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曾力主坚守延安,因何转变为主动撤退:让蒋介石背这个包袱

1947年3月24日,胡宗南率部进驻延安。这是胡宗南生平第一次来到延安,抗战期间,中共方面曾邀请胡宗南到延安访问,当时胡宗南本人也很想去看看,但由于蒋介石的阻挠,胡宗南未能成行。

而这一次,胡宗南是以一个征服者的姿态,威风凛凛、得意洋洋地踏上了延安的土地。

到达延安的第二天,胡宗南让秘书熊向晖带一名先遣人员做引导,去看看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在延安的住处。胡宗南一路看得很仔细,在毛泽东住过的窑洞桌屉里,他发现了一张毛泽东亲笔写下的纸条。

仔细读了一遍后,胡宗南哈哈大笑起来……

蒋介石下令进攻延安

其实蒋介石下决心攻打延安的决定做得很草率。在攻打延安十天之前,胡宗南接到蒋介石急电,让他立刻乘飞机赶到南京。当时胡宗南正关注陇东战局的发展,接到命令后,他带着参谋长立刻赶往机场。

胡宗南当天下午两点抵达南京,四点就受到蒋介石的召见,要求他立刻对延安采取军事行动,并定于3月10日发动进攻。

图丨蒋介石与胡宗南

为什么蒋介石如此急切要攻取延安?一方面是在3月10日,美、苏、英、法四国外长要在莫斯科开会,讨论中国内战的问题。为了让四国外长不把中共当作重要的军事力量,蒋介石决定在这一天发起进攻。

另一方面,当年3月要召开国民党六届三中全会,势必要对内战一年来的形势进行总结和检讨。在内战爆发的8个月中,国民党虽然军事力量强大,占领了解放区一百余座城镇,但却损失了70多万兵力,各个战场也打得越来越不好。

3月中旬攻占延安这个中共的政治枢纽,不但可以扭转全国战局,提高士气,同时也能提高蒋介石的威信,让他理直气壮地参加六届三中全会。

蒋介石下达完夺取延安的战略任务后,问胡宗南:“对陕北攻击有把握否?”

其实早在半年前,胡宗南就开始为攻取延安做准备,但现在突然要立即实施,还是有不少困难。主要在于胡宗南的部队大部分都在外省作战,9天的时间将部队拉到指定地点,并做好进攻的各项准备,其紧张程度可想而知。

图丨年轻时期的胡宗南

但胡宗南这个人好大喜功,对于蒋介石的命令又绝对服从,因此拍着胸脯向蒋介石保证:“有把握!”

蒋介石满意地点了点头,要求胡宗南以“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原则,立刻与陈诚商量一份具体的行动计划,交给他审核。

当天晚上,蒋介石特地设宴招待胡宗南,并让蒋经国夫妇作陪。席间,蒋介石再次不放心地问胡宗南,对攻击陕北有没有把握?胡宗南仍回答有把握,只是要求蒋介石多派空军支援。

攻取延安的时间紧急,胡宗南一刻都不敢怠慢,拿出早在半年多以前就订好的作战计划,跑到国防部一起商讨修改,重新制定了一份新的计划。抵达南京的第二天,胡宗南就将作战方案送呈蒋介石。

蒋介石以最快的速度审阅,并在当天晚上召见胡宗南和国防部官员,研究核准作战方案,并确定于十五日开始行动。

作战方案确定的当天晚上,胡宗南急电第一战区,调集各部队到指定位置集结。至于作战命令,等部队集结之后再下达,以防泄密。

图丨集结的国民党部队

“三分军事”筹划完毕,“七分政治”却让胡宗南有些苦恼。在研究作战计划的同时,胡宗南将第一战区政治部的人都想了一遍,没有一个适合搞政治宣传战的。思来想去,胡宗南想到了熊向晖,此人既懂军事又懂政治,而且有文化修养,十分适合此事。

当时熊向晖刚刚结婚,正准备游览一番之后启程前往美国。胡宗南打听到熊向晖正在杭州,便设法找到他,当天晚上就将熊向晖送上了火车,第二天就来到了胡宗南身边。

胡宗南在南京的临时办公室召见了熊向晖,告诉他就要打延安了,要求他推迟三个月出国,先去西安准备一系列的宣传品,着重宣传国民党的施政纲领。同时他还将两份绝密文件交到熊向晖手中,让他根据文件画一份草图。

胡宗南那个时候还没有察觉到,熊向晖是中共的地下情报人员。在胡宗南等人应召面见蒋介石后,熊向晖将两份文件悄悄抄存下来,当天晚上在自己房间全部记在脑中,然后将抄件焚毁。

就在胡宗南返回西安,为进攻延安做准备时,熊向晖已经通过中共的情报站,将军事文件和胡宗南的情况,火速传到了延安中共中央。

图丨熊向晖旧照

胡宗南的军事计划还没有下达到部队,就已经被延安的中共中央掌握了。

胡宗南的两次大笑

在毛主席发给刘、邓的电报中,明确指出了胡宗南向延安进攻的行动计划,同时他还致电张宗逊、廖汉生等人,要求新四旅立刻开赴延安,以保卫延安为要。

就在中共双方积极备战时,胡宗南接到蒋介石密电,由于在延安的美军观察组尚未撤离,要求将原定进攻日期推迟3天。熊向晖以机要秘书的身份了解到这一情况,当天晚上就将消息传回了延安。

3月9日,胡宗南秘密离开西安,前往洛川前线督战。离开南京前,他就让熊向晖带一台收音机到前线,方便收听延安的电台广播,这一次他听到的内容,是中共召开的保卫延安动员大会。

从周恩来、朱德等人的讲话来看,胡宗南料定共产党毫无准备,只剩下这几天的时间,也来不及备战。这一次他要出其不意,突袭拿下延安。

图丨保卫延安动员大会

此时延安的真实情况究竟是怎样呢?

早在半年前,胡宗南调动部队入陕准备进攻延安时,毛主席就在调动部队,阻击胡宗南部队的行动,迫使入陕的胡宗南部撤返晋西南,粉碎了胡宗南进攻延安的图谋。

这一次胡宗南调集重兵进犯延安,而陕北的解放军只有2万余人。在兵力10比1的悬殊比例下,毛主席和中央决定主动撤出延安,并疏散各个机关和老百姓,给敌人留下一座空城。

因此毛主席命令西北野战兵团在延安以南进行了七天的顽强阻击。

这样的决定不免让许多指战员难以理解,他们在延安生活战斗多年,就这样轻易放弃,难免有些无法接受。在延安保卫战打响后,师哲特地骑马赶到几十里外的王家坪,希望能够说服毛主席不要放弃延安。

当师哲忧心忡忡地问毛主席,能否设法保住延安而不撤退,并提出自己的设想时。毛主席背过身笑了起来,然后点燃了一支烟,转身说道:

“你的想法不高明、不高明,不应该拦挡他们进占延安。”

图丨师哲与毛主席

紧接着,毛主席从蒋介石的性格入手,给师哲仔细分析了为何要放弃延安。他不是安排蒋介石进攻延安,而是害怕蒋介石不来进攻。延安是一座世界名城,也是一个沉重的包袱:

“蒋介石既然要背这个包袱,那就让他背上吧……收回拳头,是为了打出去得更有力!”

毛主席胸有成竹得一番分析,让师哲顿时茅塞顿开,此前的顾虑一扫而光。他立刻擦马扬鞭赶回枣园,加快布置疏散和撤退的准备工作。

3月19日下午,胡宗南的整一旅在飞机的掩护下突进延安城,发现延安城中几乎空无一人。

胡宗南军终于占领了延安,一时间,胡宗南成为中外瞩目的风云人物。随后胡宗南收到蒋介石的嘉奖电报,称胡宗南为党国一雪前耻,并安排中外记者十日后到延安参观,要求胡宗南“揭露中共的虚伪宣传”。

蒋介石的嘉奖电,让胡宗南心中一阵舒坦,看过之后哈哈大笑起来。

占领延安的第二天,胡宗南下令向延安以北进行追击扫荡。那片区域面积辽阔,人口稀少,再加上中共多年经营,民众对胡宗南军完全是敌视态度,中共军队在这里反而更加易于隐蔽和活动。

图丨胡宗南部占领延安

正处于兴奋之中的胡宗南完全没有意料到,他的10万兵马在这片区域地形不熟,无法筹粮,后勤完全依靠西安供给,将会陷入很大的麻烦。

考虑到延安地区形势逐渐稳定,胡宗南决定进驻延安。第二天,胡宗南在部下的陪同下,去看了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之前的住处,并在毛泽东的窑洞中,发现了一张纸条:

“胡宗南到延安,势成骑虎,进又不能进,退又退不得。奈何!奈何!”

胡宗南看完后,再次哈哈大笑起来。

这是胡宗南的一个习惯,哈哈大笑这个举动,要么是合乎他的心意,要么是道出了他的心病。毛主席的这张纸条,显然是点中了胡宗南的要害。

据当时陪同的熊向晖回忆,这是他最后一次听到胡宗南哈哈大笑。

攻占延安后的闹剧

也就是在这一天,胡宗南派往延安以北扫荡的精锐部队,被中共陕甘宁野战军重兵包围,处境危急。

图丨胡宗南(中)抵达延安

原来中共中央在撤离延安前,就预料到胡宗南部占领延安后必然十分骄横,指示彭德怀率部集中打运动战,诱敌深入,争取全歼敌军。胡宗南在不明敌情的情况下,亲手将自己的精锐部队送进了中共野战军的伏击圈。

仅仅一个半小时,整场战斗结束,胡宗南部三千余人被全歼,旅长、副旅长等指战员被俘,全部武器物资被缴获。虽然不多,但对于弹药奇缺的西北野战军来说,却是一个极大的补充。

当听说自己的精锐遭到全歼,焦急的胡宗南立刻派兵前去增援。然而等他们到达的时候,彭德怀部早已经带着俘虏不知去向,只留下几十名伤兵。

这是胡宗南进犯陕北之后,遭受到的第一次沉重打击。胡宗南虽然对于自己指挥的错误十分懊恼,但好大喜功的他却命令所有知情者严格保密,不得将此次失败上报外传。

然而中共的陕北电台很快在广播中报道了这一次战斗的消息,胡宗南听到之后,知道无法再隐瞒下去,将此次失败的上报事宜全权授权下去之后,自己便再不过问。

4月初,从南京方面到来的中外记者团,很快让神伤的胡宗南镇定下来,他不但说服自己,损失的3000余人不过是小挫,而且要在中外记者面前,好好将自己的功绩表现一番。

图丨胡宗南部与中外记者团主要成员合影

按照胡宗南的指示精神,部下们开始忙碌地布置起“战绩陈列室”,为了表现战斗的激烈和巨大的胜利,他们不但伪造了假坟和大量“缴获”的武器,同时还挑选了一千余城防部队士兵充数,作为“共军俘虏”。

为了表现“收复”延安之后的热闹景象,胡宗南还派人从西安请了一些说书唱戏的艺人,并开设“国军为人民服务处”,发放救济粮、免费治病,等等。

为了让服务处热闹起来,胡宗南让人张贴通告,只要那几天到“服务处”的老百姓,不管男女老幼,只要来就给钱,布或者米。

当记者团到达之后,这些伪造的景象很快就被细心的记者识破。

胡宗南在接受了几位记者的采访后,就安排他们参观“战绩陈列室”,和被俘的“中共官兵”交谈,其中还有一位所谓的“共军副旅长”。据当时记者在报道中所记载,这位中共的副旅长胖胖的,讲起话来都是一大堆硬派的名词,诸如“你打进我们延安,我们也可以打下你们西安”,等等。

图丨“被俘共军副旅长”面对中外记者

当记者向他透露瓦窑堡已经被国军克服时,这位“共军副旅长”摇头喷鼻,表示不相信这一事实。

这样的表演自然迷惑了一些记者,但还是有头脑清醒的记者看出了破绽。诸如“被缴获的共军武器”中,有不少的新式武器。又如安排的假俘虏出现在不同的战俘管理处,被认出的记者问得哑口无言,只好挺胸立正不作任何回答。

更有甚者,当县政府命令一大群孩子给记者们表演舞秧歌时,“反动派”“卖国贼”这些词仍然被孩子们喊得震天响,让中外记者们哭笑不得。

这场接待中外记者的闹剧过后不久,西北地区各个国民党系统组团到延安表示慰问,大家竞相歌颂胡宗南攻占延安的“丰功伟绩”,甚至提议将延安改名宗南县,以表彰对胡宗南“收复”延安的伟勋。

在这些虚伪的荣耀中,胡宗南开始着手规划延安的未来发展,他要将延安开辟成著名的旅游胜地,除了指示有关部门修建从西安到延安的铁路,他还准备将西安的碑林搬到延安宝塔山,并请蒋介石题写“直捣黄龙”四个大字,刻在碑上立于宝塔山顶。

图丨“热闹”的国军为人民服务处

好大喜功的胡宗南一直等待着这一天的到来,然而等待他的,却是一次又一次的战斗失败,以及蒋介石的大发雷霆和对他“撤职留任”的处分。

“一无作为,殊为惋惜。”国民党当局后来的悔叹,成为对胡宗南攻略陕北的最好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2

标签:延安   蒋介石   陕北   旅长   西安   南京   包袱   中共   部队   中外   主动   记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