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年开国中将被隔离审查后,给毛主席写了封信,但内容让主席失望

这个世界上,大部分人都是复杂、具有多面性的,哪怕是一些开国将帅也不例外,有少部分人革命年代战功赫赫,但是到了建国之后却有了其他心思,名声、人生经历由此发生了转变。

九一三之后,原四野司令员麾下的四大干将黄、吴、李、邱被隔离审查,他们都是昔日红一方面军的将领,跟随主席征战也有很长时间,所以主席希望他们能主动承认错误,愿意给他们机会。

这一点,从时间上就能看出来。飞机是9月13日坠下,主席是9月23日才下令审查四人,中间这十天主席其实都在等,可惜没能等到。

四人里,开国中将李作鹏的态度最为抗拒,事发前他是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海军第一政委、中央政治局委员,地位很高。

一开始李作鹏被安排在北京卫戍区驻通县的一个团的营地里写反省材料,他能活动的空间不到十平米,房子原是马厩,里面只有硬板床、桌子、木椅、痰盂、暖壶,还有一些被褥。

这较为简陋的环境跟他之前比起来是天差地别,所以李作鹏内心难以接受。住进去后,他整天长吁短叹:真是天有不测风云。

当时他知道自己政治权力等方面是不可能再回到从前了,因此就想在饮食上找到一些慰藉。曾经李作鹏身居高位,生活条件非常优越,对吃穿都很讲究,在隔离审查期间吃的就与其他战士一样,所以他很恼火。

李作鹏隔离的这个团大多是湖北、湖南人,口味大多偏咸辣,而李作鹏早年患有痔疮,一直不敢吃得太重口,跟着营地众人吃了几天,旧病就复发了。

为此,李作鹏极为气愤,他更像是将吃饭这件事当成了情绪宣泄点,经常跟前来送饭的人争论,有时直接倒掉,搞绝食来抗议。

组织毕竟也不是想一棒子将他打死,炊事员只好过来与他交涉,李作鹏便提出了自己的两个要求:一、饮食口味不能太辣,二、顿顿有肉吃。

炊事员也很为难,部队都是统一伙食,没有命令的话是没办法给人单独开小灶的,所以只能上报。团部相关工作人员来了以后,李作鹏还是一样的说法。

如果是之前,李作鹏作为军队的高级干部是可以在伙食上丰富一些,但眼下他的身份比较敏感,团部也不敢擅作主张,只好建议:如果你确实有意见,可向上反映情况,我们会将你的信件转交给上级主管部门。

李作鹏还真的这样做了,并且不是给卫戍部队的首长,而是直接写给了毛主席。他提出:

希望领导尽快作出审查结论,另外申请提高个人待遇,尤其是伙食标准。这里伙食太差,菜饭的花样变化不多。因为伙食不好,想吃肉,我也发过脾气,把饭菜倒了不吃。因此。我的体重下降不少。

我盼望尽快结束这种状况。请求改善现在的生活条件。同时请给予我读书看报的机会,能够洗热水澡并能去院子活动遛弯。

主席期盼那么久,等到的却是为个人私计,心里的失望可想而知,不过他还是批准了李作鹏的请求。主席认为,黄、吴、李、邱四人在革命年代还是有很大贡献的,功是功过是过,不能犯了错就全盘否定,生活上能满足的还是应该满足。

毛主席批示:他们可以吃好,有资格吃好。随后相关部门就改善了四人的生活条件,让他们顿顿有肉,每周能喝到牛奶,每月还有烟和水果。

李作鹏居住的环境也由原来的8平米小屋改成了16平,并且主席还特批他每天可以自由看书写字、到营地的院子里活动,不限制时长。并保持原来的医疗关系,让北京医院和解放军总医院组成了医疗小组为他们检查身体。

这些都足见主席的胸怀。

1976年末卫戍区部队奉命将李作鹏押往秦城,他的单间里有一张单人床板、一张小桌、一个抽水马桶以及一个汤碗大小的洗脸池,平日里偶尔也有放风时间。

从1971年到1981年,李作鹏多数时间不是很配合,每次谈话他主要讲的是自己在革命年代的功绩,81年公开审判时,他也以保持沉默居多。不过在这十年里,他共写了超过10万字的材料,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该交待的都已经交待了,最终他获刑17年。

中央考虑到黄、吴、李、邱四人年纪比较大了,而且他们曾经的确做出过很大贡献,所以不久后给予了四人保外就医的待遇。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组织让他们改名重新生活,其他人都接受了,李作鹏一开始却不愿意,他说用自己的名字就够了,为什么要改名。经组织反复劝说,他才同意化名“李明”定居于太原。

李作鹏的晚年过得还算可以,人也比较长寿,于2009年去世。所以他是看过电影《大决战》三部曲的,作为一个亲历者,他对里面的一些内容不是很认可,其实他生平最敬佩的人是罗帅,林总反而在罗帅之后。

有人采访他对大决战的看法,问他里面的林总演得如何?他说比较假。又问刘亚楼演得如何?他还是说比较假。最后问罗荣桓演得如何,他依然说比较假。

不过谈及罗帅,他还多了一句话:罗荣桓不是那种人,他不会抬高自己,贬低别人。若罗荣桓在世,此片肯定通不过。对罗帅发自内心的尊敬,短短数句就能看得出来。

这也算是一个新角度吧。

毛主席说过,功是功过是过,李作鹏早年的确有很大贡献,但这也无法抵消后来犯下的错。否则罗瑞卿、苏振华、张汉丞等一大批被打击迫害过的将领干部,如何洗刷冤屈?真要说起来,这些人革命年代的贡献可不比李作鹏小啊。

同样的,后面虽然犯了错,但也不能因此抹杀前期的功劳,所以主席始终对他们有特殊对待,希望他们能够改过。

人都是复杂的,要辩证看待。历史也是两面的,正确的一面能引导人前进,错误的一面也能给人警示,前人之鉴,后人之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卫戍区   炊事员   团部   主席   功过   营地   伙食   部队   失望   贡献   年代   内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