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不帮忙带娃的家庭,最后都怎么样了?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个视频,看得人心里很不是滋味。

视频里,一个妈妈突然情绪崩溃,蹲在墙边号啕大哭。

原来当天早上,她独自带着双胞胎儿子去医院打针,手里抓着一个,还要担心另一个跑丢。

回到家还要煮饭、喂娃、哄孩子睡觉,可是孩子粘着她什么都不让她做。

她看着孩子,内心的疲惫和委屈一瞬间涌上心头,再也克制不住,蹲在地上崩溃大哭。

床上的孩子什么也不懂,只是固执地伸出双手,要妈妈理理自己。

这条视频底下,很多人都哭了。

有人说自己生完孩子半年后,也变成了视频里的女人。

丈夫一个人上班维持家用,自己在家带孩子,不敢喊累,不敢抱怨,更不敢崩溃。

有人听了老公的话辞职在家带孩子,蓬头垢面没有收入来源,老公给多少是多少,逐渐沦为一个工具人。

还有的妈妈狠心把一岁多的孩子送去托儿所,幼小的孩子哭到嗓子沙哑,她在上班的地方,掩面痛哭。

但印象最深的,是一位网友的留言。

她说:

“所以有个长辈帮衬带娃是多么多么的幸运、幸福,我这话肯定会有人吐槽,但我还是想说出来。”

每个家庭都面临着不同的问题和处境。

关于老人该不该帮忙带孩子,也一直争论不休,担心生活习惯不一致,害怕教育理念起冲突……

但我们心里都不得不承认,如果有人可以帮忙带娃或者搭把手,对一个普通家庭来说,压力真的可以减轻很多。

可以说,有老人帮衬的家庭,真的很幸运。

纪录片《中国的爷爷奶奶们,在大城市中挣扎着》里,有个叫侯珍的外婆。

为了减轻女儿的生活压力,在外孙出生后,她一个人从遥远的山东赶到了广州,帮女儿看孩子。

每天早上,她要在女儿女婿上班前把早餐做好。

然后开始打扫、做饭、遛娃……这一天下来,几乎都在围着灶台和外孙转圈。

好不容易有点空余时间,又要在女儿女婿回来前把晚餐准备好。

原本想着,待上一两年,等孙子快上幼儿园就回老家,不承想两年后第二个孙子到来了。

于是,她的生活更忙碌了。

她时常感慨,自己辛苦生活了一辈子,等到老了,反倒开始漂泊了。

但又笑着说:

“我们这一辈人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而下一辈人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而像侯珍这样的老人还有很多很多。

年轻时为了儿女心力交瘁,年迈时又为了抚养儿女的儿女,抛弃了自己生活几十年的家乡,成了跟随儿女的“老漂族”。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现有随迁老人近1800万人,占全国2.47亿流动人口的7.2%。

其中专程来照顾晚辈的比例高达43%。

都说中国的父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父母,一辈子永远有操心不完的事情。

哪怕是到了该享清福,度晚年的年纪,他们非但没有停下步子,反而越来越忙。

背井离乡,千里迢迢来到儿女身边,买菜做饭、看护孩子,无微不至。

只为了一个共同的心愿:

那就是让儿女生活得轻松一点,上班没有后顾之忧,下班有一个安心的家。

网上有句话说得很贴切:

“这不只是一个拼爸的时代,还是一个拼妈的时代。”

正因为老人的默默付出,才让我们有了前行的底气。

可在我们身边,又有多少人一边嫌弃父母的思想老旧,一边心安理得地享受父母的照顾。

63岁的杨阿姨,3年前退休后,她从河南到上海照顾孙女。

可毕竟年纪大了,很多时候难免会力不从心。

一天下午孙女突然发起高烧,杨阿姨想着之前也有过这样的情况,就没太过在意。

给孩子喂了一颗退烧药,捂了厚厚的被子发发汗,就继续去忙家务去了。

没想到等儿子晚上下班回来,孙女突然脸色发青,叫名字怎么也没反应。

儿子抱起孙女赶去医院,焦急的杨阿姨也想跟着去,却遭到了拒绝:

“你又不会说普通话,医院人那么多,等下走丢了上哪找你去,你就别添乱了行吗。”

图源:全景视觉

因为这次生病,孙女住院了一个星期,儿子儿媳更是没少冲她发脾气。

孩子发烧了你怎么不说呢,你知道医生说有多危险吗!


叫你是来帮忙的,不行的话你就回老家去。

从那以后,杨阿姨心里就有了疙瘩,做事更加谨小慎微,凡事都要提前“汇报”。

今天你爱吃的荸荠没了,我就买了点莲藕,赶明儿我早点去。


孩子下午睡醒吵闹着要看电视,我就给她开了十分钟,没多看。

其实不光是杨阿姨,很多老人都坦言,自从帮忙带孙辈后,自己感到空前的紧张和压力。

她们的生活彻底被孙辈套牢,自己的苦乐却并不为儿女所知。

反而付出得越多,越被儿女嫌弃。

说是父母,却不如保姆来得那般自由,慢慢学会看孩子的脸色,变得小心翼翼。

有一句话,我印象特别深刻:

“依靠父母的支持,中国城市的许多青年家庭用一种温情脉脉的方式,低成本地解决了家务劳动和幼儿看护问题。

“这些老人的默默付出,虽然始于亲情,但其价值和意义却远远超出家庭之外。”

我们一直在嫌父母老了,育儿观念过时,就连曾经的那一套工作、生活的方式也与现在格格不入。

可其实,父母心里也有很多委屈和说不出的滋味。

他们的观念也许落后,但他们依然愿意付出所有的爱给孩子。

他们也许无法完全融入快速发展的社会,但他们依然想要去托起孙辈,就像过去他们曾拼尽全力托起我们一样。

图源:全景视觉

有位读者曾在后台留言,让我心里温暖又酸酸的。

她说:

我儿子从出生后就是我婆婆帮忙带,那些文章中隔代养育的坑我基本都踩过,朋友都说我脾气好,能忍这么久,但我知道,我婆婆也已经尽力了。


娃是自己选择生的,养必然也是自己的责任。婆婆能来帮忙搭把手,我已经很感激了。


婆婆常说我儿子特别像我老公小时候,每次带着孩子,就像又回到老公小时候。


如果说这世界上有什么人会比我更爱孩子,我想那一定就是我的婆婆吧。

我看过很多老人带娃的文章,都在吐槽老人惯坏孩子,养成不好的习惯等等。

我也知道,让老人带孩子很少有尽善尽美的,必然会有拉锯战。

但换位思考一下,他们辛苦付出了一辈子,难道不想退休之后跳跳舞、下下棋,悠闲度过晚年?

可他们舍不得也放不下,只要还有一把力气,都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子女最大的帮助。

所以,如果你有老人帮忙带娃,请意识到自己有多幸运。

他们辛苦一生,却始终对子女怀揣着人世间最温柔的爱。

我们身为子女,无论走到哪里,都要铭记这份付出。

如果他们有做得不好的地方,请对他们少一点抱怨,多一点耐心,少一点冲突,多一点感谢。

多关心他们的身体,珍惜和他们在一起的时光。

因为只要父母在,我们永远都是孩子。

祝愿每个老人平安健康,每个家庭幸福团圆。

来源:十点读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全景   孙辈   家庭   孙女   婆婆   儿女   阿姨   老人   父母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