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为什么还没进行挖掘,不是不想挖,而是不敢挖

1974年,在陕西临潼县西杨村的几个村民,在打井时,发现了几个将近真人大小的陶俑。后经专家鉴定,此乃秦始皇陵墓的陪葬品。也就说明,秦始皇陵就在附近!

这么多年过去了,为什么至今还没有听到秦始皇陵挖掘的消息?是还没找到还是技术问题?

其实,秦始皇陵早就已经被发现了,在2003年,考古专家利用“核磁技术”,对秦始皇宫进行了全面扫描,已经掌握了皇陵的内部构造。

那么,既然发现了,为什么还没开始挖掘?对此,众说纷纭。今天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秦始皇陵墓至今未挖掘的真正原因:

政策不允许

秦始皇陵是世界文化遗产地,是国家文物保护的重点单位,所以对于帝王陵的态度是“不主动挖掘”。除非帝王的陵寝遭到盗掘或是其它漏水、坍塌等威胁文物安全的情况,采取“抢救性挖掘”。


文物保存难

早在1965年,明定陵就被考古学家打开了,因为当时技术不成熟,采用了“暴力”挖掘,导致3000多件文物,毁于一旦。

秦始皇陵是世界上最大、最奇特、最丰富的帝王陵墓之一,算得上是一座豪华的地下宫殿。以秦始皇的野心和私欲程度,他墓里必定藏着各式各样的稀世珍宝,数量想必也是非常惊人的。一旦这些文物被挖掘出来,怎么保护好这些物品也是一个大问题。

原来兵马俑出土的时候色彩斑斓,因为保护不当变成了现在的土黄色。所以,对于其他的文物更是要小心再小心。


挖掘难度大、成本大

秦始皇陵,不是一座普通的帝王陵墓,它超过了许多古代帝王陵墓的大小。它花了70多万人建造,历时39年才修建完成。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大型建筑,设计精良的皇家陵墓。

如此大规模的帝王陵,如果真要挖掘,不仅要清除地面上的文物,还要修建防护棚。秦始皇陵占地56.25平方公里,相当于79座故宫。这样的保护棚是很难建造的,即便建造成功,这将使周围景观遭到破坏,难以恢复。

考古挖掘是个非常细致的活儿,不像我们种菜挖地。需要考古人员用刷子一点点地刷。仅仅是发掘一号大墓都出土了3000多件文物。想象一下,这么宽的帝王陵,如果是真的需要挖掘,那得要花费多少的人力和时间。


附近的汞含量异常

《史记》记载:“秦陵地宫“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进者辄射之。”秦始皇陵,墓附近检测到异常高的汞含量,估计比土壤中的正常汞含量高280倍,而且非常大,超过10000平方米。一旦开始挖掘,有可能导致水银泄露,后果将不堪设想。

考古挖掘的目的是发现历史和保护文化。以当今的考古发掘技术和对文物保护的保护技术来说,对秦始皇陵的发掘难度、时间是无法想象的,且那些珍贵且数量庞大的文物,如果不能做到完全保护,就跟破坏文物没什么区别。那么,让他们永存于地宫内也是最好的选择。


大家认为秦始皇陵还未发掘还有哪些原因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史记   明定   故宫   陶俑   陵墓   帝王   文物   含量   难度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