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商丘古城文殊寺(九间楼)性善寺老照片

#头条创作挑战赛#

据《商丘县志》记载,文殊寺:俗称小五台,本为明田珍别业,清顺治年间,僧定空募建。俗名九间楼。性善寺:北关大街路西,即滕文公过宋见孟子处。这两处建筑目前都已不复存在,据说建国后不久,九间楼的古建筑就被彻底拆除了,后来建成了原商丘县体校。

这组照片来自日本的《华北交通写真》,上面的注释写明地点是北关,之前把这里当成了现在的北关,自从看到了日本一桥大学图书馆的资料,有一处南门的照片,注释却写了南关,这才意识到日本人写的北关和北门是一个意思。

仔细看这组照片,日本人建的慰灵塔旁边是一处垛墙,这应该就是瓮城的垛墙,瓮墙中间被日本人打开一个缺口,专门用来行驶汽车,塔下为汽车停靠点,行人只能从翁城门进入古城。

根据照片的像素比例推算,慰灵塔的高度是垛墙的3.5倍左右,按垛墙高度一般是0.8米算,慰灵塔大约高2.8米,所以在翁城门旁边拍的照片没有看到慰灵塔。

慰灵塔的外侧可以看到有一处桥,1925年和1938年北门外都可以看到有一处三孔桥,北关附近是没有桥的,这也能印证此处地点是位于北门,拍摄位置是在北门上面,往远处望去,可以看到一座高大的建筑物,它的前面还有一处庙宇山门建筑。高大的建筑物的右侧不远处也有一处稍微小点的庙宇山门建筑。

《归德府志》的插图中,北门外可以看到中五台和性善寺的标注,图上误抄为佳善寺了。在1966年的卫星地图中,可以清晰看到北门外有一处长方形的高地,对应于2011年的卫星地图中原商丘县体校的位置,这跟老照片中远望的角度相似,也跟记载中文殊寺位于城湖岛上相印证。所以高大的建筑物就是文殊寺九间楼,右下角不远处的高地就是性善寺。

文殊寺九间楼有9丈长、3丈宽、6丈高,明清时,木工一丈合今3.11米,换算为27.99米长,9.33米宽、18.66米高,楼是合拢结构,不用古式垛梁,用的是铁索悬梁、杈授入墙。共有8梁10柱45檩,外搭36个飞檐,檐上雕鸟,檐下挂铃。刮东风鸟叫,刮西风铃响,嘀啾叮咚,婉转动听,威风凛凛,气势恢宏。

下面做一个大胆的假设,文殊寺的山门跟少林寺的山门大小一致,根据少林寺官网显示,山门为面阔三间(11.87米)、进深两间(7.09米)、通高12.715米的单檐歇山式建筑。根据照片的像素比例推算,九间楼的长度是山门长度的2.3倍左右,九间楼的高度是山门高度的1.5倍左右,推算可得九间楼长度为11.87x2.3≈27.3米,高度为12.715x1.5≈19米,这跟九间楼9丈长(27.99米)、6丈高(18.66米)的说法相吻合。

这是拍摄于1930年的滕文公见孟子处石碑,应该就是性善寺的附属建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商丘   文殊   孟子   山门   日本人   北门   建筑物   古城   高度   发现   照片   建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