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人女儿指出教材错误,老师却让她叫家长,最终毛主席如何处置?

1949年,9岁的李讷在课堂上,突然举手后站了起来:“老师,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这句歌词我觉得有问题。”

李讷这一句话吓了老师一跳,让老师赶忙呵斥李讷:“李讷你的想法很反动,叫你爸爸来学校,我需要跟你的父母反映一下。”

听到老师的话,李讷有些委屈地回应道:“我爸爸不方便...”

图源影视

之所以会这么说,是因为李讷的父亲便是伟大领袖毛主席。日理万机的他,肯定是很难抽出时间来学校的。

不过李讷所说的问题究竟是什么问题?而选择请家长的老师难道不知道李讷的父亲便是毛主席吗?

主席的女儿

在毛主席的子女当中,李讷可以说是毛主席最为疼爱的一个。这并不是说毛主席偏心,而是因为李讷是孩子们当中,陪伴在毛主席身边最久的一个。

图源影视

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毛主席带头节衣缩食,他的女儿李讷也自告奋勇地跟着父亲一起介意所涉。但是李讷当时正值生长期,为了长身体要吃很多的饭,所以每天都在饿肚子。

于是毛主席便将自己的饭菜拨给李讷,让李讷每天都能吃饱肚子。从这一点上来看,毛主席对李讷的疼爱可见一斑。

毛主席大多数的子女,都是在最艰苦的时候出生的。那段时间毛主席为大事操劳,孩子们都是交给别人照顾,很少有时间能陪伴在孩子的身边。

而李讷出生在1940年,那时候的局势已经安稳了不少。原本李讷也应该交给别人照顾,但毛主席实在舍不得,便把李讷留在了身边。

那时候毛主席把李讷称作自己的大娃娃,而李讷则把毛主席叫做小爸爸。李讷是主席的贴心小棉袄,而主席也每天讲故事给李讷听,父女之间的情谊人人可见。

但虽然局势稳定了不少,终究还是在战争年间,所以小李讷一直没能去上学,由毛主席等人教育他。

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毛主席看着已经9岁的李讷意识到,不能光把孩子留在身边,得让她去上学,去跟别的小朋友沟通,才能更加茁壮的成长。

于是毛主席便安排了李讷的入学,在北京当地的一个学校读书。

虽然李讷此前没有进过学堂,不过在毛主席这样伟大的文学家的影响下,李讷的学识丝毫不亚于同龄段的孩子。

经过学校的考试,李讷直接被安排到了三年级读书。

同时毛主席明白,如果李讷的身份暴露出来,那很容易在学校造成不好的影响。无论是对学校的正常教学活动,还是对李讷自己的人际交往都不太好。于是毛主席便给自己取了个别名叫做“李德胜”,是一个在北京工作的工人。

李德胜这名字是当年毛主席在陕北时候的化名,那时候为了躲避敌人的化名,如今却成了给女儿掩饰身份的道具。

在李讷上学之前,毛主席千叮咛万嘱咐让李讷对外称自己的父亲是“李德胜”。

做好了这一准备之后,李讷上学已经准备充分。

李讷上学

上学的前一天,毛主席这样一位面对无数敌人都不曾紧张过的伟人,看着女儿收拾书包的样子,竟然感到了一丝紧张。

实在坐不住的他,开始忙里忙外地帮李讷收拾书包。同时还叮嘱李讷要好好学习,和其他人好好相处,让李讷都不禁苦笑了起来。

不过在讲完这些老父亲常说的话之后,毛主席又一脸严肃地叮嘱李讷:“孩子,你去学校不能让大家知道你是毛泽东的孩子。虽然们不搞特殊化,但他们要是知道了你的身份,难免对你的态度会有所改变。”

听到毛主席这话,李讷虽然年纪不大,但也是认真地点了点头。

由于不能让人知道自己是毛泽东的女儿,所以李讷每天上学都得自己挤公交车,还不能有人接送。小小年纪的李讷每天看着同学们在父母的护送下上学,有时候也会感到心中落寞。

除此之外,由于李讷上的学校是北京比较好的学校,班级里不少的同学家境都十分优渥,穿的、用的都是很昂贵的好东西。

当他们看到衣着朴素的李讷,经常会因此而嘲笑李讷。

小孩子们的童言无忌,虽然令李讷感到难受,但她也并没有太在意。

因为在父亲毛主席的教育下,她早就养成了艰苦朴素的性格,反而认为这些孩子们的奢华的消费观念有问题。

到了开始上课以后,李讷内心的烦恼就被一扫而空了,完全陷入到了学习的海洋当中。虽然跟着小爸爸一起学习也很快乐,但还是有一群小伙伴一起听课更加快乐。

最开始的几节课都没什么问题,但是到了第一天上学的下午,李讷却突然和老师产生了矛盾。

下午的第一节课是音乐课,同学们会跟着老师一起学唱《东方红》这首歌。

在最开始唱歌的时候,李讷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但是当唱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这一句的时候,李讷却突然感到不对劲儿,并举手向老师反映。

“老师,我认为这句中国不太恰当。”

图源影视

在1949年10月的时候,毛主席将中华人民共和国称作新中国,演讲时说的也是“新中国成立”了。

所以李讷认为,这句歌词应当把“中国”改成“新中国”。

听到李讷的话,老师突然发起了火来:“你的想法太反动了,这可是曹火星同志写的歌,你怎么能这么说呢?你把你家长叫来吧,我得跟你爸爸好好聊一下。”

听到老师这么说,李讷一下就委屈了起来,其他同学也跟着起了哄,说李讷是个小反动派。

被同学们这么说,李讷的眼睛里也闪烁起了泪光。

图源影视

回到家以后,毛主席看李讷的眼睛肿肿的心疼不已,赶忙问李讷发生了什么。

于是李讷便将这一天在课堂上发生的事情告诉了毛主席,同时还把老师要请家长的事情讲了出来。

冤枉

听到李讷的话,毛主席先是一愣,然后便皱起眉头在房间里踱步。

毛主席这样的反应不只是因为女儿被批评,而是有更深的考虑。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这句歌词,最早的起源其实是1943年3月蒋介石歪曲历史的言行。

当时蒋介石为了夸耀自己,专门发表了一本叫做《中国之命运》的白皮书,书中就写到“没有国民党就没有中国”。这明显是对历史的歪曲,以及对中国共产党的诋毁。

于是《解放日报》紧随其后,发表了一篇叫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的文章来予以反击。

后来曹火星看了这篇文章之后,便以这个题目为基础创作了一首歌曲,在抗战时期传唱了整个晋察冀地区。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这句歌词原本是用来反击蒋介石的。但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这句歌词就显得有些不太恰当了。

毕竟中国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是中华民国的简称,共产党建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当然应该是新中国。

想到这里,毛主席意识到是时候进行改变了,于是他便把眼睛哭得红肿的李讷拉到身边:“孩子你说得没错,应该把‘中国’改成‘新中国’。”

有了毛主席的认可,李讷也不再感到委屈,开开心心地回到自己房间写作业去了。但是毛主席紧皱的眉头却没有松开,他还有很多要做的事情。

首先毛主席找到了这首歌的作者曹火星同志,与曹火星探讨了这个问题。

曹火星一听到毛主席提出这个问题,他立马就点头道:“主席,说实话我也早就想改了!但毕竟没有批示,我也不好擅作主张啊。”

在交流的过程中,曹火星同志表示,在毛主席提出“打倒蒋介石,建立新中国”的口号之后,他就想改成“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了”。

而且他早就把修改歌词的意见提交上级了,只是一直没有批示下来。

在与曹火星交流之后没过两天,还不等毛主席亲自批示,教育部那边便首先进行了调整,将教科书中的“中国”改成了“新中国”。

如此一来,歌词经不起推敲的问题便就此解决,接下来则是李讷被请家长的问题了。

请家长

起初毛主席准备找别人代替自己去见老师,但是思来想去,这样做还是有些不合规定,于是便决定与学校的校长沟通一下,在不暴露李讷身份的情况下把这一次请家长的事情解决。

几天之后,毛主席亲自来到李讷上的学校,与校长见了会面。

校长本来不知道毛主席是为何事而来,紧张得不得了,还以为自己的学校出了什么问题。

看到如此紧张的校长,毛主席笑了笑:“校长同志别紧张,我是为孩子被请了家长而来的。”

听到这话,校长如一尊石像一般愣在了原地。

请家长竟然请到了毛主席,这叫什么事啊。

在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校长也表示了理解,并向毛主席保证,会在教学过程中把教材和歌词的问题修改过来。

这一下,毛主席算是把李讷被请家长的事情解决了。在离开学校之前,毛主席再次向校长强调:“我是以李讷父亲的身份来的,可不是以主席的身份来的。你们对李讷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可千万别有特殊照顾。”

听到毛主席的话,校长内心被毛主席的革命作风感动不已,严肃的点头同意。

在这一次请家长风波之后,除了歌词里的问题之外,毛主席又发现了国内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时的学校分为9个年,每个年级都有一本教材。这些教材全部由教育部的30个人编写,而且几乎每年都需要进行改正,这对于教育部来说工作压力实在太大,很容易因为失误而导致教材出现问题。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毛主席专门修书一封给教育部,要求教育部增加人手,务必要把教育这一块给做好。

在解决完了这些以后,小李讷也渐渐适应了学校的生活,不仅性格越来越开朗,而且与同学们的关系也处得越来越好。

但毕竟李讷还小,在上学的过程中还是会遇到不少不顺心的事情。

比如有一次唱陕北民歌《东方红》,在李讷唱到“中国出了个毛泽东”的时候,她突然被老师叫停说:“李讷你这唱得不好,‘毛泽东’三个字要唱的抑扬顿挫,表达出你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敬意。”

接着,老师又让其他学生向李讷演示,怎么叫做有感情的歌唱。

听着同学的歌声,李讷觉得十分的委屈。尤其是在他看到教室里挂着的毛主席画像,更是忍不住滴出了眼泪。

其实这也不怪老师,老师又不清楚李讷的身份。

但是李讷在唱‘毛泽东’三个字的时候,又怎么会是没有感情的呢?

对于李讷来说,‘毛泽东’三个字除了伟大领袖毛主席之外,更是她最喜欢的“小爸爸”。

李讷当然知道毛主席有多么的伟大,但让她直呼父亲名讳,还要表达出对伟大领袖的尊敬那是在太难了。

毛主席知道这件事之后,也是苦笑了两声:“大娃娃这是爸爸的错,以后你不用那么担心礼貌的问题,就大胆的把我的名字唱出来吧!”

在毛主席的影响之下,李讷成为了一个艰苦朴素的人。

不管是她还是毛主席的其他孩子,在自己的人生中都谨记着父亲的教诲,从没有用自己的身份而向国家索要特权。就算是在退休年老之后,他们也都尽可能地低调生活。

伟大领袖毛主席为国为民,做出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成就。

而在家庭方面,身为一个老父亲的毛主席也坚持着自己的教育理念,将自己的每一个孩子都抚养成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家长   老师   火星   教育部   伟人   新中国   中国   校长   父亲   女儿   错误   教材   孩子   学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