞里面穿着尿不湿跳舞的两个小孩也长大了,一个读了初中,一个在上高一,成绩都十分优异。许金火没有给他们很好的成长环境,但是教会了他们如何坚持不懈,奋斗不息,凭借着一股拼劲,他们也在努力向更好的学校靠拢。

几个孩子经常会回忆起在桥洞居住的日子,他们没有感到什么羞耻或者丢人,因为那个年迈的父亲为了抚养自己长大,已经穷尽了心血,如果不是没有办法,他也不会选择在桥洞里住十年。

那十年生活,反倒成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回忆,也培养了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学校里、在社会上,他们都会很自然地提起桥洞居住的日子。

那段日子时刻激励着他们好好学习,将来不论是在大城市定居,还是回到老家发展,都能过更好的生活。

许金火一天天老去,但是生活越来越好,他也愈发精神。这个虽然才五十多岁,却依旧老态尽显的男子见证了一座城市飞速发展的20年,他的生活也随着城市的变化而迈步向前,直到走向美好。

对许金火这样的平凡人来说,有一个安定的生活比什么都重要。

不论身处什么境地,他们都会为了更好的日子而不断努力,正是这种执着与追求,推动他们实现了心愿。生活从来不会辜负用心对待它的人,只要坚持下去,总有收获的一天。

参考信源

1,记者探访在桥洞里厢生活的一家人 嘉兴是我家

2,一家人在桥洞里蜗居近10年 执法部门限其7天内搬走 凤凰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桥洞   嘉兴   蜗居   城管   房租   河水   工地   老家   家人   年后   妻子   事情   两个   日子   东西   孩子   地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