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位就是名分—《资治通鉴》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

《资治通鉴》开篇有一篇司马光关于“礼”“名”“分”的论述。

臣光曰:臣闻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漠大于分,分莫大于名。何谓礼?纪纲是也;何谓分?君臣是也;何谓名?公侯、卿、大夫是也。

意思是说,司马光说:我知道天子职责中最重要的是维护礼教,礼教中最重要的是区分地位,区分地位中最重要的是匡正名分。礼教是什么?就是法纪。区分地位是什么?就是君臣有别。名分是什么?就是公、侯、卿、大夫等官爵。

自己画的

争一个名分,要一个交代

这段论述,让我突然理解了单位上的老同志参加竞争上岗的意义,说到底,为的也不过一个名分而已。争的是单位对他兢兢业业半辈子的一个认可,也是给自己半生奋斗的一个交代。

单位对赵大大基本就是这样的。

赵大大今年四十五了,在单位老老实实、兢兢业业了半辈子,但一直没当上处长。

听人说,他没当上处长的原因有些离奇:上班的第一个五年,单位文件规定,新进人员要工作五年后才能参加竞争上岗;第二个五年,一把手是中专生,所以那几年进的大学本科生都没有提拔;第三个五年,他才提了副处长;第四个五年,单位频繁换一把手,不搞竞争上岗。第五个五年的竞争上岗还没启动,听说领导觉定启用年轻人,赵大大着急了。

虽然按照职级和职务并行的规定,他早就享受了处长的待遇,而且因为工龄长,他的实际工资待遇比年轻的处长要高。但是赵大大还是想当处长。

单位上很多同事都劝他别争了。现在的日子多好过,每天只要干好份内的事情就行。当了处长,就会有各种开不完的会,还要参加各种考核评比。一大把年纪了,别去跟年轻人比了。就算当上处长,到退休也就这么个待遇了,不如把机会让给年轻人。

赵大大一直是个老实人,也一直是个明事理的人。但这次他铁了心要争当处长,为此豁出老脸去找了领导。理由是,我赵大大业务能力强,为人处世好,工作兢兢业业不掉链子。为什么不能当处长?

因为一直老实本分、踏实做事,领导也觉得在职务晋升上“亏欠”了赵大大,所以,把他安排到一个二级单位副职。虽然级别一样,但毕竟是下级单位。就算这样,赵大大也欣然接受,愉快赴任了。

赵大大也没想到,有了这个“名分”,各种“地位”上的变化随之而来。电脑坏了,修的比以前快了。申领的办公用品,批的比以前快了。水桶空了,有年轻人帮着换了。……

前几天,赵大大又回老家去同学聚会。以前,没有职务的他都是坐在末席,那些局长副局长坐首席。这次他也被安排在首席。


自己抄的

现在,很多单位会留出一个待遇高、听上去好听的职务给快要退休的老同志,也无非是表示一下对半辈子辛苦的肯定,作为年轻人你能理解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名分   礼教   老同志   资治通鉴   兢兢业业   处长   竞争上岗   职务   地位   年轻人   职位   单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