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交接身体不“火大”

猛灌水还是口干舌燥、擦了保养品皮肤仍紧绷泛红、喷嚏也是打个没完。

这些症状是秋燥引起的,秋天气候干爽,燥气导致身体缺水而上火,产生发炎、干燥等不适。

中医认为秋气与人体的肺脏相通,若燥气太强,容易引起上呼吸道疾病,如干咳、喉咙痛等,加上肺在五行中属金,金剋木, 肺气强会伤属木的肝,进而产生肝火、虚火,因此容易失眠、便秘或腹泻。

此外肺也主皮毛,表现在皮肤上就是干燥、紧绷、起疹子、泛红。

多吃“保湿”食物

解决身体“火大”引起的症状,首要多吃滋阴润燥的食物,增加体内的“保湿液”。有生津退火功效的杏仁、百合、银耳、梨子、山药、萝卜、豆腐是不错选择。

反之凉寒的食物要忌口,例如西瓜、香瓜等瓜果类,因为秋天渐渐阴长阳消, “秋瓜坏肚”,易损脾胃阳气,造成腹泻。

也要少吃辛辣食物,如葱、姜、蒜、韭、椒等,以免加重干燥症状。

储存抵御寒冬能量的关键时机

有些中药可以养滋润肺,如西洋参、麦门冬、枸杞、茯苓、川贝母、玉竹等。想避免“火大”,可以用提气的黄耆2钱、滋阴的麦冬3钱,再加补脾胃的沙参3钱,以500ml水煮沸后早晚饮用。但不建议自行单买药材服用,以免吃多了身体变寒,诱发其他症状。

而体质虚寒的人,更应提早养生,预防秋天燥气入侵。

运动活络经脉御秋凉

运动也是医生强调的养生重点之一,因为能通经活络、滋肝补筋,强化气血循环。

顺应自然改变作息

《黄帝内经》记载:“秋三月,早卧早起……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中医认为秋天是万物沉潜、收敛的季节,人应该顺应自然,放缓脚步、早睡早起,尤其现代人生活紧张,压力大,更应平缓情绪,休养生息。

落实到生活作息,你可以跟着以下的建议,轻松告别秋季“火大”的困扰:

■尽量早起,迎接早上的阳光,可以吸收最丰富的阳气及能量,增加抗病力。

■起床后活动筋骨,能促进血液循环,简单的气功拍打能帮助增强心肺功能:

双手握气功拳(大拇指在内,被四指包住),轻拍胸部周围的穴道5分钟即可。

■来碗热腾腾的粥:中医认为晨起食粥,利肠养胃、生津液,令人一整天清爽。

百合粥能润肺止咳,缓解一大早喉咙不适的症状。

■有便秘困扰的人可以在出门前泡蜂蜜水(蜂蜜与水1:1),装进水壶或热水瓶带到办公室喝,有助润滑肠道。

■出门时记得带件外套,因为秋天早晚温差大,老人、小孩、及有气喘、过敏等体质虚弱的人更要注意保暖。

■到了办公室,别忘了随时补充水分,因为整天待在冷气房,运动少、没机会排汗,水如果喝不够,体表循环愈来愈差,上火机率大增。

■开会让你心烦吗?按按膻中穴,能解心情郁闷,宁心定神。膻中穴在两胸中间的凹陷处,用大拇指揉压5秒后休息3秒,依次重复5次。面对做不完的事感到焦虑吗?喝杯洋甘菊能帮助舒缓情绪。

■外食族午餐的选择,可多吃有滋阴效果的豆腐、萝卜、山药、菠菜等。

■外出时记得防晒,秋天的太阳虽不像夏天那么火辣辣,但紫外线仍然很高。

■小睡一下吧!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莎拉‧梅德尼克在《你今天小睡了吗?》书中大力鼓吹小睡的好处,减轻压力、增强记忆力、振奋心情,也让下午工作更有效率。美国研究指出,在1~3点间午睡最好,时间以30分钟为佳,不要超过1个小时,否则醒来会有昏沉难受的感觉。

■如果忙到没时间午睡,至少来杯薄荷茶或迷迭香,帮助你醒脑提神。

■下午4点多需要补充能量,有润肺降火效果的坚果类杏仁、核桃及梨子是最好的选择。

■多吃补脾胃的莲藕及润肤通肠的山药,莲藕可以炒青菜或煮汤,山药可磨成泥拌饭。

■饭后来碗低糖的银耳汤,有润肺功效,也能缓解皮肤干痒症状。

■看电视时别只是坐着,可以站起来做做气功,轻轻拍打下焦(肚脐以下,下腹部的地方),改善便秘、腹泻的症状。

■睡前泡个澡吧!泡澡或泡脚能增加末梢血液循环,滴上薰衣草精油,让你更放松。

不过特别提醒,干性皮肤及有异位性皮肤炎的人不适合泡澡,洗澡时也避免用浴性肥皂,因为皮肤会更干燥难受。

■早点就寝,不要熬夜。秋天尤忌熬夜,会增加燥气。

实践秋天防燥不火大的养生计划,除了缓解季节交替引起的不适,也是提早保养,储存能量,为即将到来的冬天做准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阳气   滋阴   脾胃   梨子   山药   干燥   症状   能量   秋天   皮肤   身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