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震找县长办事,却被县长铐了起来,还说:我是县长,我说了算

导读:两个穿制服的公安人员一左一右驾起了王震,王震的手上戴上了手铐,被拦在外面的警卫员大声地喊着:放开首长!却没人理会。此时的王震还是中央委员、铁道兵司令员,而下令逮捕他的是一个县长。

1954年,朝鲜战争刚刚结束,不可一世的头号强国美国第一次在一份没有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了字。此战,刚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新中国打出了声势、唱响了一个觉醒民族的不屈战歌。

中国的国际影响力瞬间飙升,让世界看到了一个新生且强大的东方政权。以美国为首的敌对势力在舔舐自己伤口的同时,对新中国的敌意也日渐加深。美国通过日本、韩国、台湾、菲律宾等第一岛链地区围堵红色中国的态势已然形成。

此时,因为朝鲜战争而逃过一劫的台湾蒋介石集团,在美国主子撑腰下还在不断叫嚣着反攻大陆。一时间凭借着美国支持的空中优势,不断袭扰东南沿海。刚刚解决了东北边患的新中国,不得不重新评估来自东南沿海的军事威胁。

在朝鲜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赢得了胜利,但缺少空中力量的志愿军却吃够了后勤保障不力的苦头。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虽然志愿军装备处于绝对劣势,但我英勇的志愿军如果后勤补给充足的话,完全有能力把联合国军赶下海。

后来接替麦克阿瑟的美军总指挥李奇微就敏锐地注意到,中国军队的补给只能维持7天,一旦到了7天,不管是优势还是劣势,中国军队都会不得不停止攻击,称为“七日攻势”,这就是当时落后的后勤补给造成的现实问题。

经过几十年革命斗争和世界头号强国在朝鲜打完了一场现代化战争的共和国,完全明白后勤保障的战略意义。面对东南沿海的现实威胁,只能未雨绸缪。当时的华南地区交通基础设施还很落后,特别是与台湾只隔着台湾海峡的福建更是如此,多山的地形竟然没有一条通向中原核心地区的像样铁路。

1955年,福建省委第一书记张鼎丞经过几年的勘探选线拿出了一个基本成型的建设方案,向中央建议修建鹰潭到南平的铁路规划。伟人批阅后认为铁路建设的时机已经成熟,指示:十分必要,照此执行。

铁道部随后确定了建设方案,在张鼎丞建议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南平至厦门的铁路里程。原因无他,厦门对面就是金门前线,此段铁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战备价值。增加后的铁路里程超过了1000公里,这便是著名的鹰厦铁路。

确定了鹰厦铁路的建设项目,但国际局势风云变幻,即保证质量还要争取尽快完工,这个任务交给谁来完成呢?最后由主席亲自拍板,调来了还在新疆搞建设的王震。

王震,开国上将,1908年4月生于湖南浏阳一户贫苦农民家庭,14岁参军,之后成为一名铁路工人。这期间,他接触到了共产主义思想,逐渐向党组织靠拢。在大革命运动中成为工人纠察队队长,1927年初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失败后,参加了红军根据地的创建工作和五次反围剿斗争,在长征中亦带领先遣军出色地完成了侦察、探路任务。抗日战争中,任八路军三五九旅旅长,负责陕甘宁边区的卫戍工作。出色地完成了在延安南大门南泥湾的大生产运动,主席曾高度赞扬其有创新精神。是我党我军难得的既懂军事,又善抓生产的高级指挥员。1988年,以80岁高龄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

王震从新疆调回后,被任命为铁道兵司令员,带领10万铁道兵开始了包括鹰厦铁路在内的几条铁路的建设工作。此时的王震刚刚46岁,年富力强。身为总指挥,他与官兵们吃住在一起,紧锣密鼓地巡视在各个工程路段。

一日,王震来到鹰厦铁路的永安段施工现场,看到一个营的官兵正在架设一处高架桥。此时正值冬季,虽然南方的温度不如北方寒冷,但最冷时零度左右的温度还是让很多官兵都受了凉。有的感冒发烧,有的由于抵抗力下降得了疟疾。

王震了解到这些情况后随营长一同看望了生病的官兵,当他来到营地时,发现官兵们仅有的栖身之所只是一顶顶单薄的野战帐篷。王震当时脸色就很不好看了,责问营长道:“怎么回事,你们师长没跟你们交待吗,为什么没按规定建设营房等生活设施?”

营长知道王震的脾气,哪敢怠慢,急忙说道:“首长,不是我们没按规定先建设营房,原因一是这附近都是老百姓的耕地和住宅,没经县里协调不好占用村集体的土地。二是工期紧,找了几次县长没消息后,等不急只好先这样将就着开工了。”

“乱弹琴,赶工期也不能在这上面将就啊,人都病倒了,谁来施工?”“再说,现在已经不是当初的战争年代,不能不考虑实际情况盲目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官兵们只有吃好,睡好了,才能有精神更好的工作嘛。”

营长在一旁连连点头,但王震看得出来,他的脸上似乎仍有难色。王震接着问道:“还有什么困难吗?”营长此时才喏喏地说道:“在铁路车站旁的县政府,他与指导员已经去了几次了,不是见不到县长,就是见到了县长不给办事。县长对他们这俩个解放军还算客气,说了他很忙,会想办法解决。后来一直没什么消息,他们也懒得再去找了。”

这时站在营长一旁的通讯员说话了:“首长,我们营长怕给首长添麻烦,其实我听在县政府工作的一位老乡说,县长觉得俺们营长官太小,没资格与他这个县团级的县长大人对话。”王震一听顿时气不打一处来:“岂有此理,一个小小的县长,官架子还不小。营长对话不了,那我这个铁道兵司令员总该可以了吧。”

主席他老人家说过,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作为跟随主席南征北战的共和国上将,王震自然也深知这一点。为了官兵能早日住上像样的营房,他是一定要去这个县衙走一趟的,但他也不想以司令员的身份压服地方干部,这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他更想知道的是这个县长是不是一个共产党的好官。

王震在工地上本就一身风尘,衣服上也满是不知道在哪里蹭的泥土,他当然不会在乎自己的形象,也想着用这身装扮来个县衙微服私访也是不错的。他让司机兼警卫员小李开车把他拉到离县政府不远的一处角落下了车。步行向县政府走去。现在的王震就是一个满身尘土的四十几岁的普通中年人,似乎是刚刚在地里劳作完,来到县城采办农资的农民。

县政府原是一个大户人家的宅邸,有一个不算小的大院套,里面错落地分布着几进房屋,在天井里的一栋有着飞檐的二层中西混搭建筑便是县府的主楼。据说,这个院套在日占和民国时期就已经是县衙所在地了。

王震边走边审视着这座建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深知我党之所以能得到广大人民的真心拥护,是因为代表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是工农劳苦大众自己的政党。作为党的干部不论层级高低,都要时刻把人民放在心头,决不能做高高在上的官老爷。

县衙可以还是那座县衙,但其精神内核却应该是党的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不知不觉他已经来到了县府大门口,这时他发现在门卫的门房窗口旁围了一圈人。

“我要找县长给俺家批个宅基地。”“我要找县长批条子去供销社买点农资,庄稼等着收割哩。”“我要给俺家娃找县长开个到县里上学的证明。”里面的门卫显得十分不耐烦,没好气地挥手嚷着:“走开,走开,不是跟你们说了吗,县长不在。”

“那县长什么时候会在啊,我们已经来了几趟了。”“你们下午再来看看吧,快走快走,别人都围在这里,像什么样子。”几个人不住地摇头叹气,人群渐渐地散了开去。

王震走上前去与一位迎面而来的老汉攀谈了起来。“老哥,你是什么事来县里啊?”老汉看了一眼王震,叹了口气说道:“家里的几亩地正准备播种,想着找县长批个条子买几件紧俏的农资。都来了三趟了,县长硬是没见着。”

王震接口道:“县长公务真的这么忙吗?”“忙个啥啊,县长正张罗家里儿子的婚事哩。而且村头老张家买农资的条子就是县长给批的,是托了县长家亲戚的关系,送了两只鸡办的事,俺也不认识县长,就算送礼也找不到门路啊。”

王震眉头一皱,想着在这门房里耗着是不会有什么结果,趁门房还在应付其他人没注意,从大门的一角绕了进去。这时从县府主楼出来了一位穿着笔挺中山装的男子,皮鞋油得很亮,胸前的上衣兜里还别着一支钢笔,手上提前一个别致的手提包。

王震急忙走上前去,面带微笑着说道:“你好,同志,请问县长在吗,我找他有点急事。”来人上下打量了一番面前的王震,听着说话很客气有礼,但从装束上来看无疑是个农民。而且他有点气的是,为什么门房竟然没有把这个人拦在外面。

显然他是急着出去的,没工夫跟眼前这个不知道怎么进来的农民耗着。他挥了挥手,说道:“县长不在,出差了。”说完头也不回地坐上一辆吉普车扬长而去了。这时王震注意到不远处一个拿着扫帚的老者正在清扫,他走了过去,向他问了同样的问题。

老者显出很纳闷的样子,说道:“您刚才不是正跟县长唠嗑呢吗?”王震恍然。心里不免对这位县长的厌恶感又增加了几分。上有所行,下必效之。从门房到县长哪有个为民办事的样子!一方面官兵的住宿条件始终得不到改善,另一方面老百姓的合理诉求也得不到回应。

正思忖着,先前的那辆吉普车竟然又开回了院里,县长从车上急匆匆地下来,三步并作两步地朝县府主楼走去,许是有什么东西忘记拿了。王震急忙上前拦住了县长,笑着说道:“您就是这个县里的青天大老爷吧,我是代表部队来找你批块地建营房的。大老爷能拨冗帮下忙吗?”

县长听出了王震话里的讥讽之意,没好气地说:“上次你们来个营长来我这里要地,我都没给,你又算哪根葱?我这里没地,走开!”

王震怒极反笑:“像你这样行事的干部,我看是不想干了,是吧?”县长稍微楞了一下,又上下打量了一番王震,随即说道:“好啊,那你把我给免了吧。我还有事,没时间跟你这瞎扯蛋。”说着就要走,王震一把拉住了他,怒道:“今天这事你不给我办了,你就别走了。”

“你以为这里是什么地方?你再在这拦着我,碍我的事,信不信我马上让人把你逮进去,我是县长,什么事情我说了算。?”

县长随后转身对着司机说,你去打了电话给县公安局,就说这里有人闹事。没几分钟县公安局的吉普车开了进来,县长指着王震道:“这个人在这里闹事,你们处理吧。”两个警察走了上来,不由分说就把王震给铐了起来。这时王震的警卫员小李也赶来了,被门卫拦在外面,他看到王震被铐了,急得在外面大喊:“放了首长。”

怎奈,外面声音过于嘈杂,没人听得见。就在王震即将被带上警车之际,从县府外面又驶来了一辆车。车上下来的不是别人,正是王震的老部下许清顺同志,原来他就是这个地区的行政专员,是县长的顶头上司。县长见了许专员到了,连忙上去打招呼。许清顺看到王震被铐上,马上过来说道:“你们搞什么?怎么把首长给铐上了?”

他的话听得县长和警察一脸惊愕,他分明就是一个老农民,哪来的首长?“这是铁道兵司令员王震同志,你们这是干什么?”县长听后,忙不迭地让警察打开的手铐,急忙上前陪笑道:“首长,我真不知道是您来了,真是误会啊。”

王震嘿嘿一笑说道:“要不是这个误会,我还见识不到县太爷的威势呢。我虽然是个司令员和中央委员,但你的任免不归我管,我这就找个能管你的人。”说完就走进县府门房,打通了福建省省长叶飞上将的电话:“喂,老叶啊,你这许清顺管的地区的一个县长,好大的官架子,我建议你派人来调查一下,我看他应该是不适合继续当这个县长了。”

县长此时已是大汗淋漓了,果然,没多久,省里派的调查组就查出了他的问题,把这位县长免职了。鹰夏铁路建设在王震的领导下,仅用26个月便胜利通车,比原定计划差不多缩短了一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县长   铁道兵   县衙   门房   司令员   营长   首长   县政府   说了算   说道   铁路   王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