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邓小平的第二任妻子,李铁映的母亲,长征时为贺子珍接生

前言

她的一生扮演过很多角色,是邓小平的妻子,是贺子珍的恩人,是参与谱写万里长征史诗的女战士,守护一方百姓的县委书记,更是孕育教导我们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铁映的母亲。

那么,她究竟是谁?又与新中国诞生的路途产生了怎样的交际?

女县委书记金维映

八十多年前,在战火纷飞的中央苏区,来了一位英姿飒爽的女红军,到胜利县担任县委书记。亲近的人都习惯称呼这名女红军“阿金”,这位工作起来雷厉风行、敢想敢做的女县委书记就是金维映。

金维映

中央苏区的胜利县,被称为“忠发县”,因处于苏区县政治、文化、军事、经济中心,后临时被中央名为“胜利县”县委与县苏维埃政府机关先后驻扎在胜利县。这里离敌方占领区域遥遥相望,可谓是最近的一道防线,上级能派一位年仅20多岁的女红军柔肩担大任,可见她绝不是平庸之辈。

金维映任胜利县委书记总共才10个月(1932年8月~1933年5月),但她那不畏艰险的革命精神,与百姓互助建立的鱼水之情 ,永远铭记在胜利县人民心中。

她在中央苏区为前线招纳将士、募集粮草对共产党做出巨大贡献,成为“突击模范”,还曾上过《红色中华》的光荣榜。

据当地乡亲们回忆:“县委书记每天都是精神满满,充满革命的热情和劲头。平时总穿一身灰色的列宁装,腰间的皮带上挂着一支黑色的手枪,膝下裹着绑腿的白布,脚上穿着和大家一样的草鞋,头戴八角军帽,一双大大的眼睛炯炯有神。她行动起来麻利得很,讲话声音也跟百灵一样清脆嘹亮。以前妇女被要求裹小脚嘞,还是金书记倡导他们解放妇女呐,旧习俗迫害人嘞……。”

于都县(前胜利县)现在还留存大量金维映工作时期的物品,收藏于都县博物馆让后人铭记金书记的建树。

定海女将金维映

1904年8月16日金维映出生在浙江舟山群岛岱山高亭镇,父亲金荣贵是贫民,略识文认字,是一家店的小员工。一家四口都依靠父亲微薄的收入补贴生活,6岁因灾荒严重,父亲工作的米行倒闭,金维映而被送到老家跟随家里人靠手工活糊口度日。

8岁时被父亲接回定海。翌年,变卖家里值钱的东西,送她进入定海县立女子中学小学读书,时任“女小”校长的沈毅,是舟山著名爱国进步人士 。

金维映在她的教导下,成为一名出色的学生。“女小” 毕业后,在沈毅校长的支持下进入宁波师范学习幼儿教育 。学成归来后,在“女小”工作,立志为教育事业而奋斗。

情景模拟

1919 年,金维映参加演讲队上街宣传,声援北京五四爱国运动。毕业后金维映立志像沈毅校长教自己一样,认真教导学生于是留在女校成为了一名老师,闲暇时光经常阅读进步书刊,焕发新思想。

1925年6月,发动组织女校师生响应上海五卅运动,联络各校成立县学生会,带领学生联合工人、市民实行罢课、罢工、罢市。同时,她参加活动结识一群共产党人士,在他们的带领下加入共产党。

上海五卅运动

1926年冬,中共定海独立支部成立,中共宁波地委决定派金维映、顾我等到岱山,以教书为名开展秘密活动。同年12月,中共定海独立支部成立,这是定海最早建立的中共组织。

金维映的影响下,家人也纷纷投身到革命事业中去。金维映父亲金贵荣向女儿提议:“目前国民党管控严格四处追查我们的踪迹。我工作的地方是公民招待所,被特许不用查夜,安全保密性强,可以先来我这会面商议要事”

因此,中共党组织在宁波建党的领导们经常聚集这里,后来发展成了党组织秘密接头的一个据点。

1927年2月,金维映等党员到岱山 、衢山组织开展盐民运动。金维映、 顾我等人选择了红色宣传工作基础较好的岱西茶山村开展工作,并成立了岱山盐民协会第一个分会——茶前山盐民协会。

此后,金维映、顾我等人召集盐民在岱山东岳宫多次召开秘密会议。

金维映

并提议到:“盐民不能在这样受压迫!辛苦劳作的成果被资本掠夺,乡绅豪强坐收齐成。”随后便和同事们组织号召盐民开展:“抗盐价反恶霸”的维权斗争。

在金维映等人的带领下,数千名盐民聚集在东岳宫,召开了岱山盐民协会成立大会会后,盐民们觉醒主人翁意识,不愿受地主压迫,聚集在一起奋力反抗。提出了“组织起来,打倒贪官污吏,打倒土豪劣绅,提高盐价”等宣传口号。他们举行了的浩浩荡荡游行活动,为大革命时期岱山盐民反地主的运动拉开了序幕。

情景模拟

通过这场斗争,岱山盐场公署被迫下令:“经组委会商议决定,提高盐价,为盐民提高收入。”斗争取得了初步胜利,盐民斗争的热情也进一步高涨。

3月中旬,金维映、顾我等人又赶赴衢山组织盐民运动。27日,8000多名盐民在桂花园东岳宫集会,庆祝衢山盐民协会的成立,之后衢山的盐民运动也轰轰烈烈地开展。

正是由于在盐民运动中的出色表现,金维映被宁波工农学界誉为“定海两女将”之一。

金维映雕像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岱山、衢山盐民协会都被查封,金维映也随即被逮捕,后来经过组织和家人的积极营救出狱,又辗转至上海继续开展革命斗争。

长征途中热血心,临危关头救子珍

在长征期间,红军为了躲避敌人追击奔波多日,众人早已疲劳不堪决定原地稍作休息,突然遭遇敌军突袭的轰炸,众人慌忙躲避,调整队伍。树林浓烟四起,尘嚣弥漫,大家匍匐在安全地带,等待着敌机的离开。当敌机撤离后金维映慌忙起身查看周围人的伤势。

在寻找伤员时听到了不远处贺子珍有气无力地说道:“谁来……帮帮我……”金维映在听到呼喊后连忙上前查看她的伤势,发现伤员竟是毛泽东的妻子贺子珍。

在长征开始前金维映就听说毛主席的妻子怀有身孕,考虑到这个特殊情况,金维映连忙寻找两位卫生员为贺子珍治疗。谁都没有想到贺子珍的身上被轰炸留下20多处伤口,幸亏金维映发现及时,才让贺子珍幸免于难。

贺子珍

因为金维映的救治及时,二人结识成为好友,常常来往。贺子珍突然早产时,金维映为好友忙前忙后地跑着,并和贺子珍说道:“需要什么?尽管吩咐我们会尽快备好!”

由于贺子珍早产情况突发危急,部队没有懂妇科的医生,必须从别处调来,医生到达还得一段时间,可时间紧迫。金维映想到好友正处于痛苦之中,想到女人生孩子就是鬼门关前徘徊。

金维映万分担忧害怕贺子珍会有性命之忧,自己身为女同志更方便,万不得已自己上手为贺子珍接生。

在金维映的指导,贺子珍深呼吸平复自己的情绪蓄力在下腹,在房门外面的众人听到一声婴孩哭声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贺子珍成功诞下一子。

贺子珍(右)

后来医护人员检查过母子状况高兴地说道:“多亏金科长救助及时啊,不然依照当时的情况贺同志必然会有生命危险,我看过了母子平安,身体都没有疾病隐患,贺同志你要好好休息,注意不要劳累。”听到医生的检查后的结果,金维映悬着的一颗心这才放下。

与君初相识

1931年,因为顾顺章的叛变,导致江浙沪一带的党组织遭遇大规模的剿除,被迫转移。金维映正好在江浙地区开展工作,二人商议化作一对商人夫妇转移到根据地。

有了这层身份掩护,两人顺利躲避追查,安全到达根据地,在撤离期间朝夕相处,革命友谊也有所升华。

革命时期的邓小平

此时的金维映年轻漂亮,而邓小平作为留学归来的知识分子,才子佳人两人互有好感也是人之常情。

两人为了尽快赶往中央苏区,中途不停地变换交通方式。这天傍晚,两人已经赶了几十里路眼看就快到休息的地方,前方却出现了巍峨的山脉,下面连接着陡峭的岩壁,路大概只有几米,但险峻的小路只够贴着峭壁缓慢移动。

两人此时已经有些疲惫,但是天黑山兽出没,审视周围这里没有躲藏的地方,为了自身安全只能硬着头皮走过去寻找地方躲藏。

邓小平随即想到一个好办法,先让金维映原地休息恢复体力,他自己先走过去,再把腰间的绳子抛过来,让金维映走过去。这样既保证能快速通过峭壁。也能保证两人的安全。看到如此绅士的邓小平,金维映对他更添好感。

邓小平

金维映看着缓慢在峭壁上慢慢移动的邓小平,担忧地说到;“小心脚下的石子。”看着平安抵达的邓小平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

随即起身准备过去。邓小平风趣的地说:“不着急,慢慢来,你在多歇歇今天赶了不少路了。”

邓小平

金维映打趣道:“别担心,我是不想耽误路程,我自己的身体状况我了解,我现在休息够了,还是尽快赶路吧。”邓小平看着此时一脸认真的金维映,便把腰间的绳子解下扔给金维映。

接到绳子的金维映系好绳子走向邓小平的位置,此时,一个松动的石块被金维映踩到险些摔倒,邓小平及时拉紧绳子,焦急的问道:“你没事吧!”金维映抓住突出的峭壁平静地回复:“别担心,我没事,我马上就会过去。”

随后两人踏上路途,彼此之间的情谊更进一步。或许是患难见真情,两人到达中央苏区工作为稳定后,便向上级申请结婚。因为当时条件艰苦,两人简单地进行了结婚仪式,对革命友谊升华俩人并不在意形式。携手共进才是他们共同的追求。

邓小平

铁汉柔情

1933年,金维映与邓小平离婚。过了一段时间,金维映被任命为中央革命委员总动员武装部的副部长,为红军征集粮草,征收士兵。在工作途中遇到了曾经的上级李维汉,两个人共同协作为前线招贤纳士,募集物资。本对金维映有好感的李维汉在朝夕与共中两人感情萌芽。

一日工作间隙,李维汉压抑不住内心的感情,找到金维映诉说到:“金维映同志我心悦你,你是否愿意与我成为革命伴侣,为革命事业共同奋斗?”

李维汉

金维映看着眼前莽撞的似少年的李维汉不知所措地说:“我和邓小平同志发生的一切仿佛还在昨日,抱歉,我不能接受你的请求。”金维映出于顾虑,便没有答应李维汉。

听到金维映的回答,李维汉也理解金维映的心情并没有气馁,借着工作之余,每天对金维映嘘寒问暖,最终金维映被赤子之心的李维汉打动。在1934年与李维汉正式结为夫妻。

李维汉

1936年,金维映在陕北产下一子,取名为李铁映。生产结束没几天就又投身革命事业,战友看到她月子都没做完来工作慌忙劝阻她:“工作先放下,我们都可以帮你分担工作,有事就吩咐我们,身体要紧你这是干嘛?快回去休息。”

李铁映

面对众人劝阻,金维映坚持留下工作。次年,金维映为了工作过度劳累,身体落下了大大小小的毛病,甚至到了生活不能自理的地步。

1938年,金维映在党组织的安排前往苏联接受更发达的医疗条件,并学习前苏联的管理方法。

两岁的李铁映不理解妈妈去干嘛,只知道母亲会离开自己,以后不能每天见到妈妈。他傻傻地站在妈妈房门口握着衣袖紧张的说道:“妈妈别离开我好吗?我不想和妈妈分开,我想每天和你待在一起。”

李铁映

听到儿子的诉求,金维映不舍得将儿子抱在怀里:“阿宝,要听爸爸的话,妈妈只是身体有点不舒服,需要去找医生看病,你还小照顾不了自己。因为妈妈生病了没办法照顾你,所以你乖乖在家等我回来好吗?。”

感受到母亲的不舍与无奈,稚嫩的李铁映贴心的安慰妈妈说:“妈妈你也要听医生的话,尽快回来好吗?我和爸爸在家等你回来。”

谁都没想不到,这一别竟是最后一面。

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城市周围烽烟四起。原本繁华的城市,在炮火的冲击下破败不堪。群众伤亡惨重,而金维映所在的医院不幸遭遇轰炸,金维映在此次空袭中不幸伤亡。

苏德战争

结语

在建设新中国时,有这许多抛头颅洒热血的有志之士,其中有不少英姿勃发的女战士,毛主席为女战士们题词写道:“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妆爱武装。”她们为革命事业作出的功绩,党和人们永远不会忘记。

情景模拟

我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继承革命先辈的意志,发奋学习苦练技能,为中华之腾飞而努里奋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1

标签:岱山   盐民   苏区   峭壁   宁波   绳子   红军   妻子   母亲   中央   妈妈   工作   邓小平   贺子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