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中国潜伏37年之久,窃取150多条机密情报,2016年才被揪出

众所周知,间谍是一种专门窃取对方国家机密情报,以欺骗、利诱等等方式来非法获取一些珍贵资料的人的称呼,一般我们认为间谍这种情况只会发生在战争年代,比如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前,就曾经大量派遣间谍潜入我国搜集情报,作为侵华日军的急先锋,他们收集到的很多资料,都成了日后对付中国军队的法宝,给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可是鲜有人知的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也有很多日本的商业间谍潜入我国,他们打着经济技术交流的幌子,借口观摩学习或技术传授的名义窃取我国的商业、技术机密信息,给我们国家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麻烦。这些商业间谍虽然其中有不少人被我们发现,但还是有一些潜伏的很好,并且继续疯狂窃取情报,其中的佼佼者便是我们今天要说的主人公,阿尾博政。

阿尾博政出生于1930年,十几岁的时候就开始接受间谍训练,在日本战败投降以后,完成间谍训练的他以为自己就这样失去了报效国家的机会,于是就继续读书,后来还拿到了经济学相关的证书。时间到1972年,阿尾博政得到了他一直梦寐以求的机会,被日本有关部门派遣到宝岛进行活动,身份是日资企业的管理层,从事商业间谍活动,阿尾博政从此走上了他的间谍之路。

进入八十年代,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后,日本方面第一时间就将很多像阿尾博政这样的人派入中国,他们以投资、经济交流为幌子,同中国大陆的一些工厂、企业进行交流,期间大量套取、盗窃了中国当时最稀缺的技术资料。他们又利用外资的身份,同一些政府官员深入沟通,又套取获得了很多关于民生、自然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都被反馈给日本方面,用以专门压制中国技术和经济方面的崛起。

就这样,阿尾博政在中国的37年间,一共向日本方面提供了150多条重要的情报消息,直到2016年他被发现时,本人都还在中国一家工厂进行所谓的“考察”。

我们很难想象,有多少像阿尾博政这样的商业间谍,还存在于我们国家,也无法估计因为他们,我们的企业、工厂遭受了多少损失,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我们国家经济发展之路太过艰难,不仅要面对外国的技术和贸易封锁,还要时刻提防这样心怀不轨的商业间谍的窃取。这不由得都让人感到不寒而栗,我们每个人也都应该更自觉的保守国家秘密,希望可以早日揪出这些间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中国   情报   日本   幌子   机密   间谍   工厂   我国   国家   商业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