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童”陨落

2021年底,一颗曾经闪耀全中国的新星悄然坠落,令人唏嘘不已,有的人为他感到怜惜,有的人为他感到不甘,也有的人认为这是中国教育的失败,他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中国“神童”——魏永康。

1983年在湖南省的一个小县城中,一个曾经参加抗美援朝的战士,因打仗负伤一直瘫痪在床,没有正常的生活来源,仅靠在当地百货公司打工的妻子微薄的收入支撑着这个家。然而这个女人不甘平庸度过此生,她把所有的期望寄予腹中的孩子。待孩子出生后两三个月大时,她便开始教孩子识字,给孩子读唐诗听,这种早教方式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一个中国神童的故事也从此开始。

1985年,在母亲悉心的照顾和教育下,2岁的神童魏永康便掌握了1000多个汉字,这是什么概念呢,就是在当下很多上小学一二年级6岁7岁的孩子都没有达到这种水平,更何况在那个年代。4岁时,神童魏永康基本学完了初中阶段的课程。8岁时魏永康考入了县属重点中学读书。13岁时,魏永康就参加高考而且以高分考入了湘潭大学物理系。17岁时,魏永康更是创造了当时的奇迹,大学毕业后他考入了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硕博连读研究生。

可就在人们以为这位中国神童能够一路延续高光时,他却第一次走向了人生的下坡路。在他20岁即将毕业时,却收到了中科院的劝退回家的通知。劝退的原因是他不善与人沟通,与导师交流太少,毕业论文没人指导。这次对魏永康的打击不小,但是最伤心的莫过于他的母亲了。

他的母亲也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她在魏永康小时候只是让他一直学习,不许他出去玩,还不让他和女生说话,魏永康在这种环境下就形成了不爱说话的问题。而且魏永康从小所有的生活起居问题都是母亲一手操办,起床、吃饭、洗澡、睡觉都是由母亲来帮助完成,这也让魏永康的自理能力在步入社会后成了很大的问题。自此他的母亲认识到问题,让他开始慢慢接触社会,在生活打磨下,魏永康也从原来的天才少年转为了泯然众人。

在2005年,魏永康的干妈帮助下,他来到长沙,由干妈锻炼他如何融入社会。刚到长沙的魏永康,每天除了吃饭就是看书,吃饭时也不与人多说一句话,吃完饭碗一放掉头就走。在干妈的教育下他慢慢习得做饭做菜做家务和与人打交道的基本礼节,变得比以前开朗,甚至也会走进歌厅去唱唱歌了,慢慢懂得生活,享受生活。

在2008年,魏永康与心仪已久的女孩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婚后他淡出公众的视野,逐渐归于平凡。婚后两人也有了自己的孩子,魏永康的母亲有时来看望孙子,被禁止把孙子与小时候的魏永康做比较,也不让把对待魏永康的教育方式再套用到孙子身上,希望孩子能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平凡而幸福的生活在2021年被打破,年仅38岁的魏永康因工作熬夜写代码,突发脑出血,不幸离世。这也是我们现在年轻人由于工作生活压力不得不加班熬夜,忽视了健康问题的常见现象。

回顾魏永康的一生,不得不让我们陷入反思,他母亲的这种教育方式虽然能让孩子应付各种考试,但是当孩子独立于社会时,因为缺少沟通能力、应变能力、自理能力,就会融入不进社会,被社会抛弃甚至淘汰。教育孩子应该更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抱负、事业心、责任感、能力培养动机、外向性、社会交往技能、言语表达能力、情绪的发展能力,才能让孩子在社会上立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神童   中国   孙子   干妈   长沙   母亲   能力   方式   孩子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