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末,李德生兼职太多,怎么办?毛主席:可把时间分成三部分

1968年10月,我党召开了第八届十二中全会,当时的参加会议的安徽省革委会主任、十二军的军长就是李德生。

当时的李德生与毛主席、周总理相谈甚欢,也提出了一些对国家建设方面和治军方面的建议。

随后在1969年,中共九大的时候,李德生参加了大会并选为了中央委员,但这升迁的速度有点快,这让李德生感到有点忐忑,生怕自己做不好。

因为像聂荣臻元帅和徐向前元帅这样的人都没有拿到政治委员的名额,他是何德何能?

所以他甚至直接向主席递交了辞呈,说自己还是适合在地方工作,也让中央考虑考虑,他做这项工作难度真的很大。

但当时的中央,周恩来总理没有给他太多选择的余地,直接就将他调任来了中央,来到了北京。

随后李德生见到了毛主席,毛主席对他说,你能力是有的,你现在到中央,可把时间分成三部分,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一边到底下搞搞调研。

这倒不是毛主席PUA李德生,而是因为当时需要他做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让他做北京军区的司令员,保障领导的安全。

因为当时国内政治局势风云突变,需要一个踏实肯干,对党忠诚的人物。

选来选去,只有李德生同志最合适。

李德生

1941年4月,李德生同志出生于河南。

但他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的时间很早,早在1928年6月,红军就解放了他的家乡,他那时成了当时的童子团团长,也为我党作出了卓著的工作,主要工作就是站岗,放哨,送信,带路等。

因为小孩嘛,也真不能指望他上阵杀敌。

但时间一转报了1930年,李德生正式参加了中国的工农红军,到了1931年2月,他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尔后第二年就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党员。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李德生同志从一个小战士一步一步走到了交通队党支部书记。

参加了各种大型及小型战役,以及红四方面军西征。

在保卫革命根据地的战斗中,他作风顽强,不怕牺牲,英勇战斗。

在一次反围剿中,他的左胸被子弹打穿了,虽然命保住了,毕竟伤筋动骨,而且还伤到了神经,致使他左手落下了残疾。

他虽然当时他深受重伤,但是并没有落下学习,他用养伤的时间大量阅读红色书籍,自己的知识及文化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

也正因如此,到了1933年的8月,他被选举出席了川陕省第2届工农兵代表大会。

1935年,李德生同志参加了长征,三过雪山草地。

抗日

抗日战争时期,李德生同志历任八路军第129师385旅769团排长、连长、副营长、营长和太行军区第二军分区30团团长。

先后参加了夜袭阳明堡机场、响堂铺、百团大战等著名战役战斗和粉碎日军大规模“扫荡”的数百次战役战斗,曾以1个营的兵力打垮日军的1个大队,受到上级的嘉奖。

1942年5月,日军纠集2.5万余人的日伪军队对太行山根据地进行扫荡,当时的李德生同志临危受命,虽然敌强我弱,但他毫无惧色,面对着人数十倍的敌人,他依托有利地形,击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进攻,成功掩护了八路军总部和后方机关撤离并自身也冲出重围。

1945年1月,李德生同志已升为团长,看准时机,主动请缨攻打日军马坊据点。

当时的他使出一招,白衣渡江,亲自和突击队化妆成农民深入日军据点,最后一举端掉了据点,并全歼守城之敌。

解放战争

解放战争时期,李德生同志于1945年8月率部参加了上党、邯郸战役。

经过了抗日战争的洗礼,此时的李德生用兵如神。

在攻打真武山时,李德生当时下达了两条命令,第一,派部队巩固琵琶山;第二,派二营立即向真武山进攻,今晚进攻,拂晓拿下真武山!

你我后人听到这样豪迈的言语,就能想象出当年李德生同志号令全军的英姿。

在随后的淮海战役中,李德生同志率领部队连续9天,机动部队急行军,连同其他部队对黄维兵团进行合围。

当时的战斗,打了两天一夜,终于攻占了敌军的核心阵地,不仅全歼了黄维军团,也为夺取淮海战役的最终胜利作出了功不可没的贡献。

1949年2月,他任中国人民解放军35师师长,愣是啃下了被敌军占领的长江防线铁板洲阵地。

随后参加了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渡江作战、千里追击和进军大西南。

抗美援朝

1951年3月,李德生同志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他积极备战,统领全局,先后参加了金城以南地区的防御作战和著名的上甘岭战役。

在金城以南地区防御作战中,他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在改良坑道、巩固防御阵地的同时主动出击,率第35师先后与敌人进行大小战斗421次,歼敌1.9万余人。

作战不光是靠蛮力,还得用巧力,在上甘岭战役当中李德生同志统一规划全局,击退敌人数百次进攻,终于赢得了上甘岭战役的最后胜利。

回国训练

1954年4月,从朝鲜战场回国后的李德生任陆军第12军军长。

他认真贯彻“以我为主”的训练方针,注重发现、培养、推广、运用先进典型,创造了“郭兴福教学法”,得到毛泽东、叶剑英等领导同志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并迅速在全军推广,由此掀起了大练兵、大比武高潮。

在抓好部队建设的同时,他大力组织发展农副业生产,并建立连队和机关与驻地农村挂钩联系制度,帮助苏北地区发展生产、改变落后面貌。

其间,1957年至1960年,他进入解放军高等军事学院学习深造。

地方工作

1968年,李德生同志赴安徽省执行任务。

由于当时新中国百业待兴,又经历多次大战,使得地方格局很不稳定,武斗现象时有发生,为了维护工农业生产秩序回归正常,李德生同志做了大量的工作,稳定了当时安徽的局势。1970年4月至1973年12月,任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

1971年1月兼任北京军区司令员,由于当时政治局及其国家政要安全受到了威胁,李德生同志坚持岗位,维持住了当时北京的局势,安全也得到了保证。

1973年12月至1985年6月,李德生同志任沈阳军区司令员。

之前咱们的战役都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有一点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李德生同志要求全军摆正态度。

要把土八路中的土字去掉,要紧抓军事训练,让一些先进的军事理念进入部队,不仅能提高部队的战斗力,也可以让部队更有纪律,形成知识型军营。

他提出的几条重大建议都得到了邓小平同志的首肯,当然最后李德生同志还将建议付之于实践当中。

他十分重视加强军政军民团结,积极参加和支持地方经济建设,协助地方抢险救灾,同东北三省干部群众结下了深厚情谊。

三个六

1984年4月,中央军委常务会议决定撤销我军战略指挥网建设领导小组,所管工作归口总参通信部负责。

随后,成立了一些与指挥自动化相关的专门机构,一支具有良好素质的指挥自动化管理、科研、值勤队伍初步形成。

随着我军指挥自动化建设的起步,邓小平又指示:“计算机的设置要通盘考虑,大小配套,形成一个网,要让它24小时工作,不能各搞各的。”

根据这一指示,主管部门确立了由单机开发、远程联机逐步向网络发展的战略。

对越自卫反击作战开始后,总参领导很感头痛的问题就是如何实现作战文书和情况的快速传递。

中越边境之战虽然仅发生在云南、广西的局部边境地区,然而,最为关注的却是远在北京的最高统帅机关。

首长的期望,作战的急需,深深震动了自动化工作者。

1984年,总参发出《关于建设自动化指挥作战文书快速传递网的通知》。

为确保落实,总参在北京召开了全军各大单位司令部作战部部长、通信部部长和机要局局长联席会议,统一认识,明确任务。

会议前后,一些军区对更新指挥手段积极性甚高。

沈阳军区司令员李德生下令执行的“自行解决‘三个六’”传为美谈,即:自筹600万元经费;自己调整60个编制员额;自己解决6 000平方米建筑指标。

经过总部以及各大军区作战、通信、机要三部门通力合作,终于把网络终端扩展到了云南、广西前指,并陆续辐射全军。

外地发往北京的电文,以前需要几小时甚至几天才能完成,现在几乎是瞬间就到了北京并同时完成译电,而且可直观、直读、直接打印成文,提高了时效,准确、保密、简便、快捷。

对越防御作战后期,适时传递了大量文电,对保障指挥发挥了突出作用,初步显示了我军指挥自动化系统的神威奇功。

指挥自动化建设沿着邓小平指引的航向,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努力,完成了从单机开发、远程联机到全军联网,实现了三军信息互通,为部队作战指挥、军事训练、部队管理、信息处理等提供了现代化的保障手段。

改革开放

1985年,李德生同志被调到新组建的国防大学任职。

李德生同志,本就喜欢学习,他在国防大学时期,主抓的就是学习和政治思想。

一方面为了发扬我军曾经的优良传统,另一方面是让军队也接受改革开放的风潮,让部队精简,使得部队更有凝聚力,更有战斗力。

全校人员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及集中思想。

他坚决贯彻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积极适应综合性、研究性、开放性的办学特点,组织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机制,加强和改进学科建设和教材建设,大力推进了教学条件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建设。

李德生同志曾说,全党全国范围的问题,中心讲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结合,从实际出发。

不恢复毛主席给我们树立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四个现代化没有希望。

主席的话是针对一定时间、地点、条件讲的,有很多条件是有变化的。

现在全党全国最需要的,是大家开动脑筋,敢于面对现在的问题、现在的条件来考虑怎样加速四个现代化建设。

他尊师重教,关心爱护部属,经常深入教研室、学员队和基层单位蹲点,与广大干部、战士和学员谈心交心,积极协调解决学校建设中遇到的许多实际问题,改善办学条件,为教职员工解决了后顾之忧。

他常说,平时不能总想着如何工作,如何克服困难,而应把多出来的时间用来努力学习,这样才能使自己的视野开阔,干起任何事情来都可以事半功倍,而不要总认为自己干过,被那种经验主义,教条主义束缚住了自己。

荣誉

1990年4月,李德生同志虽然年事已高,从领导岗位退居二线,但仍心系国家。

他和其他老同志共同创办了旨在“宣传爱国精神、组织爱国工程、弘扬中华文化、促进祖国统一”的全国性社团组织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并担任会长,还兼任中国滑冰协会、中国武术协会名誉主席。

1991年12月29日 深圳“万丰模式”研讨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广东厅举行。

李德生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对万丰在改革开放中取得的成绩和创造的万丰模式作了充分肯定。

总论

李德生同志因病于2011年5月8日15时2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李德生同志的去世是我军、我党乃至新中国的重大损失。

他具有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和领导艺术。

他身经百战,出生入死,身先士卒,智勇双全。

他一生光明磊落,襟怀坦荡,从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

李德生同志为党和人民无私奉献了一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武山   上甘岭   总参   作战   我军   北京   战役   兼职   部队   同志   年代   时间   工作   李德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