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在国外人尽皆知,国内却鲜有人知的中国人?

郑一嫂

郑一嫂本名叫石香姑,乾隆末年她出生于广东省。她原本是一名妓女,但被海盗掳走。最终她嫁给了一位恶名昭彰的海盗郑一,并因此以「郑一嫂」之名流传后世。郑一死后,利用了其武装力量及家族威望,恩威并施下使原本与她互相竞争的广东海盗们缔结统一联盟。


有一位名叫格拉斯普尔的英国富商,曾被红旗帮绑架为肉票,从而目当时中国海贼的日常生活。等他被以七千西班牙银元赎出并回到伦敦之后,他写出了一本回忆录,将郑一嫂的轶事公诸英国社会。所以这个女海盗形象在英国流传开来。


这个郑一嫂也是美国电影《加勒比海盗三》中的东方女海盗清夫人的原型。

陈查理

和傅满洲不同,陈查理是个正面人物,一位破过不少大案的名侦探。当然华人认为这个胖子侦探的形象仍然是对华人的歧视和丑化,比方其错误百出的英语、谦恭到低声下气的态度和猥琐肥胖的外形等等,导致其在华人圈和我国的接受度普遍不高。


陈查理的形象及相关小说由美国作家厄尔·德尔·比格斯(Earl Derr Biggers)创作,一开始陈查理是以配角登场(《没有钥匙的房间》),后来因为这个形象很受欢迎,作者开始以他为主角继续写系列小说,但因为作者早逝,一共只有六部(陈查理初登场的小说发表于1925年,作者1933年就因为心脏病发去世了)。这六部小说国内都很早就翻译引进了,但影响不是很大。公平地说,在原著小说里,虽然也存在一些对华裔的刻板印象以及戏谑描写,但基本无伤大雅,陈查理被当作一个非常正面的角色去塑造,而且绝顶聪明,并很受尊重。


影视作品(一般都由白人演员扮演)基本没有引进过的,除了大多数年代比较救援之外,另一个原因也是由于影视剧的制作方并没有原作者那么高的姿势水平,又出于迎合当时欧美主流观众的考虑,所以对陈查理这个“华人”形象的塑造中,偏见和歧视色彩相比原小说都大大加深了。

伍秉鉴

生于乾隆三十四年(1769),卒于道光二十三年(1843)

世界首富,怡和行行主

官爵:三品顶戴花翎

净资产:超过500亿美元

他是美国历史上知名度最高的中国人,马克思曾在专著中提到他的名字

伍秉鉴财产的形式很多,不光是银子,还有自己的企业,这个企业叫“怡和行”,做中西贸易,主要经营丝织品、茶叶和瓷器。他立足广州,主要是跟英国人做贸易,同时又把产业放大到国外,甚至债务也放到国外,是英国东印度公司最大的债权人。他也像中国普通的地主一样,在国内买了大量的田产、宅院、茶园、店铺,甚至让银子变成资本,到美国投资铁路、证券和保险业务。伍秉鉴的怡和行一度成为世界级的跨国财团[4]。

关于伍的说法,分为大相径庭的两种:一种是睿智、仁义的国际大商贾。一种是汉奸、鸦片贩子。

残雪

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估计在国内除了文学爱好者很少有人知道。被誉为先锋派文学的代表人物,也是作品在国外被翻译出版最多的中国女作家,国外研究她的作品的学者也是最多的。部分小说成为美国哈佛、康奈尔、哥伦比亚等大学及日本东京中央大学、国学院大学的文学教材,作品在美国和日本等国多次被入选世界优秀小说选集。瑞典学院院士马悦然称她为“中国的卡夫卡”,美国作家苏珊·桑塔格说:“残雪是是中国最好的作家。

这样一位享有盛誉的作家,她的作品在国内却鲜有人熟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残雪的文字叙述十分诡谲怪诞,背后有难以捉摸的象征意义,读来非常难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7

标签:乾隆   怡和   残雪   英国   中国   海盗   中国人   形象   华人   作品   国内   小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