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洲的狮子怕惠民的石头、孙庞两姓千年不通婚的习俗!这都是为什么?

石头孙村与孙膑

在咱们惠民县石庙镇有一个村庄叫石头孙。传说是战国时期的军事家孙膑的出生地。因孙膑的乳名叫石头,故名石头孙。

有文史资料记载,孙膑是兵圣孙武次子孙明的后人。孙武晚年从江南吴国返回故里(乐安,今惠民),除其长子孙驰留在吴国外,其次子孙明、三子孙敌也返回故里。而后,孙武将兵法秘笈传授予次子孙明。孙明后来也成为一名出色的将军。

身为孙武的后辈,孙膑从小受到良好的家教,酷爱军事。也是当时战国动乱年代大环境的感染。所以孙膑自少年时代就立志继承先辈之志,在军事领域干出一番大的事业。著作有《孙膑兵法》。

战国时期齐国走向衰败,孙氏家族风光不在显赫,青年孙膑闻听在河南登封(后来名)有一座鬼谷山,山上住有一位名叫王栩的老先生专教兵学和游学。因在鬼谷山,人又称鬼谷先生,鬼谷子,闻名于世。于是,便告别家人,投奔而去。

有一天,孙膑走到鲁西南的阳谷县一带,不料在一家客店得了重病,卧床不起,多亏好心的店主请医治疗和细心照料,身体康复。养病期间,店主得知孙膑其身世,又是一表人才,谈吐不凡,很是喜欢。店主有一小女,年龄与孙膑相近,店主请人撮合,孙膑便和店主的女儿结为夫妻。因身体尚需一个时期的调养,孙膑婚后便在此暂住下来。孙膑在此生儿育女,以此为家,这也就是而后,孙膑故里为阳谷县的原由。孙膑的膑字,原为宾客的宾字,因常云游在外为宾客,所以名为孙宾,后来因遭受膑刑迫害,故改“宾”字为“膑”字,这是后话。

就在孙膑寄居在阳谷客店之际,有一天,店中住下一位来自旧州(旧沧州)的青年,自称是旧州北关,姓庞名涓,因去鬼谷山寻师学艺路过此地。孙膑与庞涓在交谈中感到情投意合,便摆下香案结为兄弟。为表结义之诚,庞涓对天盟誓曰:“庞涓与义兄,情同一母生,日后心不诚,中箭丧薄命,死后变蒺藜,千古留骂名。”

孙膑与庞涓结拜后,两人一同投奔鬼谷山拜师学艺。被鬼谷子收为门徒后,二人同攻兵法战策。传说,鬼谷子得知孙膑是孙武的后裔,还专门将孙武兵法的精典之作传授予他。孙膑无愧是孙武的后人,兵法战策的学习、论道,熟练精通。话说,三年学艺期未满,庞涓就急于下山,做了魏国的大将,他深知孙膑的才能超过自己,就设计将孙膑召到他的门下,挖去孙膑的双膝盖骨,弄残他的双腿,又在他的脸上刺了字,并塗上墨,让他留下黑疤,使他见不得人。从此,孙宾改为孙膑。处在十分艰险的环境中,孙膑毅然刻苦研究兵法理论著作,潜心研究各种战略战术。后来,孙膑假作疯魔,被齐国营救,逃出庞涓的掌控。

战国中期,魏国已发展为中原大国,国势日强,曾先后攻占过秦、楚、齐等国的大片土地,对赵国更是虎视已久,早有独霸之心。公元前354年,魏惠王派大将庞涓统兵八万,战车500乘,大举进攻赵国。魏军长驱直入,很快就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企图一举灭赵。邯郸守将赵成侯急派人火速前往齐国求救。齐威王深知唇亡齿寒的道理,立即答应,拜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坐于辎车之中,出谋划策,率领5万齐国大军进攻魏国。出兵前,田忌与孙膑一起研讨作战方案。田忌开始主张北上直趋邯郸,与魏军决一死战,以解赵国之围。孙膑问田忌说:“大司马,咱们的大部队开向哪里?”田忌听了感到很奇怪,合着还不知道上哪儿啊?“孙先生,咱们不是去救赵国吗?”“哈哈,咱们不去赵国。”(孙膑说)“不去”?“不去为什么发兵?”(田忌问)“大司马,你听着,如果我们直接去赵国,除道路难走,又远外,兵书上说的明白:兵行百里,不战自废。庞涓已在赵国,我们去了,他是主,我们是客,他是以主待客;我们长途跋涉,疲劳之极,他不动是安逸的,这叫以逸待劳,无形中我们是要吃亏的。”田忌一听很有道理。于是,按照孙膑围魏救赵的策略,在魏国通往赵国的中途埋下伏兵,又放风齐国包围了魏国国都。这样,迫使庞涓急忙撤兵返回。这下,庞涓可就上了当了,不料,孙膑摆下了“颠倒八门阵”正在等着庞涓进入。话要简短,庞涓统兵八万人马,进入阵后,不管怎样向外冲,都是兵卒冲一阵,死一片,杀到最后,损兵折将过半而告终。孙膑围魏救赵的策略,不仅解了赵国之围,还大杀了魏国庞涓的锐气。从而魏国不敢再轻易妄动了。这也是36计中“围魏救赵”的由来。

轻眼十余年后,庞涓又统领人马进攻韩国。韩国小,兵少将寡,怎能抵抗住庞涓呢?于是,韩国求极于齐国。此时的齐宣王命田忌和孙膑统领人马直捣魏国都城。这次真的将魏国都城安邑围的水泄不能。庞涓得知孙膑领兵攻打都城,魏王难保,还是救驾要紧。于是,急忙从韩国撤兵返回。大司马田忌听说庞涓返回,忙问孙膑:“孙先生,庞涓回来了,咱们应当怎么办?”孙膑笑笑说:“撤”这才引出马陵道万驽射庞涓的故事。

大司马田忌听说孙膑要撤兵,心中纳闷,问道:“孙先生,咱救韩国,围魏国,既然打,为什么又撤呀?”孙膑看了看田忌,嘿嘿一乐:“大司马,我说撤,你就撤,咱们撤了自有战胜他的法子,你听我的。”田忌一听,说:“好!当即传令,队伍开始撤了。

庞涓得到报告,听说齐军撤了,感到很高兴,并志高气昂的说:齐军撤了,胆小如鼠也!我们要急气直追,一气打败他!于是,庞涓10万军队顺着齐军撤的方向追奔而去。第一天,发现齐军留有10万军队吃饭的锅灶坑;第二天发现留有五万军士吃饭的锅灶坑;到了第三天发现齐军只留有三万兵士吃饭的锅灶坑。庞涓得意洋洋,认为齐军闻风丧胆,大多兵士都开小差逃跑了。孙膑手下不过三万来人马,哪是我的对手。于是,命部下连夜乘胜追击。其实,这次庞涓又上当了。孙膑这是用的减灶计,用来迷惑庞涓的。本来,齐军一兵一卒也未少。

当追到马陵道时,孙膑已在崎岖狭窄的山路口堆满树枝等布好阵等着庞涓的到来。庞涓误认为这是孙膑弱势的表现,故连夜进击。当庞涓进入山口后,发现已中计,想撤回时,为时已晚,山口已被齐军重兵封死。于是,万箭齐发射向魏军。魏军损兵折将过半。当部下护围庞涓战车退到一棵大树下时,举灯一看,刮去树皮的地方写着“庞涓死于此树下”。庞涓急忙令部下快熄灭灯!但为时已晚。齐军以梆子响为号,万箭齐向树下射去,庞涓当场身中数十箭后拔剑自刎而死。

孙膑得知庞涓已死,魏军已残败,于是,鸣金收兵,撤出马陵道战场。得胜收兵,这叫鞭敲金镫响,高唱凯歌还。后来,齐王要加封孙膑,孙膑不愿受封,亲手写出先人孙武子的兵法第十三篇,献给齐王,辞官隐居而去。

庞涓死后,因其臭名远扬无人收尸。久而久远,骨头碎后变成蒺藜,随风刮往各地。每当人们赤脚行路被蒺藜扎伤后,都会情不自禁的骂一声贼庞涓。庞涓深知孙膑的厉害,刮到石头孙的蒺藜不敢在此扎根,所以石头孙周围至今不长蒺藜。在旧沧州一带,也一直流传着“沧洲的狮子怕惠民的石头”的民谚。在此一带,有孙、庞两姓千年不通婚的习俗。可见当时孙、庞两家积怨之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鬼谷子   魏国   惠民   都城   人马   石头   蒺藜   齐国   韩国   兵法   习俗   狮子   千年   孙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