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军师长有多嚣张?直言瞧不起解放军,不料三天后被打成光杆司令

对越反击战,越南军队有个师长极其嚣张,甚至公开表示自己瞧不起解放军,结果和我军交手2天后,直接变成光杆司令,沦为了国际笑柄!

那么,这个师长到底是谁?为什么敢如此?而他最后又是如何被打脸的呢?

1979年2月17日,随着邓公一声令下:20万大军乘坐着装甲车和坦克,伴随着火炮的轰鸣声向南进军,对越自卫反击战正式爆发。

在初期作战中,解放军确实遭到了越军的拼死抵抗,而其中有一支越军部队,显得特别格格不入,而这支部队正是345师。

对越自卫反击战爆发前一年,越军才将组建不久的第345生产师,扩编并改建为了常规步兵师,驻屯黄连山省柑塘地区。

要知道,柑塘地区可是越北经济重镇,当地有一座能年产千万吨的大型磷肥厂,供应整个越北地区的农田,同时当地还有一条直通河内的公路。

那么,越军怎么会安排一支生产师驻守呢?这不得不提到345师的师长麻永兰了。

麻永兰此人其实并没有什么军事能力,但是他凭借极其敏锐的政治嗅觉,和投机取巧的能力一路钻营,逐渐成为了领导眼前的红人,国内几乎无人敢惹。

而随着己方加紧反华步伐,上级又特别授命麻永兰,于1977年4月组建了第345生产师,在柑塘地区屯田,因此又称“柑塘师”

当然,麻永兰当上的这个师长只能算是一个镀金的闲职,一方面345师只是一支架子师,根本不用组织训练,另一方面当地又比较富庶,他每天的任务就是逛逛街、喝喝茶。

就这样,麻永兰日复一日地沉醉在纸醉金迷之中,就能获得“带军镇守要地”的美誉,在他看来,不久后自己的官职还会再升一升。

然而,一则从河内送来的消息,却打破了这一平静的局面,军方高层竟然要将345师扩编改建为常规步兵师,进行加急训练。

这下可吓坏了麻永兰,他连忙向上级求情,希望能给一些“特殊优惠”。不得不说,这位无能将军也确实受宠,不到一个星期,河内就向柑塘运来了整师的苏制装备。

自此以后,345师就成了建制齐全的作战值班师,下辖三个苏制武器步兵团,以及一个装备苏制M系列火炮的炮兵团,随时可以发起进攻。

有意思的是,也许是出于解放军打不进来的考虑,抑或是想继续让麻永兰镀金,越军高层并没有更换345师师长,而是让其开始带兵训练。

而越军高层释放的这一信号,也导致了一个极其严重的后果,麻永兰的升官之路本就顺风顺水,没遭受过什么挫折,这下更是膨胀得不行。

在他看来,345师驻扎在内地,有人、有钱、有武器装备,解放军根本不可能打进来,而且越军高层如此信任他,那肯定是认可了他是一名军事天才。

事实上,麻永兰之所以敢瞧不起解放军,也是因为当时我国确实面临着一些困境。

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我国接连遭受了多次大型自然灾害,尤其是举国震惊的唐山大地震,摧毁了京津唐工业基地中的唐山市,让我国元气大伤。

越方也是看准了这一点,才趁机派出部队侵扰我国,同时国内开始大力备战,而麻永兰的345师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组建的。

不仅如此,由于种种原因,当时的解放军疏于训练,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的部队,也大多是没什么作战经验的新兵,或者是乙种师临时改编的甲种师。

而我们都知道,越方刚打赢越南战争,将美军赶出了中南半岛。在越军看来,经济实力世界第一的老美都受不了战争的巨大开销,当时的中国更不可能了。

因此光从纸面实力上来看,没有财力支持的解放军新兵,对战有南北纵深、本土作战的越战老兵,明眼人都知道谁胜谁败,麻永兰自然也不例外。

开战前,麻永兰甚至狂妄地公开放话,以解放军的战斗力,绝对打不进来,即使打进来了,也最多只有两个团,345师能够一只手将其碾碎!

实际上,麻永兰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居然将本就不多的部队,分为了一线和二线两部分,企图直接在一线打垮我军。

其中,一线位于红河两岸,345师近1.5万人中的地方辅助部队集中于此,他们每日在修筑防御工事的同时,还进行实弹演练。

而二线位于红河稍后的交通线一带,部署有345师中的苏制武器步兵团大部,以及苏制炮兵团整部,他们的任务除了操练和修筑工事外,就是保护师指挥所。

不得不说,这种部署还是有一定兵家道理的,一二线部队可以化整为零、互相支援,如此形成的交叉火力网,配合密集坚固的工事,很可能给我军造成极大困扰。

但是,这一部署却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麻永兰一面瞧不起解放军,一面又贪生怕死,竟然没有将主力精锐放在一线,而这也给了我军突破的机会。

1979年2月17日,随着解放军大部队向南开进,13军也开始向老街至柑塘一线进发,直冲越军345师防线。

13军的前身,可以追溯到红军三大主力之一的红四方面军第73师,先后参加过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大型战争,从中原一路打到大西南,立下了赫赫战功。

新中国成立后,13军又长期驻守云南,先是入缅剿灭国民党残军,接着入越抗击法军,最后又进藏反击印军,参与东南亚维和。

毫不夸张地说,就山地、高原和热带丛林作战方面,13军是解放军全军公认的第一,曾多次震惊国外军事观察员,向来有着“山中猛虎”的美誉。

因此,越军345师师长麻永兰确实是一个无能之辈,竟然无视我军精锐,将地方民兵部队部署到一线,他不失败谁失败?

1979年2月17日上午,解放军13军7万余人在万炮齐发的掩护下,乘坐快艇抢滩登陆红河西岸,直到这时候,被我军炮火压制得抬不起头的345师,号称越军王牌、四大苏械师之一,但还没发现我军先锋已经上岸。

而13军也确实不负“山中猛虎”的荣誉称号,全军在整个秘密集结行军的途中,根本不受热带丛林的影响,没有发出一丝动静!

等到18日上午,13军将345师完全包围,其师长麻永兰仍然沉浸在解放军打不进来的美梦中,拍着胸脯向越方高层保证,对面敢来就敢让他们有去无回。

不过,现实很快就给了麻永兰狠狠一巴掌。他部署在一线的1000多地方民兵部队,依托永备工事稍作抵抗后便向后溃退,整个防线被撕开了一个大缺口。

而麻永兰根本没想到我军竟然能这么快打穿防线,完全没有动员二线主力的准备,导致13军连带着越方溃军,向着345师急速奔袭。

如果是一名懂兵法的将军,这时应该迅速收拢残兵、组织防线,再不济也可以退后稍作休整。

但麻永兰偏不这么做,他一面命令毫无准备的345师严防死守,一面向越方高层请求支援,哭诉:“敌人太猛了,阵地都打没了!”

不得不说,一将无能,累死三军,明明二线防线还好好的,麻永兰却向越军高层传递错误情报,结果高层也慌了,急令王牌316A师千里驰援。

而主将都慌得不成样子,基层士兵更是人心惶惶。当316A师赶到前线时,已经不见345师指挥所的身影,只有零星的残兵。

他们随便拉来一个逃兵,询问后的结果更是让他们无语。原来,345师在遭遇神兵天降的13军后,毫无斗志,还没接战多久便四散而逃。

最让316A师哭笑不得的是,本来345师基层士兵还有一点作战的欲望,然而他们左等右等,发现师长麻永兰竟然早就跑了,于是在各部缺乏指挥的情况下,很快就溃不成军。

尽管不久后越军高层派来了督战队,但仍然架不住345师逃跑的架势,逼得督战队不得不沿路设置关卡,最后光是收拢的该师残军,都有3200多人。

有意思的是,前来援救的越军王牌316A师,由于不熟悉前线情况,加之被溃兵带出了畏惧心理,也不敌13军,遭受重创后向代乃地区逃窜。

就这样,两支部队四散而逃,有些“机灵”的士兵甚至化装成了平民,不仅不用再直面我军兵锋,还可以沿路抢劫,导致民怨沸腾。

经此一役,解放军13军从18号到21号,仅用了三天多时间,就彻底打穿了越军经营多年的两道防线。敌345师3个步兵团大部被歼,1个炮兵团被全歼,316A师遭受重创,余部溃不成军。

而此时345师的师长麻永兰,衣衫褴褛地穿行在莽莽丛林中,身边只剩下仅有的几个警卫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光杆司令。

而这也与他战前让我军有来无回的豪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越军   师长   河内   红河   解放军   光杆司令   作战   我军   防线   嚣张   部队   高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