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逝世43年后,李银桥儿子吐露:有一事主席去世也没原谅父亲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去世的消息传来的之后,已经快五十岁的李银桥抱着收音机,坐在地上放声大哭。

“快,快,快,我们赶紧去北京,我一定要见主席最后一眼。”

说完这句话,李银桥就在儿子的搀扶下踉跄着就要往外面走,想要尽快赶到北京,去看自己服侍了十五年的主席最后一面。

在毛主席的灵堂前面,李银桥哭着说出自己这么多年没来看毛主席的后悔,哭着向这个帮助自己良多,有着深厚感情的老人家诉说自己的思念。

“主席,我对不起您,我没能做到您安排给我的最后一个任务,没能每年都来看您一次。”

从此之后,无论身处何方,每年毛主席的祭日和诞辰,李银桥都会带着妻子一起赶回北京,去看毛主席一眼。

直到2019年,李银桥已经去世10年之后,李银桥的儿子才说出一个秘密:父亲当年做过的一件错事,直到主席去世都没有原谅父亲。

李银桥究竟做了什么错事,才让毛主席一直不肯原谅他?李银桥所说的每年看望毛主席一次又是怎么回事?李银桥是在什么样的机缘下来到毛主席身边,又是为什么离开?


主席和警卫员的君子协定

1947年,毛主席和周总理带着身边的900多人被胡宗南的大军追到了黄河边。

看着眼前并不算很湍急的黄河,所有人都知道眼下最好的办法就是尽快渡过黄河,只要过了河就可以甩掉后面的追兵,并且还有机会反击敌人。

可是却没有一个人敢说出这句话,因为当初在转战陕北的时候,毛主席曾经亲口说过,“不打败胡宗南绝对不会渡过黄河”

毛主席一向都是言出必行,如果这次真的渡过黄河了,那么接下来的战斗当中很可能不会再有人将毛主席的话放在心上,再加上当时正是解放战争的关键时候,国民党很可能会将这件事情无限放大,引导社会舆论,抹黑毛主席的形象。

就在这个进退两难的时候,毛主席顶着漫天连绵大雨站在黄河的岔路口一言不发,有人提议这是一个岔路口,如果从小路过去就不算是渡过黄河,毛主席也没有任何回应。

终于就在所有人都紧绷着神经等待下一步的命令的时候,毛主席终于活动了一下身子,转过头说道:“有烟吗?

这些常年跟在毛主席身边的人都知道,毛主席一生最爱的就是烟和茶,特别是每次思考问题的时候总是会狠狠地吸上几口烟。

如今众人看到毛主席终于有了反应之后,所有人都激动地到处找烟,当时正在下着雨,虽然找到了烟,可是火柴根本划不着,试了几次都没有成功。

就在这个时候,原本站在周总理身后的李银桥窜了出来,拿过一个卫士手中的火柴,猛地一用力点燃了火柴,将毛主席嘴里的烟点着了。

终于吸上一口烟的毛主席笑着看了李银桥一眼,这是毛主席第一次如此认真地看着李银桥。

剧照

紧接着毛主席就转过身,狠狠地吸完了口中的烟,转身坚定地和众人说道:“你们都跟我走,放心,咱们就是不过黄河也有办法收拾胡宗南这群人。”

之后,毛主席就带着这900多人沿着黄河边的山路和敌人打游击,并且一点事情都没有发生。

本来到此为止,李银桥根本没有将这件事情放在心上,依然跟在周总理的身边做勤务员。

可是突然有一天,李银桥接到了到毛主席的身边当卫士的命令

当时李银桥和大多数的士兵一样都想要上阵杀敌,他正想着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就向周总理提出自己想去前线的要求,突然接到这个命令,李银桥的心里是不想去的。

特别是听说毛主席这个人十分重感情,还格外恋旧,就是平时用惯了的毛巾茶杯都从来不让换之后,李银桥的心里就更加不想要到毛主席的身边工作了,就害怕和主席相处久了,主席不愿意放他去战场。

在几次思考之后,李银桥还是将自己的想法和组织上说了,但是让人意外的是,毛主席在听说这件事情之后,居然还是坚持要让李银桥当自己的卫士。

在李银桥来到自己身边之后,毛主席特意拉着李银桥告诉他,“革命只有分工不同,我明白你想要上阵杀敌的心,可是你在我身边也是同样再为革命工作做贡献。现在是我身边有一个工作,需要你来做。”

看着李银桥还是不太高兴的样子,毛主席就主动提议说道:“这样吧,我们来定一个君子协议,你先在我身边帮半年的忙,如果半年之后你还想离开,到时候我就放你离开。”

听到这句话之后,李银桥才放下心来专心工作。

可是半年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毛主席虽然舍不得李银桥离开但还是表示尊重李银桥的选择,最终还是李银桥看出毛主席确实辛苦,需要他的帮助之后,主动提出可以续约

而在毛主席身边的这一年,李银桥深深为指挥和魄力所折服,并且主动提出了再次续约,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李银桥也依然跟在毛主席的身边工作。

没有得到谅解的两个鸡蛋

从1959年开始中国就进入到了一个十分困难的时期,当时全国的老百姓都在饥荒中度过,就连毛主席的粮食也是不够吃,有一次居然一连二十多天都靠吃野菜过日。

每天晚上李银桥扶着毛主席躺到床上的时候,看着毛主席脚腕的浮肿,李银桥都会忍不住红着眼睛说道:“主席,您受苦了。”

可是毛主席每次都会笑着说道:“这哪里是受苦啊,你没看见我都胖了很多吗?”

每次看见毛主席只吃没有一点油水的青菜,李银桥总是会忍不住劝毛主席吃点有营养的东西,为了国家和人民也要保重身体。

这时候,毛主席总是会叹着气说道:“这已经是很好的了,那些老百姓连这些青菜都吃不上呢,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让全国的老百姓都吃上一顿饱饭。”

毛主席的这句话一说出来,身边所有的人都低下了头,再也说不出一句话,只在心里祈求这段灾难般的日子早些过去。

然而实际情况非但没有好转,甚至在不久之后,毛主席居然收到了信阳已经有饿死人的情况发生的消息。

看着手中这封轻飘飘的信,毛主席的心里像压着一块大石头一样喘不过来气,手里的烟已经烧红了指头都没有任何反应,只是直直地盯着窗外的枯树枝。

“主席,你快松手啊!”

最终还是李银桥的喊声才让毛主席回过神来,将手中所剩不多的烟头按灭在桌子上。

回过神来的毛主席定定地看着一脸焦急地站在自己面前的李银桥,过来很久之后,才慢慢开口说道:“银桥,我准备派你和别的同志一起到信阳看一下具体的情况,等回来后一定要原原本本地将所有发生的事情告诉我,千万不能隐藏信阳当地的灾情。”

听着毛主席郑重地嘱托,李银桥红着眼睛答应了下来,一再地保证一定会将所有的事情都调查清楚,将所有的事情详细地汇报给主席。

在李银桥临出发之前,毛主席还特意拉着李银桥叮嘱道:“到了信阳,一定能帮就尽量帮一下,千万不要说自己是中央下去的,不要给信阳人民增加负担。”

带着毛主席的郑重嘱托,李银桥和几个同事一起去到了信阳,看着眼前一个个面黄肌瘦的百姓,甚至还有的人因为饿得实在没力气,只能躺在地上等待着帮助或者死亡。

第一次见到真实情况的李银桥的心里十分难受,他主动走上去将那些倒在地上的人扶进屋里,将身上仅有的一点粮食全都分给他们。

之后,李银桥又和别的同志一起帮助发放救灾物资,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信阳的人民修缮房屋和住所。

为了表示对李银桥等人的感谢,信阳老百姓集中所有力量将家中仅有的鸡蛋交到了他们的手里。

“这不可以的,我们不能要你们的东西,你们赶紧拿回去。”

李银桥记得临行前毛主席对他嘱托,坚决不肯收下这些鸡蛋,可是在老百姓的众多原因之下,李银桥实在推脱不过就只能接受了老百姓送给他的两个鸡蛋。

可是等到李银桥回到北京,毛主席从李银桥的口中得知这件事情之后,立刻生气地说道:“李银桥,你还记不记得当初去信阳之前怎么答应我的,老百姓都舍不得吃的鸡蛋你竟然就这样收下了。”

在这之后,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的李银桥先后写了很多的检讨书给毛主席,可是从始至终都没有的到毛主席的批复。

这是李银桥跟在毛主席身边之后,第一次犯这么大的错误,也是毛主席第一次真正生李银桥的气,更是让李银桥遗憾终生的事情。

李银桥不止一次和家里人说起这件事情,每一次他都会红着眼眶说道:“这是我这一辈子最后悔的事情,直到毛主席去世我都没能求得主席的原谅。”

卫士长再也见不着主席

其实在毛主席的心里已经早就已经原谅李银桥了,在两人十几年的相处中,两个人早就已经是彼此密不可分的亲人。

就像毛主席自己说的那样,“我和孩子们一年也见不了几面,这么多年都是你陪在我身边,在我心里你就和我的孩子差不多。”

在毛主席和李银桥的相处过程中,两个人早就已经有了彼此独有的默契和相处方式。

李银桥和妻子韩桂鑫的婚事是毛主席帮忙撮合的,就连他们的婚事都是毛主席做主操办的,每次两人的孩子去毛主席的家里,毛主席也总是会怜爱地将孩子搂在怀里,给他们讲各种故事。

在当年转战陕北的时候,毛主席因为要看电报,经常几天几夜不睡觉,这时候谁都拿毛主席没有办法,只有李银桥每次都能用各种办法将毛主席哄睡着。

有时候当所有事情都赶在一起的时候,毛主席会控制不住对李银桥发脾气,可是每次冷静下来之后,毛主席都会找到李银桥,主动开口道歉。

两个人就这样以一种谁也不懂的默契相处了十五年,直到1962年,毛主席考虑到李银桥的前途,才忍痛将李银桥调到了天津工作。

看着李银桥在自己面前哭着说不愿意离开,毛主席也流着泪劝道:“我也舍不得你离开,在我心里你就是我最亲的人,可是你虽然已经在我身边十五年了,但是还只是个团级干部,等我将来不在了,总要为你做好打算呀。”

听到毛主席说出这样的话之后,李银桥哭着摇头说不出一句话来。

在李银桥一家人即将出发去天津的时候,毛主席还特意在中南海设宴为他们一家人送行,毛主席将自己800元稿费拿出来交到李银桥的手里,叮嘱他们到天津之后要注意的所有事情。

分别的时候,毛主席一把将已经成家立业的李银桥搂在了怀里,红着眼睛说道:“咱们在一起十五年,你就是我最后一个卫士长了,在你走之后,我也不再需要别的卫士长。”

眼看着李银桥一家人就要走出大门,毛主席流着泪叮嘱道:“你以后每一年一定要来看看我啊,陪我说说话,告诉我一些基层的事情。等我死了以后,也要每年到我的坟头去看看我。”

已经走到门口的李银桥突然止住了脚步,强忍着回头的冲动,满脸泪痕地点了点头,才在妻子的拉扯下走出了中南海的大门。

到了天津之后,李银桥每年都会抽出时间去中南海拜访一下毛主席,直到那个特殊时期到来之后,两个人再也没能见面。

有一次毛主席来天津视察,想到李银桥已经很久没有去看他了,就特意命人打听李银桥的消息。

在得知李银桥在受苦之后,毛主席当即说道:“我知道李银桥这个人,他是一个好人。”

这一次已经分别多年的两人才又重新见上面,但是毛主席的行程比较匆忙,只来得及关心一下李银桥的情况就又匆匆离开了。

等到下一次再见面,就已经是李银桥在毛主席的灵堂前诉说自己的思念和后悔,虽然在这之后,李银桥谨记毛主席的嘱托,每年都会去看毛主席。

可是那一声“主席”却再也听不到回应,李银桥心里遗憾终生的几个鸡蛋,终究是没能得到毛主席的谅解。

也许在另一个地方,两人相聚的时候,李银桥才能亲耳听到毛主席早就已经不怪他了,之所以不批复他的检讨,只是为了让他能够时刻记得这将事情,时刻记得要为人民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信阳   都会   黄河   事主   天津   卫士   老百姓   说道   年后   儿子   父亲   主席   事情   身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