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名字看起来很像中国人的外国名人


薛定谔

1.说起薛定谔,相信大家会立马想起薛定谔的猫,薛定谔全名叫埃尔温·薛定谔,是奥地利物理学家,他是20世纪伟大的科学家,和爱因斯坦、普朗克、玻尔等人同为量子力学奠基人,薛定谔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理论物理学家之一,他所创立的薛定谔方程,被认为是改变世界的17个方程式之一,主要阐述了在量子力学中,粒子以概率的方式出现,具有不确定性,宏观尺度下失效可忽略不计。由于薛定谔方程开创和发展了新型的原子理论,薛定谔和另一位物理大牛狄拉克同获193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薛定谔从小就天资卓绝,他没有上过小学,他是在11岁的时候直接上的高中,高中毕业后,他凭借极其优异的成绩进入了当时奥地利的最高学府维也纳大学,学习的正是物理与数学,大学里他更加刻苦钻研,并顺利拿到了博士学位。此后便一路开挂,先是进入了维也纳物理研究所工作,同事都是当时社会的精英,一战爆发后,他虽被征入伍,但依然坚持物理研究。后来他又建立了波动力学,更写出了生物学著作《生命是什么》,他用量子力学和热力学的理论来解释生命的本质,启发了更多的人用科学方法研究生命的本质,薛定谔也就成了分子生物学的奠基人。在量子力学刚创立时,爱因斯坦和玻尔产生了激烈的争论,争论的核心是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原理,薛定谔就是爱因斯坦的坚定支持者,他想为爱因斯坦驳倒玻尔,于是提出了著名的思维实验“薛定谔的猫”:把猫放在一个密闭的有少量镭和氰化物的容器里,这样就有两种情况,镭发生衰变,触发机关放出瓶子里的氰化物,猫死亡;镭没有发生衰变,猫存活下来;根据量子力学,镭处于衰变和没有衰变两种状态的叠加,这样猫就处于生和死两种叠加状态,但是猫不可能既死又活,只有打开的时候才能知道。

萧伯纳

2.萧伯纳是20世纪爱尔兰著名的剧作家,他是历史上唯一一位既拿过诺贝尔奖又拿过奥斯卡奖的人物,他于192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于1913年创作的剧本《卖花女》在1938年被改编为同名电影,并获得了第1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剧本奖。萧伯纳出生在一个小公务员家庭,从小就爱好音乐,他能用口哨吹出许多美妙的旋律,后来因为父母分开,加上家境贫困,所以他不得不辍学去到处打工,当学徒。后来他看到英国的戏剧每况愈下,越来越没落,他偶然间接触到了著名戏剧家易卜生,对他心生敬意,把他当成偶像,于是他下决心要用戏剧来作为武器,来控诉黑暗的现实社会,他先后创作了《华伦夫人的职业》、《巴巴拉少校》、《圣女贞德》等优秀作品,萧伯纳深受叔本华和尼采思想影响,同时他又读过马克思的《资本论》,但他主张慢慢改变资本主义,反对以武力推翻。萧伯纳在1931年访问苏联,和苏联的文学巨匠高尔基结下了深厚友谊,又在1933年造访中国,和文学家鲁迅也结下了深厚友谊,他还在中国上海的“五卅惨案”发生后,联合其他各国的知名人士谴责帝国主义暴行,声援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

费正清

3.费正清,想必学过历史的同学都对这位老人家不会感到陌生,他可是经常出现在历史试卷上的,让我一度以为他是中国人,甚至还觉得他和费玉清也有关系。实际上,费正清可是地地道道的美国人,他是著名的美国汉学家,是国际上最有名的中国问题专家,哈佛大学的教授,被称为“头号中国通”,起初他在哈佛大学就读学习,这时还没开始接触到中国史研究,后来又到牛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方向就是东亚史,他又努力刻苦学习汉语,终于他有机会到中国,继续进修学习汉语,并师从清华大学的蒋廷黻进行研究,凭借自己的努力,他当上了清华大学的讲师,对中国史研究也越发精深,在中国写好论文后返回牛津大学参与答辩,顺利获得博士学位。之后他又多次来到中国,并受到了热情接待,为中美之间的交流作出了贡献,他创立的东亚研究中心培养了一大批中国问题专家,他还呼吁美国政府正确认识中国,推动改善两国官方和民间关系。他撰写的著作有《剑桥晚清史》、《剑桥中华民国史》、《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萧伯纳   牛津大学   哈佛大学   维也纳   爱因斯坦   剑桥   奥地利   诺贝尔   量子力学   中国   名人   外国   名字   中国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