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为何没能成为经略一方的大将?

前言:汉末三国是名将辈出的时代,赵云作为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一直以来都拥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后世将其列为蜀汉五虎上将之一。赵云投到刘备麾下的时候,刘备是要地盘没地盘,要人马没人马,可赵云却从无二心,一心一意地效命了六十余年。

可相比于关二爷和张飞,赵云的个人发展却差了点意思,关二爷镇守荆州、张飞镇守川北,这两处都是非常紧要的地方。就连后起之秀—魏延都被刘备任命为至关重要的汉中太守,而赵云只是在刘备东征时当过一段时间的“看门”的江州都督。都说蜀汉的人才比曹魏少,尤其是能够独当一面的大才。为何刘备不给赵云个机会,让其成为响当当的方面大将呢?

赵云的形象颇为英俊

一、赵云的个人能力

1、为将的能力

孙子有云,“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所谓“智”,即智慧,在战场上要有谋略,不能当一“莽夫”。所谓“信”,即信服,将军得让士兵们相信自己。所谓“仁”,即仁心,士兵也是人,需要将军的关心。所谓“勇”,即勇敢,战场上的事情瞬息万变,将军需要勇于担当。所谓“严”,即严格,将军赏罚要分明,要让士兵们有组织性和纪律性。

汉中之战期间,赵云有一次被曹军“抓单”,他在奋力突出重围后,发现部将张著未脱困,便再度攻入包围圈,将张著救回到营寨。可曹军紧跟而来,一些蜀军将领准备关闭寨门,可赵云深知寨中守军的兵力较少,没法和魏军硬碰硬,便让人大胆敞开寨门。虽然大家不明白赵云为何要这么做,但是本着对赵云的信任,依然照做了。

赵云的空城计被安排到了孔明身上

结果魏军一看蜀军这“非常规”做法,担心蜀军有诈,便主动后撤,好不容易把敌人骗走了,蜀军按理说此时应该是以静制动,免得被魏军发现端倪,可赵云再次“非常规”地让人鸣起战鼓,向魏军发起攻击,结果把魏军吓得乱跑一气,互相踩踏,伤亡众多。“空城计”是“智”,救援张著是“勇”、是“仁”,部下们都支持他,是“信”。

孔明第一次北伐期间,赵云奉命和邓芝一起出兵褒斜道,佯攻关中,以便蜀军主力攻取陇右,不料曹军反应迅速,张郃率军直扑街亭,曹真率军迎击赵云,赵云因兵力不足而战败,街亭也因为马谡一意孤行而失守,孔明不得不退兵。当时蜀军一片乱象,诸军混乱,唯独赵云所率兵马和出兵时一样军容齐整,可见赵云之“严”。

孔明的第一次北伐

2、为方面大将的能力

所谓方面大将,即能够作为主将,带领一些将领独当一面、经略一方天下的大将。相比一般将领来说,方面大将需要有比较强的全局思维,比较强的沟通能力,能够兼容并蓄,能够用好手下将领。比如孙策命太史慈为建昌都尉,让其督诸将以应付刘磐。自太史慈到任后,刘磐“不复为寇”,南方局势得以稳定。

关二爷“大意失荆州”后,刘备决心东征,赵云认为蜀汉的敌人是曹魏,并非东吴,只要灭了曹魏,东吴自然会臣服,与其东征,不如一心对付曹魏。后来刘备东征失败,很多人便觉得赵云的看法是对的,刘备是错的。个人认为刘备东征很好地体现出了刘备的战略眼光。当时蜀汉正在势头上,如不趁势夺回一部分荆州地盘,尤其是紧要的南郡,那就只能坐以待毙。

关羽失荆州

其一,东吴一旦在荆州站稳了脚跟,此消彼长之下,蜀汉再想东出就相当困难了;其二,打仗打的是资源,如果仅靠着益州一州之地去支撑北伐,要不了多久,自身就得出问题;其三,蜀汉只要夺回荆州失地,便能在两个方向上应对曹魏,彼此呼应,同时对东吴确保上游优势,而非被东吴“关门”。

赵云能够敢于规谏刘备,说明他是个忠直的人,可他看不到东征的必要性,说明他在大局上还是差点意思,比不上东吴吕蒙等人,吕蒙早在镇守陆口之前便盯上了关二爷,他认为蜀汉占的荆州诸郡位于东吴的上游,是东吴的一大隐患,应该趁着他们这些人才都还在的时候予以解决,不能等他们去世后再悔恨。

夷陵之战

二、刘备的考虑

1、蜀汉地盘有限

刘备自在袁绍阵营收了赵云后,依然唱了较长一段时间的“流浪歌”。公元200年,他到汝南,第二年又到新野,他在新野长期寄人篱下,一待就是七八年,这期间别说赵云,就是关二爷都没“地盘”来镇守一方。公元208年,曹操发动南征,刘备联合孙吴抗曹,曹军主力北撤后,刘备和关二爷分工,关二爷负责留在南郡盯着孙曹两家,刘备则带人占领荆南四郡。

公元210年,周瑜病逝,东吴从抗曹全局考虑,便将原由周瑜镇守的南郡借给了刘备。刘备一下子相当于拥有了五郡之地,等到刘备带着庞统等人入川时,荆州这边留下了诸葛亮和关二爷等人,有孔明和关二爷在,也不存在需要其他人来主持荆州大局了。

刘备占荆州五郡

刘备和刘璋闹掰后,便让孔明带着张飞和赵云入川帮忙,等拿下益州后,东吴不满刘备“有借无还”,出兵攻占了荆州的三个郡,刘备便又带着胜利之师返回荆州,准备夺回失地,不料曹操亲率大军进攻汉中,刘备只得和东吴议和,以湘水为界来划分荆州地盘。

既已议和,留个关二爷也够了,当时的战略重心主要还是在汉中,刘备便带着张飞、赵云等人入汉中和曹操掰手腕,等汉中稳住了后,刘备便需要派一名大将镇守汉中,他的选择有很多,很多人认为刘备会选择张飞,因为汉中的紧要性不亚于荆州,不料刘备力排众议,选择了魏延。蜀汉的地盘还是太小,如果有更多的地方需要方面大将,赵云或许也有机会。

双方以湘水划界

2、扬长避短

对于君主来说,用人当然是用其长,而避其短,人无完人,有的人德行很好,能力不足,有的人名望很高,能力稍微差点,有的人是才能很高,但是德行差了点,就看君主怎么用。就拿刘备让关二爷守荆州来说,很多人觉得这个决定是错误的,不然也不会丢掉荆州。

可遍观刘备麾下,除了关二爷,还有谁合适呢?荆州处在三分势力的交汇处,且世家大族又多,形势错综复杂,原本让孔明和二爷一起是最好的选择,可庞统不幸战死,益州那边又需要一个孔明这样的人,那就只能让二爷一个人守了。从二爷水淹七军可以看出二爷还是称职的,荆州被偷袭不能全怪二爷,即使是孔明,能料到东吴会偷袭吗?

二爷一战封神,威震华夏

关二爷曾帮助曹操对抗过袁绍,灭了颜良,并早早地被汉献帝封为汉寿亭侯,无论是在曹军方面,还是在东吴方面,二爷都有比较强的威慑力,比如曹魏阵营的程昱和郭嘉等人都强调二爷是“万人之敌”,东吴的周瑜和吕蒙等人也都将二爷比喻为“熊虎”这便是刘备用关羽之“名”了。

魏延的声望或许不如赵云等人,可魏延的才能却非同一般。他能够在当打之年被授予持节的权利,同时还被封为南郑侯,而赵云一直到去世多年后才被追谥为侯爵,且追谥的理由主要说的还是忠诚,并非战功。刘备用魏延,便是用其“才”。刘备没让赵云担任方面大将,而是让他担任“中护军”之类的职务,便是用赵云的“德”。

魏延的子午道奇谋

结语

用人之道,博大精深,刘备能够和曹操这样的人杰抗衡,说明刘备在用人之道上有自己的思路。他的经历和成就证明了他和他的先祖刘邦一样都是知人善任的主。赵云跟着刘备赢得后世美名,说明赵云没跟错人。

刘备和赵云称得上是君臣相得,刘备对赵云的信任非比寻常,不然也不会在东征期间让赵云守门,这是把自己的后背交给了赵云。至于刘备没让赵云成为方面大将,自有其考虑。

无论是让赵云顶替关羽守荆州,还是让赵云顶替魏延守汉中,结果难道会更好?

参考文献:

《三国志》

《云别传》

《华阳国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益州   蜀汉   大将   新野   东吴   汉中   荆州   经略   将领   地盘   能力   赵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