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一生飞扬跋扈却也有怕的人,那就是17岁就守寡的固伦荣寿公主

荣寿公主是慈禧的养女,是恭亲王奕訢的长女,在“辛酉事变”中,恭亲王奕訢鼎力相助慈禧夺得实权,慈禧为报恩把他的长女荣寿公主接到宫中抚养,直接封为固伦公主。虽是养女,但因其长相老实厚道,沉稳踏实,深得慈禧的疼爱,慈禧虽然自己喜欢浓妆艳抹,穿得花里胡哨,但却很反感长得艳丽活泼的女人,可能是怕任何一个女人抢她的风头吧。所以慈禧一生对这个长得老实的养女又爱又怕,荣寿公主也是唯一敢在慈禧面前直谏的人。

荣寿公主是恭亲王奕訢的嫡福晋所生的长女,7岁时被慈禧接到宫中抚养,直接封为固伦公主,要知道按清朝惯例:只有皇帝的中宫皇后所生的女儿才能封为固伦公主,其他妃嫔所生的女儿只能被封为和硕公主,荣寿公主只是一个亲王的女儿,直接被封为固伦公主,这是特例中的特例,足可见当时慈禧对恭亲王奕訢至高无上的恩宠。

1865年,恭亲王奕訢觉得公主的封号不妥,怕引起群臣的闲言碎语,坚决恳请辞去“固伦”封号,两宫皇太后准奏,改封为荣寿公主。不过1881年,慈禧太后又复封她为固伦荣寿公主。 荣寿公主12岁时嫁给慈禧为她精挑细选的额附富察志端,夫婿样子温和斯文,也很好学上进,慈禧为他们分别建造的公主府和附马第也非常的豪华气派,可惜两人缘分浅薄,结婚五年后,富察志端就病逝了,可怜的荣寿公主才17岁还是少女的年纪就守寡了,也没有生育一儿半女。按照清朝对公主的“管制”,公主的子嗣肯定很少甚至没有(我前面的文章有专门介绍)。


在自己青春年少时突然失去丈夫,荣寿公主的情绪大受打击,经常沉默不语,独自发呆。经清宫老太监说:经常看到荣寿公主独自在院子里骑马玩。慈禧看她年轻守寡,非常寂寞可怜,心疼不已,便把她接到宫中。慈禧自己也是年轻守寡,亲王的女儿中,若有守寡而无子的,慈禧都叫她们进宫里来,大家热闹些。慈禧的身边,围绕着一群寡妇。包括后来的隆裕皇后和瑾妃,光绪皇帝嫌她们丑而无趣,根本不理她们,也跟寡妇没什么两样。


荣寿公主沉静低调,对慈禧也是一片忠心。从小生活在后宫里,深知后宫水深,行事小心谨慎,但她很正直,处事公允,因此深得王公大臣们的敬重。慈禧对她万分信任,也离不开她,很多拿不定主意的事也会咨询她,荣寿公主很少进言,但只要进言,慈禧多半肯听从。

荣寿公主对慈禧说话比较直率,不会拐弯抹角,她不喜欢慈禧穿艳丽奢华的衣服,有次直接当着慈禧的面说:你不过是清朝的老寡妇而已,还打扮得这么妖艳,让人家笑话。慈禧太后怕了她,以后她每次来,慈禧就提前挑一件朴实的衣服穿,妆也不敢化得太浓,珠宝首饰也不敢多戴。宫里人都说大公主简直像慈禧的妈。


救光绪帝性命

因为荣寿公主是慈禧太后的心腹,所以光绪帝对她敬而远之,但荣寿公主却非常关心光绪帝,还经常对下人说:光绪帝自小入宫,见不到母亲,非常可怜,大家要对他好一点,她本人更是多次帮助光绪帝,例如光绪帝支持的“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太后震怒异常,当时就决定要废了不听她话的光绪帝还要乱杖打死他,此时荣寿公主正在去往热河省亲的路上,幸好有人及时报告给了她,本是稳重性格的她此次却着急忙慌的赶回北京,跪在慈禧太后的面前,从大局出发,为光绪帝求情,最终保住了光绪帝的性命,慈禧把光绪帝囚禁在了瀛台。

为光绪帝和慈禧办丧事

光绪帝前一天驾崩,慈禧太后第二天也去世了,两人并排放在床板上没人管,宫里乱作一团,屋里没有一个人,荣寿公主哭着前来吊唁,可看到眼前景象,气愤异常,她立刻找到新帝溥仪的父亲,高声斥责他:“今天你大喜了!你儿子做皇帝了!你做摄政王了!两宫太后对你不好么?现在帝后死了,大丧在即,你倒很悠闲淡漠,在家也坐得住!” 溥仪的父亲吓得直哆嗦,赶紧召集人手,成立“治丧委员会”,听荣寿公主调遣,安排各种礼仪,一直到下葬,各个方面都井然有序。可以说,如果没有荣寿公主,慈禧和光绪帝连个像样的葬礼都没有。

荣寿公主是清末的一面旗帜,民国建立之初,她深居简出,但在大清遗老的心中,她还是大公主,地位没有丝毫改变。据说满清倒台后,一些贫穷的人去投奔大公主,她还拿出一些本钱开银庄做生意,收留和帮助了不少人。1924年,大公主走完了她辉煌的一生,终年71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光绪   慈禧   公主   养女   长女   飞扬跋扈   特例   宫中   寡妇   清朝   女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