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游记(1) 开普敦“上帝的餐桌”桌山

2013年1月16日我们在上海浦东机场2号航站楼集合,准备去南非的开普敦。

南非共和国,简称“南非”。地处南半球,位于非洲大陆的最南端,陆地面积为1219090平方公里,其东、南、西三面被印度洋和大西洋环抱,陆地上与纳米比亚、博茨瓦纳、莱索托、津巴布韦、莫桑比克和斯威士兰接壤。东面隔印度洋和澳大利亚相望,西面隔大西洋和巴西、阿根廷相望。

南非拥有三个首都:行政首都(中央政府所在地)为比勒陀利亚,立法首都(议会所在地)为开普敦,司法首都(最高法院所在地)为布隆方丹。

南非在历史上曾为英国殖民地。1961年5月改名为南非共和国。在白人统治时期长期在国内以立法和行政手段推行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政策。1994年4月27日举行了首次不分种族的大选,产生了制宪议会和新政府,同年南非终止了种族隔离制度并通过保障黑人权利的法案,后加入英联邦。

从上海到开普敦直线距离约13000公里,路途非常遥远。上海没有直达开普敦的航班。我们只能分三段走:上海到香港、香港到约翰内斯堡、约翰内斯堡到开普敦。

KA891航班21:05分准时抵达香港机场,在机场我们等候23:45分起飞的香港国泰航空的CX749航班飞南非第一大城市约翰内斯堡。CX749航班起飞后往南经新加坡,然后横穿印度洋,在马达加斯加附近进入非洲大陆,再往南就进入南非了。南非时间比北京时间慢6个小时。进入南非正是当地时间清晨。这是飞进南非后在飞机上见到的第一缕阳光。

南非的朝阳。

阳光、云和机翼。

早晨06:35飞机降落在约翰内斯堡机场。

走下飞机,经过约翰内斯堡机场长长的走廊。

我们来到了非洲,来到了南非。

这是约翰内斯堡机场。出来时上海的天空灰蒙蒙的,到了南非天空碧蓝,空气纯净,感到非常舒服。

10:00分我们乘坐南非库鲁拉航空公司的MN111航班飞开普敦。

飞机漆成绿色,很漂亮。

飞在空中也很美。

南非的大地。

中午12:10分,飞机降落在开普敦国际机场。历时26个小时,我们终于到了遥远的开普敦。

开普敦是南非第二大城市,南非立法首都,西开普省省会,开普敦都会城区的组成部分。它位于好望角北端的狭长地带,濒大西洋塔布尔湾(TABLE BAY,也译桌湾)。始建于1652年,原为东印度公司供应站驻地,是西欧殖民者最早在南部非洲建立的据点,故有“南非诸城之母”之称,长期是荷兰、英国殖民者向非洲内陆扩张的基地。开普敦以其美丽的自然景观及码头而闻名于世,知名的地标有被誉为“上帝之餐桌”的桌山、以及印度洋和大西洋的交汇点--好望角。

开普敦机场人很多。接我们的是一位年轻的黑人,听说在上海复旦大学学的中文。他只负责送我们到旅行车上,导游是一位当地的华人,也是改革开放之后从国内去的南非。我们坐车去吃午餐。


车行不久便沿着海边行驶,很漂亮。在海滨大道旁有一家中餐馆,叫陶苑酒家。

到了酒家,第一件事就是去洗脸刷牙。洗漱完毕之后似乎精神好了很多。餐后去海滨大道逛了一下。

站在海滨大道眺望大西洋。

附近就是一个露天泳池。

午餐之后,我们直接开始了旅游行程。今天我们要游览康斯坦提亚葡萄酒庄和桌山。我们先去康斯坦提亚葡萄酒庄。

康斯坦提亚葡萄酒庄,是南非最古老,也是最美丽的葡萄酒庄园。距开普敦市区只有20公里,坐拥山谷与海湾的迷人风景。1685年,由开普敦第一任荷兰总督所建。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

康斯坦提亚出产的葡萄酒广受名人与皇宫贵族青睐,名人效应最为突出的当属康斯坦天然甜白葡萄酒(Vin de Constance)。比如英国女作家简·奥斯丁就曾寻觅和赞赏过此酒,法国国王路易·菲利普(Louis Philippe)也曾经派特使来把此美酒运回法国。当然最出彩的还是拿破仑对此酒的喜爱。在拿破仑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的那些年几乎每天都离不开此酒,于是康斯坦天然甜白葡萄酒也就陪伴着拿破仑,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奇迹创造者走完了最后的一段人生路!

我们到了康斯坦提亚葡萄酒庄。

南非位于非洲大陆的南部尖角,印度洋和大西洋两股洋流在美丽的好望角交汇。这里夏天时间很长,具有充足的日照,冬天气候暖和而湿润,是典型的地中海气候。这为葡萄的生长提供了优厚的自然条件。由于靠近海洋,云层比较厚,为葡萄起到良好的保温作用。但海洋气候也有不利的一面,一旦有风暴来袭,葡萄园就会颗粒无收,葡萄的收成受气候的影响非常大。

1652年,荷兰人率先登陆这片土地,他们认为这里的气候和土壤十分适合种植葡萄,建立了第一个葡萄园,就这样掀开了南非的葡萄酒酿造历史。三百多年后的今天,南非的葡萄园总面积已达10万公顷。2005年葡萄酒生产量达5.931亿升,是世界第九大葡萄酒出产国。

葡萄园里的大酒桶。

康斯坦提亚的橡木桶也是世界上最好的藏酒桶之一,他选取了非洲独有的橡木树制作而成,美酒藏在该橡木桶里,可以保持很久的清香,很多来到南非旅游的富商都会整桶整桶的购买康斯坦提亚的葡萄酒运回自己的家中保存,用来招待最尊贵的客人。

走进康斯坦提亚葡萄酒庄。

里面布置得很有点艺术味。

酒庄的一角还卖画。

中间有长桌,我们在两旁坐下。有酒庄的工作人员介绍酒庄的历史,推荐各种葡萄酒。每人可以免费喝一小杯葡萄酒。

离开葡萄园,车在开普敦郊区的山间行驶,我们去桌山。

桌山又称为“上帝的餐桌”,是开普敦最醒目的标志。这是一块巨大而光秃的山岩,高高耸立且连绵11公里,远远望过去,就好像是一个光滑平整的大桌子。桌山山脉挡住了大西洋的寒流,为开普敦创造了温暖湿润的小气候。当白云飘过桌面时,开普敦居民会将此景称为“白巾铺桌”。桌山的最高点为1,088米,上层为砂岩,下层多为花岗岩。这里山中有许多小动物,山脚下也曾发现海底生物的化石。

车到了半山腰的缆车站,我们准备坐缆车上山。站在缆车站前的马路上,可以俯瞰开普敦市和塔布尔湾,即桌湾。

拉近一点。

远处的狮头山。

走进缆车站。从缆车站仰视桌山。

从缆车站仰望桌山,我觉得有点光秃秃的,就问导游:“为什么不搞点绿化”,导游回答:“南非政府不允许,他们要保持原貌,就是说保持欧洲人第一次飘洋过海到达南非时所看到的景象。”这个回答使我很感意外,也觉得很有道理。“保持原貌”真好!

这是桌山旋转缆车。

桌山上云雾缭绕,风极大。为此桌山缆车设计成圆形,且外壳可随风旋转,很有特色。桌山缆车在1929年10月4日启用,到现在已有70多年的历史。缆车的下站位于海拔366米处,上站则在海拔1,067米的山上,上下距离700米,约需5分钟的时间。

到了山顶。山顶平面长1500多米,宽200多米。头顶着蔚蓝色的天空,淡淡的白云拂面飘过;一阵风吹过来,人都站不稳。

这是一座完全用石块建成的旅游纪念品商店。

进去看了一下,然后艰难地推开门出来。明明是大好的晴天,怎么会云雾缭绕,大风阵阵呢?

原来桌山地处两洋交汇的特殊地理位置,奇特的气候环境使山顶终年云雾缭绕,充满神奇莫测的气氛。许多人来到桌山,整个山顶隐没在浓浓的雾色里,迷迷茫茫,三五米开外的景色都看不见了。有时云雾也会散去,但这样的日子一年中屈指可数,而且每次也就持续数个小时。看来我们的运气还不错。

据说,每逢夏季(10月到翌年3月),挟带着大量水汽的东南风突然被桌山拦住后迅速上升,在山顶冷空气的作用下,一下凝结为翻卷升腾的云团,然后就像厚厚的丝绒桌布将桌山自半山腰齐刷刷地覆盖起来,蔚为壮观。

绕到旅游纪念品商店的另一侧。

一些不知名的花草顽强地生长在山顶的石缝里。

山顶上还有咖啡馆,也是用石块垒起来的。

风太大了,有点吃不消。回到缆车站,人不少,要排队等候。从山顶坐缆车下来,我们坐车到了山下的一条小街。

小街上有一家中餐馆“御膳房”,我们在此吃晚餐。

看来开普敦的华人不少,我们不远万里,跑到这里吃御膳。

餐后大家到餐馆旁的一家超市看了一下。

超市很大,物品琳琅满目。我买了一点蛋糕和橙子,是用工商银行的双币卡(VISA美元)支付的,很方便。

下午18:24分,真的很累了。我们坐车去酒店,今晚入住开普敦海滨之塔酒店(Strand Tower Hotel)。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开普敦   南非   约翰内斯堡   印度洋   大西洋   拿破仑   非洲   缆车   葡萄酒   餐桌   山顶   游记   上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