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牌了?英国芯片巨头宣布新规,倪光南果然有远见

大家都知道,近段时间美国芯片巨头高通与英国芯片架构巨头ARM闹得不可开交,先是ARM起诉了高通,紧接着又是高通对ARM进行了反诉讼,双方所纠结的根本原因就是技术授权问题。

本以为这只是一场普通的专利技术纠纷案,可万万没想到的是,ARM“不讲武德”,为打赢这场官司,突然宣布了一项新规,这让全球芯片市场都开始坐不住了。

据悉,ARM的新规内容是,自2024年后,以ARM的CUP架构为基础所设计的Soc芯片中,不允许使用第三方GPU、NPU或者ISP。

要知道,架构技术是芯片最上游的产业,如果没有相应的技术授权,那么后续的芯片设计、制造等环节就都无法进行。

而ARM掌握着全球移动终端市场最主流的CPU架构体系,像华为、苹果、高通、三星等巨头所设计的芯片,采用的都是ARM的CPU架构。不过,这些芯片厂商为了打造更好的芯片,在GPU或者NPU等方面,并没有全部采用ARM的技术。

可如今随着ARM新规的推出,这些芯片设计大厂所面临的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向ARM妥协,打包使用ARM的公布GPU、NPU或者ISP;要么就放弃ARM的CUP架构,自主研发或者寻找新的替代者。

在外界看来,ARM此举无异于是摊牌了。在过去,ARM一直以公平、开放来标榜自己,可资本逐利的性质似乎难以改变,如今它逼迫下游芯片厂商进行“二选一”就是最好的证明。

现在不只是高通“骑虎难下”,就连三星、联发科等,也同样是“如坐针毡”。不过,相比之下,国内芯片厂商却并不会受多大的影响。

首先,华为、中芯国际等近两年一直处于被ARM断供的状态,自然也就与ARM新规没有多大的关联。小米OV等厂商虽然也加大了芯片研发投入,但所涉及的都是续航、影像处理等外挂式的芯片,并未涉及到Soc。

其次,早在两年前英伟达传出计划收购ARM的消息之时,我国倪光南院士就发出警告必须要阻止,同时还呼吁国内厂商适当聚焦RISC-V架构体系。主要就是担心国产芯片未来会被ARM给“卡脖子”。

也正是因此,在近几年时间里,中科院、阿里巴巴、华为等国内机构和企业,纷纷加快了在RISC-V“赛道”的布局,并取得了不俗的成果。

中科院打造的100%国产“香山”处理器,就是基于RISC-V架构研发的。而阿里平头哥半导体以RISC-V架构为基础,不仅推出了高端AI芯片“倚天710”,而且还发布了全球首个高性能平台“无剑600”,领跑业内!

虽然英特尔、谷歌等美国芯片巨头也已展开了对RISC-V架构的布局,但却显然比国内市场晚了一步。

值得强调的是,在RISC-V的14个高级会员单位中,有11家都是中国企业。无论是比企业数量或者是比技术水平,我们现阶段在RISC-V领域都拥有着绝对的话语权,基本不用看他人脸色。

事实证明,倪光南果然有远见!早在20多年前他就力主自研芯片系统,可惜遭到了某些“买办阵营”的排挤,最终被踢出了联想。而这也间接导致国产半导体错过了快速发展的黄金二十年,以至于如今被美芯给断供。

庆幸的是,在二十多年后的今年,倪光南院士的期待没有再被辜负,国内市场加大对RISC-V架构的自主研发,可以说是明智的决定。

希望中国科技企业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能够坚定自主化之路,继续埋头钻研,把更多的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早日突破西方技术封锁,实现国产芯片的崛起!加油吧。对此,你们怎么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三星   巨头   芯片   华为   英国   美国   中科院   架构   自主   厂商   技术   倪光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