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老照片:总理可养女坐在一起,其乐融融,林彪前妻站后排

通过这张老照片我们可以看到年轻时期意气风发的周总理,这张照片是在苏联拍摄的。那么照片中的另外一群人都是谁呢?他们又为革命和新中国做出了怎么样的贡献?

周总理等人在苏联拍的照片

照片的左侧是年轻时的周总理和夫人邓颖超,还有他们的养女孙维世。此时周总理手臂受伤在苏联医治,前排左一是周总理和夫人收养的养女。她是烈士孙炳文的女儿。孙炳文是国民革命军的总政治部秘书长,在1927年4月16日因为叛徒告密而被捕入狱,敌人的高官厚禄并没有打动这位革命战士,最终在4月20日孙炳文被杀害。

孙炳文烈士的女儿“孙维世”

在这之后周恩来和邓颖超就一直照顾着孙维世,孙维世也亲切的管他们两个叫爸爸妈妈。邓颖超右边的就是之后主席的“左膀右臂”任弼时。此时正在苏联做中共派往共产国际的代表。周总理右边的是任弼时的夫人陈综英。陈综英的右边就是林彪的前妻张梅。任弼时右手边的是致力于妇女事业的女革命家蔡畅。

共产党人的老大姐“蔡畅”

周总理的丰功伟业

周恩来总理的功绩可能十篇这样的文章都讲不完,今天就只挑重要的和大家讲。周恩来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3月5日出生在江苏淮安,19岁毕业于天津南开学校并且赴日本留学。在留学期间周恩来接触到大量的进步思想,也为他日后成为一名革命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年后周恩来学成回国,入南开大学学习。在这期间参与了五四运动,成为天津学生五四运动的领导人。次年周恩来因学生运动被捕入狱,6个月后周恩来出狱前往法国继续学习。

年轻时的周总理

1921年周恩来在法国加入了巴黎共产主义小组,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一份子和缔造者之一。1924年周恩来回国并且担任黄埔军校的政治部主任。在国共合作破裂后周恩来跟随贺龙、朱德等人参加南昌起义。

在这之后周恩来就留在中央苏区工作,直到长征的遵义会议。遵义会议期间周恩来表示支持毛泽东的正确路线,并且在延安期间秘密会见了张学良。也是因为这一次会见,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西安事变,而西安事变的爆发最终也顺利让国共两党达成了一致抗日的主张。

革命时期留着长须的周总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周恩来就一直担任着总理的职位,这也就是我们现在亲切的管他叫周总理的原因。周总理在新中国立下的功劳更是数不胜数。从抗美援朝战争到领导国民恢复经济再到铁腕外交,几乎新中国的每件大事都离不开周总理。

一般人对周总理的事业了解其实少之又少,但这并不意味着周总理的功绩少,而是新中国的桩桩件件都有周总理参与,人民已经习惯了有这位好总理。

周总理和陈毅元帅访问缅甸

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上周总理率领代表团谈判,1955年万隆会议周总理提出和平共处。更是有之后的接见尼克松,与尼克松对饮茅台、赠送美国熊猫等。可以说周总理撑起了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半边天,被誉为“新中国外交之魂”。在主席晚年身体状况下滑的那些年,更是周总理撑起了诺大的一个新中国。

周总理接待尼克松

而周总理和夫人邓颖超更是伉俪情深,携手走过风雨。周总理和邓颖超在1925年8月8日结婚,携手走过50多年风风雨雨。邓颖超同样也是一位坚定的共产党员。1925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且在一次集会上与周恩来相识。两人理念相同自然是有说不尽的话,于是就走到了一起。

周总理和邓大姐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因膀胱癌去世,中国人民永远失去了这位好总理。邓颖超在周恩来去世后继续致力于新中国的事业。曾经多次写信给张学良让他回国看看。而和周总理夫妻不同的是林彪和他的前妻张梅,两人结婚仅仅五年就离婚,这是为什么呢?

林彪前妻张梅

林彪的前妻张梅在延安时期也是知名的美人,也是当时为数不多的“女八路”。时任抗大校长的林彪也爱上了这个年轻美丽的女子,于是二人就在延安走到了一起。1937年二人在延安结婚。这也是林彪的第二任妻子。

张梅和女儿林晓霖

次年张梅陪林彪去苏联养病,匆匆结婚的两人在苏联期间才发现二人性格的不和。林彪性格内向而传统,张梅却十分开朗活泼。林彪不允许张梅和外界接触,也不允许她参加活动。苏联方面举办的宴会舞会等林彪也统统都拒绝邀请,时间一长二人的嫌隙越来深。

林彪组成的新家庭

1941年张梅生下女儿林晓霖,次年林彪病愈回国。张梅却带着女儿留在了莫斯科,两人的婚姻也不了了之。后来罗荣桓元帅来苏联养病带给了张梅一封信,信上写着林彪让张梅也不要再等自己,两人的关系也彻底画上了句号。之后要讲的则是张梅前方的任弼时,他也被称为毛主席的“左膀右臂”。

主席的“左膀右臂”任弼时

1904年4月30日任弼时出生,1920年8月,16岁的任弼时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2年任弼时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弼时在党内积极主张土地革命,之后凭借着优秀的工作能力一直做到中央政治局委员。

主席的“左膀右臂”任弼时

1935年11月任弼时和贺龙元帅率领红二军团和红六军团进行长征。在抗战爆发后任弼时更是做了八路军的政治部主任。之后便代表中国前往莫斯科向斯大林和共产国际汇报中国的革命成果。这张照片也正是在这期间拍摄的。

在马背上的任弼时

在抗日战争期间我党十分缺少军事人才和政治干部,而任弼时则是当时政治干部是一把好手。在延安处理大量事务的他被人称赞为主席的“左膀右臂”。当时129师的政委张浩重病回到延安,主席曾经想将任弼时派往129师担任政委。后来因为中央有更重要的任务需要任弼时去执行,多方考虑后,中央最后转派了邓小平。

青年时期的邓小平

1943年任弼时与中央的领导班子组成中共书记处,并且担任了中央政治局委员,成为第一代党中央领导班子的核心人物。

但天妒英才,1950年10月27日任弼时因脑动脉硬化和糖尿病等多种病症在北京去世,享年46岁,任弼时一生拥护毛主席的正确领导,这位伟大的革命战士最终还是没能看到中国的繁荣昌盛。

党中央最年轻的政委任弼时

这张珍贵的老照片上也记录了这几位革命家们年轻时的风采,也成为了我们缅怀他们的方式。新中国正是在任弼时、周总理这些革命家们的不断努力中才能有今天的蓬勃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遵义会议   前妻   尼克松   周恩来   延安   中国共产党   苏联   左膀右臂   养女   其乐融融   后排   新中国   罕见   总理   主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