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人鸟大战”,打了一个月,结果输得很惨

在跟动物斗智斗勇这方面,澳大利亚人有着丰富的经验,但是经常吃瘪。

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次对抗,莫过于历史上著名的“鸸鹋战争”。澳洲军方发兵攻打鸸鹋,耗费了近万发子弹,结果落得个一败涂地的下场。

一、鸸鹋战争的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回到家乡的澳大利亚士兵们身心俱疲,政府大方地分给了他们很多土地,毕竟国家地多,不用愁,尤其是西澳大利亚。此外,政府也提供了基本的农业设施。

将士们解甲归田,勤勤恳恳地在不算肥沃的土地上开荒种地,成为了澳大利亚移民。

在土壤贫瘠的情况下,他们努力克服困难,迎接着全新的生活。

不过,好景不长,在1929年的时候,澳大利亚出现了经济大萧条。小麦价格降低,农民们陷入了困境。

正所谓“祸不单行”,最让他们苦恼的还不是经济不景气,而是浩浩荡荡的“鸸鹋”大军!

要是鸸鹋像小鸟那样娇小,农民们还不至于这么绝望,可前者作为世界第二大的鸟类,身高可达150—185厘米,相当于成年人那么高。

想象一下,几只成年人那么高的大鸟站在你面前,换做谁都不敢去招惹。

鸸鹋是在澳大利亚土生土长的物种,一直生活在这片大陆上。

在退伍老兵们没到这里种粮食的时候,它们面对的就是夏威夷果等植物。可小麦种植起来之后,它们就找到了更合胃口的食物。

围着麦田的栅栏,在鸸鹋面前不堪一击,后者轻而易举地推倒栅栏,走进农田里饱餐一顿,渴了还能喝农民为牲畜准备的淡水。

在鸸鹋的摧残下,农民们辛苦种植的小麦被吃掉,麦田也被破坏了,栅栏被推翻,狐狸、兔子也会到田地里捣乱……

这些现象,让本不富裕的情况雪上加霜。

所以,农民不得不开始反抗。

最开始,人们小规模地组织队伍守卫农田,后面发现不管用,便写了一份报告解释问题的严重性,让议会立法打压鸸鹋。

澳大利亚的野生保护意识并不落后,但眼下的情况却不得不让政府做出针对性的措施。这些农民是为国战斗过的退伍老兵,又被逼成了这副模样,政府不帮忙,实在说不过去。

于是,西澳大利亚州政府设置了相关的奖赏制度,鸸鹋喙可以换取赏金。有了赏金作为动力,民间开始猎杀鸸鹋,但鸸鹋实在太多了。

1932年10月,2万只鸸鹋组成大军出现,农民们的武器根本不是对手。所以,政府便发兵攻打鸸鹋,鸸鹋战争正式打响。

二、人类跟鸸鹋的战争,输得很惨

澳大利亚国防大臣派遣兵力前往鸸鹋大军所在之地,这次行动的指挥官是第七炮兵团的梅雷迪恩,他们带上了两挺刘易斯轻机枪和1万发子弹。

刘易斯轻机枪在一战中被广泛使用,每分钟能发射五六百发子弹,优点是不会因为枪管过热而无法射击,缺点也很明显:复杂的抽风冷却和弹鼓供弹系统,总能让枪支冷不丁抽点风。

刘易斯轻机枪

对于这次行动,士兵们可谓信心满满,他们还想着猎杀后鸸鹋后能够获取肉和皮。鸸鹋的皮可以做成帽子,而肉则口感扎实、营养丰富。

但是,实际战况却狠狠地打了他们的脸。

鸸鹋虽然长相呆萌,看上去像个傻大个,但它们并不傻,而且跑步速度非常快。

它们不会飞,但有着轻盈的身姿,一步可越3米宽,可以用时速60公里的速度狂奔。而且,不管是平地还是石子路、草丛树林,都拦不住它们。

作战队伍打击鸸鹋的第一次行动,是在1932年11月2日。

梅雷迪恩少校带领两名士兵以及当地的退伍士兵,试着把鸸鹋群驱赶到机枪阵地,结果敌人不按牌理出牌,直接朝树林狂奔而去。

眼看着目标就要跑没影了,人们只好急忙开枪,最终打死了十多只鸸鹋。

11月4日,第二次行动开始了。农民将一千只鸸鹋从树林中引到水坝,而梅雷迪恩则带领士兵伏击。

鸸鹋进入射程后,将士们当即进行射杀,但好巧不巧的是,机枪刚好坏了!几名退伍士兵迅速改用步枪射击,但受惊的鸸鹋并不等人,飞速逃进了树林。

这次行动,战果相当惨烈,只杀死了12只鸸鹋。

之后,梅雷迪恩少校继续带着人们捕杀鸸鹋,几天后,他表明作战队伍花了2500发子弹,射杀了200只鸸鹋(后又改口为300只)。

随后这支作战部队撤回,鸸鹋战争的第一阶段结束了。不过,第二阶段很快到来,在当年11月13日,梅雷迪恩少校再次来到战场,对鸸鹋发起攻击。

被士兵打死的鸸鹋

到了12月中旬,被称为“鸸鹋杀手”的梅雷迪恩少校向国防部提交报告,报告中提到,作战队伍使用了9860发子弹,共计捕杀986只鸸鹋。

人类对鸸鹋宣战,耗费近万发子弹,结果只杀死了不到1千只鸸鹋。显而易见,在这场战争中,人类输得很惨。

三、鸸鹋地位的转变

从19世纪70年代起,澳大利亚就开始保护鸸鹋,但经济大萧条后,农民跟数量庞大的鸸鹋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政府对捕杀鸸鹋者进行酬赏。

后来,人类对鸟发动战争,结果还输了,这样的发展让鸸鹋战争被很多人津津乐道。

不过,在鸸鹋战争结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当地人跟鸸鹋间的冲突还在持续。

在悬赏的驱使下,澳大利亚居民积极参与到猎杀鸸鹋事业中。例如在1945年—1960年间,西澳大利亚州有超过28万鸸鹋被杀。

鸸鹋数量越来越少,在1988年,政府通过立法明确了鸸鹋属于保护动物,保护了它们的数量。

此外,也有牧民开始养殖鸸鹋。鸸鹋易于饲养,不会像牛那样压实泥土、破坏草根,粪便还能提高草场的肥力。

现在,鸸鹋早已是澳大利亚的国鸟,跟袋鼠一起被印到了该国的国徽之上。

#头条创作挑战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澳大利亚   轻机枪   少校   作战   栅栏   子弹   士兵   大战   农民   战争   政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