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道学就是伪君子

1182年,理学大师朱熹把名妓严蕊抓进了大牢,对她严刑拷打。奄奄一息之际,严蕊仍然拒不招供,她说:“我死不足惜,但是决不能颠倒黑白,诬陷士大夫。”

严蕊是南宋时期的官妓,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奇女子。作为一名顶级官妓,不仅要有才艺,善解人意,最主要的还要有颜值。严蕊可谓才色双绝,拜倒在她石榴裙下的男人不在少数。

但是无论表面上如何风光,都无法掩盖她是妓女的事实。官妓的主要任务就是陪着官员们吃吃喝喝,再加上一些才艺表演。但是陪酒可以,却不允许与官员们发生肉体关系,因为官妓是属于官家财产,不许私荐枕席。

当时的台州太守叫唐仲友,特别欣赏严蕊的才华,经常召严蕊前去陪酒赋诗。每一次,严蕊的表现都能给他们带来惊喜,唐大人颇为惊叹,渐渐的,不论走到哪里都会带着严蕊,有时甚至会走出台州地界。

可是,当时宋朝的律法有规定,官妓在没有脱籍的情况之下,是不允许私自离开居住地的,会被判以“逃亡罪”。哪怕是太守带出去的,也会被杖责。而且,二人交往频繁,很多人怀疑他们之间有私情。

恰在这年七月,朱熹被任命为两浙东路常平盐茶公事来到台州,听说了唐、严二人的事。朱熹与唐仲友本就不和,朱熹是“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提倡“存天理、灭人欲”。唐仲友则崇尚“永康”学派,与朱熹的观点正好相对立。

朱熹觉得整治唐仲友的时机已到,他四处搜集罪证,连着给朝廷发了六道奏折,弹劾唐仲友,其中一条,就与严蕊有关,大意就是他们乱搞男女关系。并且把严蕊捉拿归案,动用大刑逼严蕊招供。

朱熹以为,这一次他稳操胜券,一个妓女能有多硬气,重刑之下很快就会招供。但是尽管严蕊被打的伤痕累累,几欲死去,却始终咬紧牙关,就是不招。

朱熹想不到她这么有骨气,为了达到目的,他把严蕊转到绍兴。绍兴太守与朱熹有旧,是个迂腐的老学究,他一看到严蕊就说:“从来有色者,必然无德”,对严蕊动用了拶刑(夹手指),还上了夹棍,疼得她死去活来,几度昏厥过去。

严蕊躺在冰冷的牢房里,她做好了一死的准备,无论如何,她不能违背自己的本心。看守她的狱卒看她如此凄惨,心中不忍,劝道:“你所犯之罪并不大,何必为了别人让自己受这皮肉之苦?不如招供算了。”严蕊说:“我只不过是个贱妓,即使真的有那种事,也罪不至死,但是我不能颠倒是非黑白,凭空诬陷士大夫。今天就是要我死,我也不会这么做的。”一介弱质女流竟有如此气节,让人肃然起敬。

严蕊坚持了本心,但是她的心里是寒冷的。她和唐仲友相处了那么久,其实早就相互产生了情意。现在,自己为了保护他置生死于不顾。而他呢,只顾自己,从不曾对严蕊伸出援手。严蕊在心里深深地叹息:原来,所有的甜言蜜语都是不堪一击的,原来自己在他的心里终究是个玩物而已。

严蕊的“风化”案,被传得沸沸扬扬,最后传到了宋孝宗那里。他了解了事情的经过之后,很快就明白了事情真正的根源在哪里,说了一句:“此乃秀才争闲气耳”。为了平息朱熹和唐仲友之间的矛盾,他把朱熹调到了别处,另任岳霖为浙东提刑官审理此案。

岳霖是民族英雄岳飞的后人,他早就听说了严蕊的事迹,看到她遍体鳞伤、破衣烂衫的惨状,心下恻然。他久闻严蕊出口成章,令她作词陈述。严蕊不假思索口占一词:

“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去也终归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大意是:不是我喜欢做妓女,而是命运弄人,就像花开花落,花儿也决定不了命运一样。现在我的命运就掌握在大人的手里,还请成全我,我宁愿做一个头戴山花的乡村野妇。

岳霖明白了她的意思,有感于她的气节,给她脱了娼籍,恢复了她的自由身。这桩轰动朝野的案子就这样结束了,唐仲友安然无恙,前程无损,此后严蕊与他再没有过交集。

经此一事,严蕊侠义之名远播,很多人想一睹她的芳容,更有人不惜重金要娶她为妻。后来她嫁给了一个丧妻的皇族宗师子弟做妾,虽是做妾,但是这个男子的身边只有她一个女人,对她恩宠有加,也算是因祸得福了。

严蕊虽沦落风尘,但义气不亚于男子,不畏强权,不惧生死,坚持本心。其义举,哪怕是很多男儿也是自愧不如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浙东   太守   道学   台州   绍兴   本心   朱熹   气节   花开   伪君子   士大夫   妓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