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深夜容易突发脑梗?提醒中老年人:刚吃完晚饭,远离这3件事

脑梗又称中风,这是一种具有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疾病,是健康的大敌。如果只是轻微的脑梗,症状不明显;而比较严重的脑梗,就会出现肢体瘫痪、功能失调、急性昏迷,甚至死亡。

脑梗在发作之前并不是没有任何预兆的,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如果突然出现了眼睛视物模糊、头痛、头晕、说话不清、面部扭曲、肢体麻木等情况,一定要立即就医,因为这些症状是脑中风的前兆。

脑梗发生后的4小时之内,是抢救和治疗的黄金时间,医学一般叫溶栓窗口期。在这个时间段内进行治疗,效果最好,而一旦超过了4个小时,会导致脑部大面积梗死,即使进行了抢救,往往也是非死即残。所以,时间对于脑梗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脑梗塞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往往在深夜的时候出现,这个时候人们一般处在睡眠状态,非常容易错过抢救的黄金时间。所以,心脑血管不好的中老年人一定要特别注意。

那么,脑梗为什么会在深夜出现呢?

这是因为,在进入睡眠状态之后,人体的血压会有一定程度下降,此时血流的速度也会变慢,脑部的血栓也更容易形成,因此脑梗也就更有可能发生。

想要减少或者避免脑梗出现,晚饭之后中老年人要少做以下3件事:

饭后久坐。大家都知道,久坐危害健康,也会增加肥胖和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十大致病和致死元凶之一。

很多中老年人由于身体原因,不喜欢动,特别是在饭后不愿意动。坐的时间太久了,就会导致血液的流速减慢,同时血液的黏稠度增加,大量的脂肪、胆固醇和糖分等在血液里囤积,最终更容易形成斑块,从而导致心脑血管疾病,脑梗就是其中之一。

因此,对于中老年人来说,饭后久坐的习惯一定要改掉。建议饭后30分钟就要开始活动,到外面散散步。同时,平时也要加强运动。

吃完饭后立即洗澡。很多中老年人有晚饭后洗澡的习惯,这是一种不健康的行为。在刚吃完饭的时候,血液会大量集中到胃部,以更好地消化食物。此时,其他组织中血液比较少,如果立即洗澡,就会导致血液大量流向皮肤及其它器官,不仅不利于消化,而且如果水温控制不好还会引起血管骤然收缩,引起斑块脱落,从而引起脑梗。所以,饭后不要立即洗澡,最好是包括一个小时之后或者临睡前再洗澡。

饭后即睡。很多中老年人,都有饭后想睡的问题,其实,这对健康也是非常不利的。饭后马上睡觉,体内的大量的食物得不到充分的消化,特别是油脂等大量留存在血管中,会加重心脑血管疾病,也更容易引起脑梗。因此,饭后不要立即睡觉。一般情况,最好是饭后4个小时才上床睡觉。

预防脑梗,除了饭后的注意事项,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

一定要管住嘴。人体血管内产生斑块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年龄的影响导致动脉老化,同时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那就是饮食不科学,导致摄入的脂类食物过多,这些多余的脂类物质长期停留在血液中,容易与血液中的杂质相结合,从而产生血管栓塞。

所以,我们平时要减少脂类物质的摄入,尽量少吃油腻食物,炒菜时少放油和盐,对于一些甜食,比如蛋糕和冰激凌等也要少摄入。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五谷杂粮,适量吃肉,而且尽量吃白肉。

同时,还可以多喝水,每天的饮水量要达到2000毫升左右,水分充足,可以避免血液浓度增高,从而预防脑梗的出现。

适量进行锻炼。每天都要进行有氧运动,散步、快走、慢跑等都是适合中老年人的运动,每次运动45分钟左右,每周运动4天左右,就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注:图片来自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中老年人   黄金时间   脑部   中老年   肢体   饭后   血管   晚饭   血液   深夜   食物   小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