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是皇帝,大伯是光绪,奶奶是慈禧,溥任却低调活到了2015年

末代溥仪在中国历史上的名声不好,因为他投靠日本人,通过卖国来维护自己的皇权,比他之前依靠其他洋人的统治者还不耻。

但好在溥仪还有很多兄弟姐妹,并非所有爱新觉罗家的后人都像他一样选择了走歪路

例如他的亲弟弟溥任,明明哥哥和大伯都曾是皇帝,奶奶还是慈禧太后,但他却过的相当低调,从不涉政,从民国时期活到了2015年,差一点就成为百岁老人。

不一样的皇室后人

溥任跟其他兄弟不同,他坚持走治学教学的道路,一生过的充实又踏实。

溥任于民国七年出生,母亲是醇亲王载沣的侧福晋邓佳氏。虽然是皇帝的亲弟弟,但这些荣耀在他出生时就已经成为历史了。

不过那时候因为清室优待条件的存在,爱新觉罗皇室成员依然居住在紫禁城中,一切生活照旧。

所以在摄政王府出生的溥任幼年生活也没有受到影响。

光绪二十七年,载沣代表清廷去德国,为在义和团运动上被杀的德国公使向德国人道歉,他坚决拒绝向德国的国王下跪。这份气节,他的亲儿子溥仪却没有遗传到。

醇亲王府是旁支,但出过两个皇帝,第一个是载沣的哥哥,光绪帝载湉;第二个是便是载沣的儿子溥仪。有了皇帝的这层关系,醇亲王府可谓是势力最大的一支亲王了。

溥仪年幼继位,载沣摄政,成为宣统年间的实际掌权者。清皇室被军阀冯玉祥赶出紫禁城后,载沣带着家人迁往天津居住。

但载沣并没有因为哥哥和儿子的身份而飘飘然。因为作为皇室成员,他看到的现实更多,理解的更深刻。溥仪当了傀儡皇帝之后,载沣痛心地指责他投靠日本人,忘本。

溥任不是养在宫里的孩子,从小在载沣的培养下学习历史、文学和书画,一心只读圣贤书,跟溥仪溥杰的行为扯不上半点关系。载沣对溥任的教育不同,他告诉溥任,像溥仪那样当外国人的傀儡皇帝没有意思。

九一八事件发生后,载沣挂念在东北的两个儿子,溥任陪父亲去看过溥仪溥杰一次,看着他们对日本人的暴行无动于衷,两人失望地回到北京。

在战争中长大的溥任看到国家经历过的种种磨难,他随时都在自省,活的如履薄冰,他不想涉及政治,只想好好办个学校,为后代的教育出点力,载沣非常支持儿子的想法。

变卖家产办学

1947年,溥任将王府的空房子收拾了一下,自己出钱办了个小学,任校长,载沣也在学校挂了头衔,父子俩靠变卖家里剩下的东西艰难地维持学校的运营。载沣时不时还代个课,学校在两人的努力下算是办的颇有声色,学生最多的时候,能达到200人

然而想过避世教书的生活也没有那么容易,这么大宅子,国民党特务也看上了,他们将载沣的家人赶到花园居住,占了王府设立监狱。

载沣病重,加上各种外来的骚扰,只能靠轮椅行动,所有的担子都落到溥任身上。回忆起那段难熬的时光,溥任说,简直就是度日如年。

还好只过了两年,北京就解放了。特务被清除,王府里又恢复了平静。但是时局这么变动,作为清室遗老,载沣依然很担心,不知道他住了一辈子的家会被政府怎么处理。

中央让载沣不用担心,醇亲王府是他的私有财产,政府若要使用,会出钱购买。

致力公益

新中国成立后,载沣让溥任把王府卖出去,给国家办学校用,然后他们全家搬到别的地方居住。

解放战争结束后,溥任又按载沣的意思,把王府珍藏的多件文物和书籍全部捐给了文化部和北大等国家单位

由于身份的特殊,溥任代表国家出国参加了很多文化交流活动。溥任多次将自己的收入捐给国家的各项希望工程,并一直致力于文史研究工作。

溥仪溥杰回归正常生活后,兄弟几人在书画方面合作,将在国外获得的收益如数捐给了国家的基金会。

一生都在为国家的教育事业做奉献,溥任淡薄名利,生活简朴,任过北京政协的三届委员,70岁才退休,活到2015年,以近百岁的高龄安详地去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光绪   爱新觉罗   紫禁城   皇帝   大伯   德国   皇室   王府   慈禧   低调   奶奶   儿子   哥哥   学校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