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韵教育丨“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单元项目化作业设计实践探索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明确要求“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双减”背景下,对学校的专业水平、内涵发展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王月芬老师在《透析作业——基于30000份数据的研究》一书中就提出:作业从来不是教育领域的一个“小问题”,它就像一把尺子,能够测量出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也能清晰地反映出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双减”背景下单元项目化作业之“意”

所谓项目化作业,就是以项目为载体的课后综合实践性作业;所谓单元作业则以单元整体为框架,整体建构知识体系和作业架构,精简作业总量,多学科融合,多方位融合。而单元视角下的项目化作业,则是以单元为单位、以项目为载体,在教学目标引领下,重组、整合单元内容,设置可供学生选择的、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项目,学生在探究、合作中综合运用学科知识,解决真实情境中的实际问题,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二、“双减”背景下单元项目化作业之“特”

1.选择性

“双减”背景下,单元项目化更趋于人性化,学生可以按照自身能力自由选择作业或者遵从自己的内心去选择喜欢的某项作业。

2.生活化

项目化作业不仅基于大单元、大知识体系,更贴近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创造良好且亲切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不经意间在生活中感受数学、学习数学,更将数学运用于生活。

3.结构性

单元化项目学习既纵向链接教材关联内容,又横向并联相关主题内容。不仅可以体现知识体系之结构,更能体现生活数学之结构。

4.多元化

和传统作业相比,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作业多元化。用更为开放的目标、更为鲜活的过程、更为丰富的资源、更为主体的感受来代替传统作业的枯燥乏味,机械重复。

三、“双减”背景下单元项目化作业之“变”

1.基于基本内容的单元项目化作业设计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不是一门孤立的学科,应融入各学科组成的大知识之中,所以要关注数学与其他学科的综合,要让学生善于应用数学、会学数学和喜欢数学。”课标从数学学科的角度提出数学要与其他学科整合。

因此,与之相关的数学单元作业也可以进行整合。

例如,在教学“认识方向”这一单元后,为了加深学生对“东南、西南、东北、西北”这四个新方位词的认识,我准备了以下三个活动。活动一:学生分组,在围棋的棋盘上插彩旗,比哪一组在最短时间内按老师说的方位插代表自己小组的彩旗,数量多者胜。活动二:让学生到操场上,按照老师说的方位插彩旗,最后根据小组插彩旗的正确率和时间来决定哪个小组获胜;活动三:把学生带到校外,让学生经历到一个地方是如何走的过程,并让他们描述从所在位置到学校应该怎么走。

2.核心知识在单元项目化作业设计中的体现

核心知识就是指框架结构完整、应用性广泛、具有一定拓展性的基础知识。根据核心知识我们可以牵引出许多与其有关或存在相似概念的知识,经过一定的排列推理,又能形成了相关知识体系。例如,在教学“比例”这一单元后,我们设计了“测量学校钟楼的高度”这一单元项目化作业。

方法一:明确竹竿、钟楼自身高度与其影长之间是正比例关系,运用已学的测量方法分别得到竹竿、钟楼的影长,再用两者之间已知的正比例关系求得竹竿、钟楼的高度。

方法三:钟楼的高度与影长可近似看作形成一个三角形,利用等腰直角三角板进行测量,准备一支激光笔放在三角板靠近底边处(不是直角端),不断调整两者的距离,使激光笔照射光线到钟楼最高处顶点,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激光笔和钟楼的距离与钟楼的高度是相同的。

3.基于拓展知识的单元项目化作业设计

教师基于整合拓展知识设计数学单元作业,帮助学生形成有条理、有框架结构的知识体系,符合《新课标》中对于教学目标的要求,特别是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有进一步的提升,渗透数学新思维。

例如,在教学“公顷与平方千米”这一单元后,我们设计了“金鸡湖水域面积知多少”这一单元项目化作业。此次作业的缘起为五年级学生质量监测中的一道题: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水域面积是7.4( )。A.平方千米 B.平方米 C.公顷 D.平方分米。

此题的正确答案应该是“平方千米”,但作答为“公顷”的学生占一半以上。由此可看出,学生对于较大的面积单位没有直观上的认识,缺少空间思维想象力。且对于生活中的实物留意并不多,缺乏经验,停留于意识中“金鸡湖水域面积”的表象。基于此,我们设计了一项周期长、螺旋上升式的主题活动:一是整理学过的面积单位的相关知识,直观感受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这三个不同的面积单位,并表示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唤醒已有知识经验,找到知识根基;二是通过具身体验100平方米有多大,1公顷有多大,1平方千米有多大,来积累直接经验;三是整体梳理,形成知识结构。

目前,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能力正处于平稳上升的状态,数学教育究其根本,依旧是在素质教育中各方面综合发展。然而,在“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单元视角下项目化作业如何才能谋变创新?笔者认为不外有三。首先要打破一纸、一笔、卷的单元作业设计与检测方式,改变作业传统样态,从学生根源处解放作业刻板印象。其次要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从教师处解放“唯分”主义思想。最后则是推进单元项目化作业系统化,扩展充盈、实践探索、形成体系,相信在实现这三步走的基础上,单元项目化作业之“变”一定落在一线教育教学最需要处。


数学建模33讲 数学与缤纷的世界 ¥89.9 购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钟楼   金鸡   单元   项目   作业   竹竿   彩旗   千米   学科   高度   面积   体系   数学   知识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