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慈禧“照片”,被美国博物馆收藏多年,这才是她的真实相貌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17年5月,美国华盛顿特区的史密森尼美国艺术博物馆曾举行了一场展览,在这场摄影艺术的展览主题当中,有一张照片十分地醒目。

那是一张慈禧端坐在皇位上的照片,照片中的她看起来雍容华贵,气场十足,只有脸上的老态在透露着她内心的惶恐。

然而不免有人怀疑,要知道慈禧可是当时的清王朝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也是对外来文化和技术最为抵触的一个人。

为何慈禧会热衷于拍照?又为何慈禧的照片会流落到海外?

对照相一见倾心

慈禧和照相结缘完全属于巧合,1843年前后,西方的摄影风潮传到了中国,在当时的沿海商埠如广州、上海等地传播开来。

虽然当时的清朝还是闭关锁国的状态,对这种外来的技术十分抵触,但并不妨碍有一些开明人士接触,逐渐地孕育出了一批职业的摄影师。

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摄影师梁时泰,因为同清朝皇室有一些来往,故而拍摄了不少朝廷里的重臣和皇室成员的照片,如醇亲王奕譞。

后来恭亲王奕訢听说后,也曾邀请梁时泰前去给他拍照,这个消息一来二去地传到了慈禧的耳中,慈禧对这种新奇的技术也开始感到好奇。

但是慈禧的顽固和保守超乎想象,当时英国人在上海铺设了一条10几公里的铁路,慈禧听说后直斥“火车破坏了大清朝的风水”

后来洋务运动时开平矿务局为了运输方便,自行建造了一条铁路,慈禧却不允许行驶,最后出现了“马拉火车”的荒唐闹剧。

所以,尽管她对照相感到好奇,身边的人也在拍照,还给她带去相片,但她却始终不允许有人进宫给她拍照。

直到列强入侵之后,慈禧才被迫开始接受这些新鲜事物,但她能接受的东西也不多,照相,算是唯一一个深的她芳心的事物。

慈禧御前有八大女官,其中德龄和容龄深的她的喜爱,因为这两个姐妹曾经留学国外,精通八门外语,慈禧便招她们俩进宫担任自己的翻译,也负责一些外交工作。

容龄有一个兄长,名裕勋龄,精通摄影技术,爱好照相,一直想为慈禧拍张照,便怂恿德龄和容龄姐妹,为他争取一个给慈禧拍照的机会。

在德龄和容龄姐妹的劝说和游说之下,本就有点好奇的慈禧终于答应了让裕勋龄进宫给她拍摄一张照片。

1903年,慈禧在皇宫内画好妆容,打扮得雍容华贵,在椅子上拍下了自己的第一张照片,照片里慈禧十分严肃,眉头间也略有不悦,似乎很是反感。

这是因为当时有传闻说,照相机会摄人魂魄,可尽管如此,慈禧在收到相片的时候还是掩饰不住开心,不住地抚摸自己的相片。

后来,裕勋龄就成为了慈禧的御用照相师,留在宫中专职给慈禧照相,后世的一些文献中也有记载:

日人某精摄影,庆王为之介绍于孝钦后,令至颐和园,为照簪花小像。即在庆邸消夏园洗晒。已许以千金之赏矣,内廷传谕,又支两万余金。

可见慈禧虽然表面上不情不愿,十分抵触,但是内心深处里还是对照相十分中意的,还会命人将相片交给画家上色后悬挂于颐和园。

关于她为何独独接受了摄像这一“新奇技术”,而对其他新东西视而不见甚至严令禁止,这背后究竟有什么原因?

爱美之心

最普遍的说法便是慈禧照完相后,看见相片中的自己美貌万分,所以就钟情于此,把持清朝几十年的慈禧,其实背后只是一个爱美的女子。

自慈禧17岁进宫,不到4年,就成功赢得了咸丰帝的喜爱,还为其生下了唯一的皇子载淳,也就是后来的同治皇帝,慈禧就绝对不应该被视为一个弱女子。

能够在芸芸后宫佳丽之中,击败众多妃子贵人,独得宠爱,除了手段不简单之外,美貌自然也是非凡。

可惜的是在慈禧年轻的时候并没有照相机,等到照相机传到中国的时候,慈禧早已经青春不在,甚至人老珠黄了。

这就是为什么慈禧后来钟情于照相机的原因之一了,与其说是自我欣赏,不如用自恋来形容更为合适。

一张她和身边人在颐和园排云殿前合影的照片中,众人都在目视前方,唯独慈禧一人侧身,手捧铜镜在顾影自怜,自我欣赏。

这个影响着晚清中国命运的女人,只想着镜子中的自己是否好看,是否端庄,至于其他的一概不管。

这张照片是裕勋龄所摄,既然能够流传下来,相比也是经过了慈禧的同意,也就是说,这并不是无意识中的行为或者照相者的意外之举,而确确实实是慈禧的肆意而为。

古代中国中,常常有对镜贴花黄的女子,这种举动也常常被妙龄女子用来彰显小家碧玉的形象,或许慈禧潜意识里,认为自己仍然是一个妙龄女子吧。

除了慈禧在这张相片中独自对镜自怜,在很多张相片中都有她右手执镜,侧身陶醉,完全不看向前方的场景。

哪怕到了1905年,她仍然扮作观音菩萨,坐在莲花间,李莲英陪侍在右侧,两个宫女扮作童子,拍下了这样的相片。

全然不顾此时的中国已经陷入了怎样的水深火热,人民已经沦落到怎样的家破人亡的地步,对于她来说,拍出一张美貌的相片,保住自己的地位,比起什么都重要。

背后的寓意

当然这样说似乎忽视了慈禧作为独揽大权的女人所拥有的政治实力,其实慈禧拍照片还有另外一层意思。

清朝末期,尤其是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慈禧虽然不想承认,还在朝廷上表现出一副一切如常,歌舞升平的场面,

但是她心里其实是很慌的,在面对这些从异域来的异邦人时,一向善于攻心计的慈禧也害怕了,她再给李鸿章的旨意中写道,

“尽一切可能地满足异人的要求”不管是出于何种目的,慈禧并不想让自己的统治出现任何风雨飘摇的征兆。

结果“辛丑条约”的签订,一下子就激起了民众们的反抗情绪,也让西方人掌握了同慈禧谈判的技巧,只要提出足以威胁到慈禧地位的条件,慈禧就会让步。

1873年,一向拒绝西方国家向中国派遣外交使节觐见要求的慈禧,因为西方列强施加的压力,便同意在紫光阁内接见来自各国的外交使节。

1901年,觐见被作为附加条款,写在了条约之后,慈禧第一次感到自己的地位已经在崩溃的边缘了,开始寻求解决之道。

既然同西方诸国的交往不可避免,慈禧便用尽一切办法求和,1902年,刚刚从西安回到北京紫禁城之中的慈禧,接见了外国公使。

当时有一位英国公使,带了一张维多利亚女王的相片,想要将其作为礼物送给慈禧,以此作为两国“修好”的象征。

这件事给了慈禧一个启示,英国拥有当时几乎“半个世界”,他们都可以靠着女王的相片来进行外交,自己为何不效仿呢?

恰好当时的美国公使康格提出了一个建议,希望将慈禧的肖像画带回去展览,借以改善慈禧在西方的形象。

康格的提案与慈禧内心的想法不谋而合,然而慈禧的内心其实是十分抵触的,古代女子即便到了清朝,都是十分保守的。

而慈禧又是保守派的代表,她对于这种将自己的身体置于众人面前,令人欣赏和观看的事情是十分不愿的,可慈禧最终还是同意了。

一来,赠送相片可以作为一种外交手段,慈禧也幻想着像维多利亚女王一样,用一张照片就可以令人“臣服”,二来她别无他法。

这张照片被慈禧送给了康格,康格最后将其带回了美国送给了罗斯福总统,后来才由罗斯福捐赠给了史密森尼美国艺术博物馆。

后来流传在外的慈禧照片,多是被她以这样的方式给赠送出去的,照片中的她夹杂着无奈又孤傲的神情,似乎在预示着她今后几年的人生。

一幅自画像

自从1903年慈禧送出第一张照片后,在她的寝宫之中,赫然出现了维多利亚女王及其家族的肖像画,据当时获准进宫的美国画家卡尔的揭秘:

“在显眼的位置,左右两侧的吉旗对称排开。其中一幅是身着盛装的维多利亚女王,另一幅则是被儿孙环绕的女王和阿尔伯特亲王。”

早在1873年,日本明治天皇就已经开始将自己的肖像照片作为礼物赠送给前来来访的外国人,尤其是一些元首政要,以及驻日官员等。

也许慈禧已经意识到了,再不作出改变,自己的地位就会不保,而这种互赠元首肖像画或者照片的形式,似乎是她现阶段所能做到的最大程度的改变。

当然慈禧曾经赠送的这张照片也并非是随意而为,而是经过了精心的制作和赋予了某种神圣性质的。

卡尔曾作回忆录来记录这一段经历:“上午十点半,我们被获准觐见,而为太后绘制肖像的时间则是十一点,这是一个吉时。”

并非简单的摄影制作,也并非单纯的绘画工艺,而是被慈禧安排成了一项具有特殊性质的神圣使命。

在查阅了历书之后,慈禧选择了一个被誉为“大吉”的日子,这样的行为令卡尔十分不解,她在回忆录中这样解释;

“太后用一种占卜之术,在综合天文地理和命煞之后,可以测算未来的行动,未来行动的吉凶,祈求祸福的一种技术。”

而这个吉时并非是一个持续性的,而是过了那个时间段之后,就要再等待下一个吉时,卡尔虽然不解,但仍然记录了这一“规定”。

第二次吉时是在2个月后的下午四点,“太后的肖像画从一开始制作就被视为圣物,正如古代祭司对圣杯的尊敬一样,我感觉连我的绘画都被赋予了某种神圣性。”

卡尔继续描写到“在太后感到疲倦之后,等候在旁的人会上前来取走我的画笔,然后带着画像,恭恭敬敬地将它们放置到房间之中。”

连画像的搬运都十分神圣,为了运送慈禧的画像,在正阳门外专门铺设了一条铁路,而且还要派人在列车上用手抬着,决不允许落地。

每到一处,都会有人站在两旁肃穆低头,卡尔形容道“就像是慈禧本人到来一样”,就连卡尔本人都不知不觉间受到了影响。

“我的内心仿佛也潜意识里认为太后的画像拥有一种光辉,令人产生一种庄重的心情。”这样持续的神圣仪式一直持续到了美国。

一共前去美国的清朝大使曾这样形容外国人见到画像的神情“悬挂至之夜,男女翘首瞻仰,皆以幸得瞻就云日也,为希有之遭逢也。”

迂腐,固执,无知,慈禧如此,清朝大使亦如此,在整个中国都风雨飘摇之际,慈禧反而在继续搞这一套“君权神授”的做法,这样的结果换来的是什么呢?

卡尔在后来的记录中写道“数日之后,太后的肖像画在美术宫对外开放,人们只当它是一幅普通的艺术品,我也再没有从画像上感觉到一开始就被赋予的神圣感觉”

“它真正成为了一件普通的艺术品,成为了大众可以观赏的对象,凝聚在它身上的‘魔法’似乎接触了。”

神奇如此,一幅画从中国跨越大洋来到彼岸的美国,就丧失了存在于其身上的“特殊光芒”,只成为了一幅普通的艺术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吉时   美国   慈禧   卡尔   维多利亚   照片   肖像画   太后   清朝   相貌   博物馆   相片   多年   真实   收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