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粟裕的侄子曾请张灵甫妻子上孟良崮,她公开写下了四个字

1947年,在孟良崮战役失败的总结大会上,怒火中烧的蒋介石频频提到一个人的名字,他就是张灵甫,作为蒋介石最器重的一位军长,张灵甫手握45万大军,却只在孟良崮一战中坚持了三天三夜,这让蒋介石简直不敢相信。

张灵甫

而最关键的是,这一仗不仅大败,张灵甫还丢了性命,这对蒋介石的打击是巨大的,不过生气归生气,蒋介石却并没有对这位已故之人继续追究责任,反而出于往日情分,追封其为“民国第一烈士”,并帮助张灵甫照顾还不到20岁的遗孀王玉龄。

蒋介石

蒋介石之所以会如此照拂张灵甫,除了是因为张灵甫生前两人关系不错以外,也是因为张灵甫给他留下了一封绝笔信,孟良崮一战中,当张灵甫被解放军二十万大军包围之时,他就已经意识到这一次在劫难逃了,因此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提笔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今日战况更恶化,弹尽粮绝,水粮具无,我与仁杰决战至最后,以一弹饮决成仁,上报国家与领袖,下答人民与部属,老父来京未见,痛极望善待之,幼子望养育之,玉玲吾妻今永诀矣。灵甫绝笔,五月十六日孟良崮。

张灵甫绝笔信

这是张灵甫留给妻子王玉龄的最后一段话,表达的意思很明确,就是希望自己走后,王玉龄能善待长辈、下育儿女,而这同时也是在向蒋介石表达自己“杀身成仁”的意念。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蒋介石始终认定张灵甫是自我了结,而非是被我军击毙,因此追封他为“烈士”,为了彰显自己善待烈士家属的形象,蒋介石这才揽过了照顾王玉龄母子的责任。

张灵甫妻子王玉龄和儿子张道宇

尽管张灵甫这段遗书写得慷慨激昂,但实际上他也并非什么仁人志士,现任妻子王玉龄其实并不是张灵甫唯一的妻子,在认识王玉龄之前,张灵甫已经有过三段婚姻,不过三段婚姻都未能圆满的走下去,其中第二任妻子吴海兰还被他亲手枪杀,由此可见他的性格特点。

张灵甫照片

三段婚姻均无疾而终之后,张灵甫在不久之后遇到了王玉龄,两人相识的那一年,王玉龄才只有17岁,而张灵甫已经有42岁了,张灵甫一眼见到王玉龄时,就被王玉龄身上的青春气息所吸引。

后来就时常来到王玉龄家中串门联络感情,张灵甫的小心思王玉龄的母亲自然是看得清清楚楚,但她却不想让王玉龄嫁给张灵甫。

年轻时候的王玉龄

一开始王玉龄的母亲对这段感情是非常反对的,主要是因为张灵甫的年纪大了王玉龄好几轮,不过王玉龄的伯父却认为这是一个改善王家家道中落的好机会。

虽然王玉龄出生时,其家庭富甲一方,但随着王玉龄父亲的病逝,王家也就此开始没落,王玉龄的伯父认为,王玉龄嫁给张灵甫后,王家也就有了依靠,日后的生活会好上许多。

王玉龄照片

于是1945年,在湖南省政府主席程潜的见证下,17岁的王玉龄在上海金门饭店和张灵甫结为了夫妻,对于王玉龄来说,张灵甫或许是年纪大了点,但他参与过抗日战争,是很多少女心中的理想男人,这一点就足够了。

张灵甫结婚照

结婚后,张灵甫带着王玉龄在南京定居,虽然年龄相差较大,但王玉龄并未感觉到太大的代沟,两人的婚后生活还算幸福,虽然当时张灵甫已是74军军长,军务繁忙,但他还是会抽空带王玉龄四处游玩,两人感情颇深,婚后不到两年就有了儿子张道宇。

只不过这种幸福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多久,张道宇出生还没满月,孟良崮战役就打响了,蒋介石对这次的战事极为看重,命令张灵甫亲率整编第74师作战,临行前张灵甫来到王玉龄身边,与娇妻和儿子告别,此时的他并没有意识到,这一刻是他与妻儿此生的最后一面了。

王玉龄和孩子

孟良崮战役,蒋介石派出了约45万兵力,包括24个师和60个旅,74师为主要作战力量,而且武器都是清一色的美式装备,而华野这边的兵力不过27万余人,纸面数据差距如此悬殊,这让张灵甫的优越感一下就涌了上来,对华野也越发轻视。

只不过张灵甫战前虽然占尽了优势,但自身的硬伤也十分明显,首先就是与兄弟部队不和,尤其是与83师的李天霞势如水火,两人经常明里暗里的互相使绊子,张灵甫当上74师师长让李天霞非常不满,因此这次和张灵甫一同上战场,李天霞一直故意找茬,甚至命令部下对张灵甫的命令虚以为蛇,能拖就拖。

李天霞

在张灵甫被我军围困,不得已上孟良崮之际,正是李天霞的拒绝配合才让张灵甫失去了最后的突围机会,这件事让蒋介石非常生气,事后曾准备要将李天霞就地正法,不过因为种种原因,李天霞最终还是逃过了一劫。

其次,张灵甫这个人自己也有很大的毛病,他非常容易恃宠而骄、过度自信,在与我军交战前,张灵甫自恃有美式高级装备和数倍于我军的兵马,不顾黄百韬的反对,直接率领74师大张旗鼓的孤军冒进,想实施“中央突破”消灭华野总部。

李天霞和其他将领合影

但张灵甫却没有发现,孟良崮战役的场地多为山地,大型美械装备其实很难运送到战场上,而且由于山地地形复杂,高级武器的优势很难真正发挥出来。

直到张灵甫被我军合围之后,他才如梦初醒,但此时他又想了一个昏招,那就是拉74师全师上孟良崮,来个“中心开花”,如果成功还能保留自己军长的地位,结果因为部队内部矛盾分歧较大,没有做好配合,最终导致74师全军覆没,张灵甫本人也在交战中被我军击毙。

孟良崮战役结束后,我军打扫战场时发现张灵甫胸前有好几处伤口,由于当时战役进行得异常激烈,所以究竟是谁给了张灵甫这致命的这一梭子子弹已无从查证。

张灵甫的碑文

张灵甫走后,其遗孀王玉龄不过才19岁的年纪,虽然年纪尚幼,但王玉龄没有再嫁,此后一直守着母亲和儿子独自生活,只不过没有了张灵甫的庇护,王玉龄的生活也过得颇为坎坷,毕竟一位年纪轻轻的单亲母亲,在很多场合都会遭人闲话。

1948年年底,蒋介石眼见大势已去,只好撤退保留最后一点颜面,而当时被蒋介石钦点一起撤退的还有王玉龄,但让王玉龄没想到的是,跟随蒋介石转移之后,王玉龄的生活变得更加艰难,由于走的匆忙,很多物资都被丢在了原地,以致于王玉龄每月只能领到几十斤米,这对当时还有老母亲和儿子要养活的王玉龄来说非常困难。

王玉龄和儿子

为了改变生活的困顿,王玉龄有了出国发展的想法,王玉龄会一点英文,这是张灵甫生前教她的,所以思来想去,她最终选择举家搬去美国发展,在那里王玉龄考取了美国纽约大学财会专业证书,后来去了一家航空公司做了21年会计直到退休,虽然收入不算多,但总算能维持一家三口的日常开支。

到了1973年,王玉龄已经45岁了,娇美的面容也开始垂垂老矣,在美国住了几十年,王玉龄对祖国的思念也越发浓郁,恰逢此时周总理向王玉龄发出邀请,希望她能回祖国看看,感受一下祖国的发展与变化,这让王玉龄心动不已。

中年时期的王玉龄

1973年7月,王玉龄从美国回到了北京,时隔几十年再次回到祖国,王玉龄在感慨时过境迁的同时,也为祖国的繁荣富强感到自豪。

在北京,王玉龄受到了周总理的亲自接见,两人聊了很久,从已故的丈夫张灵甫,到美国的生活等等,在交流中王玉龄被总理的和蔼所打动,时隔这么多年还有人记着身在国外的她,这让王玉龄非常感动。

晚年的王玉龄

这次回国之后,王玉龄就在上海定居了下来,后来王玉龄把儿子也接了过来,回国之后王玉龄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去看望亡夫张灵甫,主要是因为张灵甫生前背叛了人民,而且还和蒋介石同流合污,致使无数无辜百姓受到伤害,王玉龄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直到2005年粟裕的侄子粟刚兵向她发来了邀请,让她去张灵甫身故的山洞去看一看。

2007年10月,王玉龄带着儿子张道宇来到张灵甫身故的孟良崮,此时王玉龄79岁,张道宇60岁,张道宇并没有见过父亲,只是从王玉龄的口中知道父亲长得很高,是一位军长,仅此而已。

王玉龄和儿子来到张灵甫身故的山洞

尽管张灵甫生前与我党政见不一,但王玉龄却是非常热爱祖国的,这次来到孟良崮,王玉龄在张灵甫身故的山洞站了许久,而后和儿子写下了一幅字,上写“和平统一”四个大字。

对于王玉龄而言,过去的已经过去了,她现在唯一能帮丈夫弥补错误的机会就是积极促进祖国和平与统一,而这其实也是她自己的愿望。

王玉龄写下“和平统一”四个大字

2021年10月,王玉龄在上海家中安详逝世,享年94岁,她这一生为张灵甫守身74年,自张灵甫走后她就没有再嫁,为爱守他一生,白头不渝,王玉龄却无怨无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妻子   绝笔   军长   侄子   我军   蒋介石   生前   战役   祖国   年纪   儿子   孟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