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屋藏娇”“但见新人笑,哪闻旧人哭”-陈阿娇

楚汉争霸时期,陈婴曾经跟着项羽征战四方,后来发现项羽不是明主,就果断投降了刘邦,后来因为战功,被封为堂邑侯,封邑1800户。到了汉文帝时期,此时的堂邑侯是陈婴的孙子陈午,娶了窦皇后的女儿馆陶长公主刘嫖。他们夫妻恩爱,生下了二个儿子,一个女儿。

这个女儿美丽聪明,多情善感,又富有教养,就是后来的孝武皇后陈阿娇,自然成为馆陶长公主刘嫖的掌上明珠。

而阿娇的母亲馆陶公主是汉文帝和窦皇后之女,汉景帝刘启的姐姐,汉武帝刘彻的姑母和岳母。窦太后十分宠爱这个聪明机智的长女,而刘嫖又是景帝的同胞姐姐,常给景帝进献美女,与景帝的关系相当不错,刘嫖倚仗窦太后的宠爱和弟弟的纵容,出入宫闱,为自己和陈家牟取权力和富贵,成为汉宫中一个不可小觑的人物。

当时景帝正室薄皇后无子,故封栗姬之子刘荣为太子。栗姬嫉妒心很强,因景帝的宠姬都是由景帝的姐姐馆陶长公主推荐,使其恩宠日薄,所以栗姬对长公主心恨怨愤。长公主深知栗姬对自己有怨,便想通过阿娇与刘荣结亲来笼络她,也好为自己的女儿谋个好前程,不料被栗姬一口回绝。

《美人心计》中的馆陶长公主和栗姬

长公主不动声色,把算盘打到刘彻的身上。刘彻是景帝第九子,为王夫人所生,四岁时被封为胶东王。王夫人自然是一万个愿意和长公主结亲的。

一次宴会上长公主把乳臭未干的刘彻抱在膝上,指着周围的漂亮侍女,逗问刘彻:“彻儿欲得佳妇乎?”

小刘彻环顾四周,都说不好,长公主就指着女儿阿娇,笑嘻嘻地问:“阿娇好不好?”,刘彻看到乖巧玲珑、妩媚柔顺的陈阿娇,高兴地说:“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也。”也就是说,如果能娶阿娇为妻子,我就建一个金屋子,让她住在里面,也就是“金屋藏娇”的由来。

这个土味情话让馆陶公主一听,喜出望外,孺子可教啊。这一对比,太子刘荣和他的母亲栗妃就变得面目可憎了。为了让自己的女婿上位,也为了报复栗姬的不识抬举,于是经常在景帝面前进谗言说栗姬的过错, 而栗姬也曾因为不愿善待景帝的众位儿子并出言不逊令景帝气愤,景帝因此更加恼恨栗姬。

与此同时,长公主每天在景帝面前夸赞王夫人和刘彻的优点,景帝也认为王夫人之子德才兼备,又有从前王夫人怀孕时梦日入怀的吉兆,后来在刘彻七岁时,废除栗姬之子刘荣的太子之位,改封临江王,立王夫人为皇后,刘彻继太子之位,陈阿娇也就成为了太子妃,成为真正的天之娇女。

《大汉天子》剧照

这样一个一个天之娇女,从小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以至于长大后稍显骄纵,我认为也无可厚非。更何况她与丈夫刘彻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自幼成婚,在一起生活,刘彻也同其他人一样,对美丽的阿娇十分宠爱,两个人的日子可谓是幸福无比。

可是随着刘彻当了皇帝,并且日渐长大成熟,开始亲政,这样的日子便不复存在。刘彻开始忙碌起来,并且亲政后的刘彻是有雄心壮志的,可是陈阿娇的母亲窦太主,也就是之前的馆陶公主刘嫖有着莫大的功劳,因此恃宠而骄,不停地向刘彻索要财物,和权力,久而久之,刘彻对窦太主产生了厌恶之情,这也成为了他和陈阿娇之间的隔阂。

史书记载,刚开始窦太后尚在之时,武帝一时没忍住,疏远了阿娇,随后,深谙世事的母亲王太后便连忙告诫儿子说:“汝新即位, 大臣未服, 先为明堂, 太皇太后已怒 ;今又忤长主 ,必重得罪。妇人性易悦耳,宜深慎之。”

联想一下这个场景,一代雄主汉武帝,被老妈耳提面命,小心翼翼地告诉他,千万别得罪你媳妇,惹怒你丈母娘的话,咱们都玩完。这个场景,估计给刘彻留下了不小的心病。毕竟是男人,谁还不好面子,更何况还是皇帝,而刘彻是怎么做的呢?他忍了。

“乃于长主 、皇后复稍加恩礼。”就这“恩礼”两字,基本宣判了两人感情的死刑。宠极爱还歇, 嫉深情却疏,客客气气的背后,是感情淡漠的疏远。

况且作为皇帝的刘彻身边怎么可能只有一个女人呢?越来越充盈的后宫,加上刘彻日渐疏远的感情,陈阿娇的内心充满了怨气,从前的“娇”慢慢地变成了“骄”。

史书中也记载了很多关于陈皇后“骄”的证据:“上之得为嗣,大长公主有力焉,以故皇后骄贵”——《史记·外戚世家》“陈后太骄,卒尊子夫”——《史记·太史公自序》“及帝即位,立为皇后,擅宠骄贵”——《汉书·外戚传上》“而陈皇后骄恣”——《汉书·五行志第七下之下》,“然皇后宠送衰,骄妒滋甚”——《汉武故事》,“皇后骄妒,擅宠而无子”——《资治通鉴》

刘彻与阿娇心生嫌隙,更是郁郁不乐。他的姐姐平阳公主深知武帝的苦衷,选良家美女十余人,盛为装饰,个个曲眉丰颊,尽态极妍。

其中有一个人叫卫子夫,貌美,善歌,能造曲,为平阳公主家的讴者。经过一番装扮,卫子夫更是光彩照人,如出水芙蓉,秀色可餐,发光可鉴,素装淡雅,顾盼含情;加之歌声嘹亮,响遏行云,珠圆玉润,婉转动人。汉武帝何等眼尖,一眼就相中了卫子夫。正如唐诗王昌龄所写,“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武帝刘彻把卫子夫召入宫中,时常与她耳鬓厮磨。正巧刘彻一夜偶得梦,梦见子夫站立处,有梓树数株,而梓与“子"声音相通。他醒来之后,细一回味,莫非上天要让子夫为我生子吗?有了这个想法,刘彻对她更加宠爱无比。

本来,以陈阿娇的身份是不屑跟舞女出身的卫子夫PK的,自己是皇室贵胄之女,母亲对夫君有大恩,卫子夫跟自己比?也配。

而卫子夫的地位,确实跟陈阿娇差着十万八千里,但偏偏人家肚子很争气。卫子夫一朝产下嗣男,而陈阿娇呢?“骄恣擅权宠十余年,无子。”

霸着汉武帝十几年,俩人始终没有孩子,这不仅让陈阿娇很着急,也让刘彻很尴尬。没有子嗣的皇帝,事关宗庙续存,其皇位自然也不会太稳。

随着卫夫人的尊宠一天胜过一天,并为又武帝生下三个公主, 而陈皇后十余年里却一直未能生育,雪上加霜的是,阿娇最大的倚仗——其外祖母窦太皇太后又在建元六年去世了,随后刘彻重用卫子夫之弟——卫青,打压大长公主刘嫖和太皇太后的外戚势力,陈阿娇在后宫中越来越孤立无援。丈夫不爱了,权力也没有了,后宫中的寂寞谁又能懂?陈阿娇嫉妒了,崩溃了。

元光五年,陈阿娇自暴自弃,她知道自己在刘彻心里的地位再也回不到从前,在明知道汉武帝刘彻强力杜绝巫蛊之术的情况下,深陷其中,竟然企图施法诅咒卫子夫及其孩子。事发后汉武帝让有司给陈阿娇赐了一道策书:“皇后不守礼法,祈祷鬼神,降祸于他人,无法承受天命。应当交回皇后的玺绶,离开皇后之位,退居长门宫。”

就这样,当了十一年皇后的陈阿娇被废,最终丢掉了皇后之位,被送到了长门宫长久居住。


不知司马相如是有感而发还是受人所托写下一篇《长门赋》,讲述一位佳人被贬谪居长门宫,但君主却时时犹在她的心中,说她如何思念,以至于形容枯槁:

“魂逾佚而不反兮,形枯槁而独居。”“雷殷殷而响起兮,声象君之车音。”“日黄昏而望绝兮,怅独托于空堂;悬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于洞房。”“忽寝寐而梦想兮,魄若君之在旁;惕寤觉而无见兮,魂迁迁若有亡。”

司马相如的这篇赋把阿娇的心情写得凄凄惨惨,汉武帝读后颇受感动,曾一度与阿娇重修旧好。可是,靠一篇文章而诱发出来的热情又能持续多久呢?没过多长时间,便又一切依旧。阿娇幽居长门,形影相吊,望穿秋水,翠辇不来,愁肠百结,郁郁以终。

后人为陈阿娇的经历,写下了不少诗文,大多以《长门怨》和《阿娇怨》为题。

有写阿娇之恨的,如刘皂的“珊瑚枕上千行泪,不是思君是恨君”。有写阿娇之怨的,如张修之的“妾妒今应改,君恩昔未平”。有写阿娇之愁的,如裴交泰的“自闭长门经几秋,罗衣湿尽泪还流”。有写阿娇之凄凉冷落的,如李白的“桂殿长愁不记春,黄金四屋起秋尘。夜悬明镜青上天,独照长门宫里人”。后人还有为之抱不平的,写下了“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等动人的诗句。

还是辛弃疾在《摸鱼儿》中,一针见血地道出了问题的本质:“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娥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 人生失意无南北。”的诗句随着“金屋藏娇”的故事流传至今。陈阿娇看似败给了卫子夫,其实败给了命运,身为皇亲贵戚之女,自身早就注定是一枚政治的棋子,煊赫的身世造就了她骄横的性格,成就了她皇后之尊,也毁掉了她青春年华。最终阿娇成了宫廷权力斗争中的牺牲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馆陶   司马相如   项羽   平阳   之子   外戚   金屋藏娇   旧人   汉武帝   太子   皇后   新人   公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