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相处?这12条沟通技巧值得借鉴

应该怎么和青春期的孩子相处?这是困扰不少父母的难题。

这一时期,这些半大的孩子们从身体到心理都在急剧发生变化,渴望成人,但其阅历和成熟度又局限着他们的成长方式。

青春期的孩子们尤其需要父母的陪伴和指导,但如果指导不当,又很容易造成逆反甚至伤害。

这篇文章从脑科学、心理学的角度对青春期孩子的行为进行比较通俗的讲解,文末附与青春期孩子的沟通技巧,一起来看吧。

青春期可能要到30岁才能结束

孩子不愿说话,叛逆,难以沟通,不知道哪句话就让孩子炸了毛。家有青春期的孩子家长相信都深有体会。

我们常认为青春期是12-18岁,正好是初高中这个阶段,一般觉得孩子到18岁就是个成年人了,但是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认为真正的青春期要到30岁才会结束,一部分重要的生理原因就是因为前额叶皮质没有长好。

大脑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部位叫做前额叶皮质,它差不多就是在我们额头后面的部分。前额叶负责判断、逻辑推理、行为的执行、控制冲动等。可偏偏这么重要的一个部位,却是我们整个人体发展最慢的一个部分。

1988年牛津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平均年龄22岁左右,人类的前额叶可以发展好差不多80%的功能。近有的研究指出平均年龄延后到了30岁左右。

所以,不要动不动指责孩子是个“坏”孩子,青春期的大脑其实和我们成人的大脑是不一样的,因为前额叶没有长好,让青少年具备了做事不专注、缺乏自我控制、情绪化等缺点,这是受生理发展局限的。

不要认为孩子平时的一些叛逆行为是有意跟你过不去,甚至认为是思想品德问题,充分认识叛逆心理是青春期孩子一个正常的心理特征,这样就不会贸然批评孩子。

青春期的孩子一方面面临巨大的生理与心理的变化,另一方面孩子会面临很多智力上的挑战,这个时期成功失败的对比特别鲜明,对于ta的冲击也特别大,孩子开始真正的在很多社会功能上、从周围的人际认同上开始找自己的位置,学业上的挫折会很大影响ta对自己的评价,而且心理上出现一个两级分化的心态,认为自己是一个失败者。

很多青春期的问题都被表面的学习和游戏问题所掩盖,其实可以从孩子的人际关系和日常生活,以及他对一些事情的态度上感受到ta的变化。

青春期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年轻人的叛逆有其令人欣喜之处,这亦可能是一个人成熟的必经之路。因为青春期孩子的叛逆,源于自我独立意识的发展。

心理学上有一个“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即当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时,恋爱双方的情感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也因此更加牢固。

对青少年而言,他们的许多叛逆表现,恰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相关。

其实不仅青少年,不仅爱情这样,人性本身就如此,越是禁忌的东西,我们便越发地想尝试一下。

对于那些叛逆的青少年来说,他们之所以去做某些事,本来并不一定是因为喜欢,而是因为有人禁止他们去做。

反之,如果一个叛逆的学生觉得自己的想法、做法没有引起成人的更多关注和反对,人们表现出理解和认可,那么做起来也就没有什么意思了,叛逆的问题可能也因此而解决了。

神经语言程序学认为,行为背后总存在正面动机,是趋利?还是避害?很是值得探讨。一个在课堂上总是趴桌睡觉或是接话捣乱违反纪律的孩子,一个总喜欢在衣着服饰或行为方式上标新立异的孩子,他们叛逆行为背后的心理诉求是什么?

如果我们只是看到学生的错误行为,忽视或否定了背后的正面动机,甚至给错误的行为贴上负面的人格标签,那么就会激发学生的抗拒心理,造成越沟通矛盾越深、越处理问题越多的局面。

如果通过积极思维找出学生的正面动机,然后因势利导,当学生行为背后的正面动机被肯定、被接受之后,他会有一种被看到、被理解、被尊重的感觉。

屏幕时代的亲子关系有更多挑战

00后跟90后的一个特别大的区别在于现实与虚幻世界的边界不同。

00后由于缺乏了很多与现实世界的连结,不少孩子会在面对构建真实关系的时候遇到问题。

比如现在的孩子很少知道去邮局寄信是怎么回事儿、很少去菜场,可能买东西也都是通过淘宝、京东等电商渠道。在他生活最初的十几年里,如果他多数都是在网络这样的虚拟世界里处事,可能会与许多现实的东西失去联系。

想象一下,当他进入大学和同学一起住宿舍,当他开始要谈恋爱,开始要走入公司去面试,开始面对很多人生真实抉择的时候,他就会非常的不知所措。

我们说放下手机很重要,它不仅是一个为了亲子关系而亲子关系的举动,更是帮助每个人可以真的和真实世界产生连接的一个动作。

带孩子到大自然里走一走,哪怕只是在小区里散个步,在家里教孩子做顿番茄炒蛋,它也是一个很真实的连接。

在现今的育儿环境中,这种真实的、脱离虚拟世界的体验,某种程度上已经需要我们刻意去营造了。

在认知层面,我们的孩子要学会在这样一个网络世界里生存,但在情感层面,每个人生而为人就像要空气要水要食物一样,也需要拥有高质量的关系。而这个高质量的关系不单单是亲密关系,它还包括和自然的关系,与文学和哲学和很多真实体验的关系。

大多数人很多时候是在追逐一个分数,追逐一个结果,但是“关系”这个非常动态变化的抽象的东西,它对一个人来说具有生存级别的重要性。

家有青春期孩子,父母要怎么做?

要想与青春期孩子建立高质量的关系,父母牢记以下两句话:

不求不助,有求必应。

这句话是一位心理治疗师所说的,就是孩子不来求你帮忙,你不要主动问“你要不要这要不要那个”,但是当他有求于你的时候一定要有回应。不一定是有求必助,但是有求必应。

对于理想化的亲子关系,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有句话叫“不含诱惑的深情,不含敌意的坚决”。

“不含诱惑的深情”是指,如果我今天对你好是因为我希望你明天可以去上这个兴趣班、参加那个比赛之类,这样的情感就是带有诱惑性的。父母是真的要去看见孩子、关心孩子、理解孩子,而不是在关心的背后隐藏很多控制和诱惑。

“不含敌意的坚决”就是指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比如前额叶没发展好的时候,难免会做很多可能在我们看来很不可理喻的事情,我们应当边界清晰地与他们沟通、温和而坚定地制止,而不是借机去羞辱贬低否定孩子。

很多时候,我们吼孩子和打孩子的背后往往也意味着,爸爸妈妈自己的情感心智需要得到更多的照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5

标签:青春期   额叶   孩子   叛逆   动机   父母   真实   关系   心理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