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位开国上将中,哪3个人军功最突出,甚至可以媲美大将?

在我军五十七位开国上将当中,既有兵团、副兵团级别的军事主官,也有高级政工干部、或者做出其他突出贡献的人员(如李克农、乌兰夫)。而上将当中最引人注目的,自然是战争年代中能够亲自指挥部队、在战场上军功赫赫的将领。开国上将里面排名第一的是萧克,但这是综合评价,并非单纯考量将领的具体战功。我军57位上将之中,究竟哪3个人的实际战功最突出呢?我们来了解一下。

第一位是邓华。邓华是四野名将,解放战争后期成为第四野战军4个主力兵团司令之一,从东北战场一路进击,最后打到海南岛,邓华上将做出了极大贡献。其实解放战争中我军表现出色的高级指挥员很多,邓华之所以能脱颖而出,主要还是因为1950年之后的经历。

当年10月他被任命为志愿军第一副司令员,辅佐彭总出征朝鲜,战争后期邓华更是亲自出任志愿军司令员,统率全部入朝部队。仅仅这一条,便是其他开国上将不能比拟的功勋。比较遗憾的是,邓华在1959年受庐山会议彭总万言书事件影响,军事生涯基本结束,直到去世前不久才被平反。

第二位是杨得志。在开国上将中,正兵团级是最高标准。杨得志是我军最早的一批兵团司令员,在解放战争中期就执掌华北野战军第2兵团,即后来的一野(西北野战军)所辖第19兵团,是极少数在两大野战军中都担任过兵团司令员职务的高级将领。19兵团又被称为“杨罗耿”兵团,部队战斗力很强,曾在平津战役中一举消灭傅作义王牌第35军,大大加速了战役进程。

杨得志上将不仅建国前功勋卓著,战功超过大部分同级将领,建国后的经历更是十分耀眼:抗美援朝时他是志愿军副司令员之一,沉重打击了联合国军;七十年代杨得志还领命出征,成功指挥了对越反击战西线战事,在军事生涯中多次保卫我国领土主权,因此其功劳和声望不是一般的开国上将可以相比。

第三位是韩先楚。韩先楚在文中的三位上将中级别稍低,只是副兵团级别,但其战功却极为突出:1950年第四野战军解放海南岛,韩先楚既是推动者也是实际指挥者,跟普通士兵一起参加抢滩登陆战,他的预判和坚持,以及实际指挥,使得海南问题没有被搁置,对国家和历史都有重大贡献。

而抗美援朝时,韩先楚也是志愿军副司令之一,曾率领大军攻到三八线以南,前四次战役中韩先楚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他被广大军民称为“战将”、“旋风司令”,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时,韩先楚已经成为我军高级将领中的翘楚,军事水准和指挥能力出类拔萃。

不过话说回来,这三位开国上将虽然战功战绩彪炳史册,但综合来看,55年没有被评为大将军衔也是正常的。大将军衔接近元帅,和评上将的依据有较大区别:不仅需要参考革命时期的战功,对于军队创建的贡献、早期资历也是十分看重的。只能说这三位名将在具体战绩方面确实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一些大将的标准,但并非一定要授予大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大将   上将   解放战争   海南岛   野战军   军功   司令员   志愿军   战功   我军   兵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