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闻天一生所担任的职务

1976年,除了毛主席和周总理逝世外。其实,这一年还有一位伟人也悄然离世,他化名“张普”,7月1日去世。

这便是张闻天。

时隔三年,1979年8月25日,张闻天的追悼会才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追悼会由陈云主持,邓小平致悼词,在悼词中有一句话份量很重。


张闻天

张闻天同志是我党的优秀党员,是我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的重要领导人。”


这句话在整个悼词中是关键,是基础,是定调之笔,事关张闻天的历史地位。那么张闻天一生到底担任过哪些职务呢?

1900年8月30日,张闻天出生于江苏南汇县六团乡朱家店,今上海浦东。父母都是农民,每天劈柴喂猪、田间劳作是必修课,小时候的张闻天也随父母干农活,但他并不想当一个农民,张闻天的真正兴趣在于读书。

张闻天天资聪慧,读书的路一直很顺当。由乡村私塾起步,到小学、高等小学。

1915年,高中毕业后,张闻天也面临着很多选择,要么就业谋个教员,要么继续求学。

张闻天选择继续读书,他先是短暂读过水产学校,而后选择了河海工程学校,立志做一名水利工程师。

但是1919年爆发了著名的五四运动,张闻天也正值血气方刚之年,很快当工程师的想法就被这场运动击碎了,与此同时张闻天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从这时开始,他的奋斗不在是仅仅为个人。


张闻天

由此,张闻天的兴趣转到了文学,因为他可以通过文字尽情地释放自己内心的想法。在文学上,张闻天天赋异禀,他所创作的长篇小说《旅途》,就连著名作家茅盾也自叹不如。

1919年到1925年,张闻天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也翻译了大量外国文学。在当时的文坛上也引起很大的轰动。

即便如此,但经过多年摸索,张闻天终于明白仅靠个人的力量想改变当时中国的现状很难。因此,与鲁迅弃医从文正好相反,张闻天则选择了投笔从戎。

1925年,由沈泽民和董亦湘介绍,张闻天正式入党了。

这是张闻天弃文从政的开始,他的职位变迁也由此开始。纵观张闻天的一生,他的革命生涯职位的演变,从地域上有一条清晰的线索。

莫斯科

可以说,莫斯科是张闻天革命的起点。


1925年,张闻天得到一个重大消息:莫斯科中山大学招收第一批学员。对刚刚入党的张闻天而言,能去苏联深造,这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机会。

因此,张闻天怀着极大的热情,踊跃地参加了报名,很快就被录取了。

这年10月,张闻天踏上了圣地莫斯科,进入中山大学学习。

当时同他一批进入中山大学的共有103人,其中就有王明和王稼祥等人。当然陆续进入的还有其他人,如博古、张国焘等人。

在这里,每个学员都有一个俄文名字,张闻天俄文名字是“伊凡•尼古拉耶维奇”,姓氏为“伊思美洛夫”。

这也是张闻天后来“洛夫”之名的来历。

在中山大学,张闻天非常用功,加之他的天赋,很快他就脱颖而出,成为学员中的佼佼者,有“红色教授”的美誉,为校方所器重。

由于这里是为中国革命培养政工干部的,张闻天的刻苦用功,积累了马列主义理论功底。

正因此,后来他也成为党内少有的马列主义理论家。

上海

1930年,共产国际决定选派一些学员回国参加革命。

就在这时,张闻天提出了回国的请求。

在张闻天回国的前后还有几个重要人物也回国了,如王明、王稼祥、博古、张国焘、陈昌浩等。

1931年,经过长途跋涉,张闻天终于回到阔别多年的上海。当时中央的总书记是向忠发,但实际上是先于张闻天回国的王明掌权。

由于在中山大学,张闻天和王明走的近些,王明对他也比较认可,因此张闻天被任命为中央宣传部部长。后来又担任了中央农民部部长


张闻天

可以说是一步登天,虽说理论功底扎实,但的确缺少国内革命的实践。正因此也注定他的革命生涯要走一些弯路。

在张闻天任职后不久,这里就发生了重大变故,顾顺章和向忠发相继叛变,中央机关遭到破坏。

在这种情况下,这年9月,在上海成立了临时中央。

这次,张闻天进入中央政治局,成为四大常委之一

苏区、长征路上

1933年,按共产国际的指示,在上海的临时中央转入苏区,张闻天来到中央苏区首都瑞金。

后来在博古到达苏区后,在这里召开了一次会议,临时中央与苏区中央局合并,博古任总书记,张闻天任常委兼宣传部长、中央党报委员会书记


博古

但在这里,张闻天遇见了毛主席,他的转变也由此开始。

初到苏区,张闻天对毛主席并不了解,毛主席对他也并无好感,因为教条主义的确给当时的革命造成了重大损失。

但事情却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通过实践,张闻天渐渐地脱离了教条主义的博古,而向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毛主席靠近。

中共六届五中全会后,张闻天被派往临时中央政府工作,担任人民委员会主席,相当于总理。

由于受博古的排挤,1934年2月,张闻天从中央所在地观音山搬离,来到了沙洲坝同毛主席成为邻居。

尤其是广昌战役失利后,张闻天对博古和李德失去信心,而对毛主席有了新的认识,逐渐向毛主席走近。

这时,他们开始经常一起讨论问题,毛主席称张闻天为“洛甫同志”,而张闻天则称毛主席为“润之兄”,彼此倍感亲切。

这年七月,瑞金遭到敌机轰炸,张闻天和毛主席都搬到了云山古寺,而且住在同一堂屋的左右厢房,成为名副其实的室友,彼此走的更近。

正因此,此时张闻天已经彻底被博古所抛弃,排除在中央之外。

但此时,张闻天仍然担任中央书记处书记。当时中央书记处书记相当于常委,除了张闻天还有三位书记,他们是博古、周恩来、项英。

1935年,遵义会议上,张闻天力挺毛主席,批判博古。为遵义会议扭转乾坤做出了巨大贡献。

会后,毛主席被选为常委,张闻天接替博古,担任中央总书记

延安

此后,张闻天一直担任党的总书记,在多个历史关头力挽狂澜,全力支持毛主席。

直到1937年12月前后,事情发生了变化。而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王明从苏联回国了。


王明

王明自1931年去莫斯科后就一直留在苏联,此刻他带着共产国际的指示回国。

回国后,王明立即提出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张闻天征询毛主席意见后表示同意。

这次会议在十二月份召开,史称“十二月会议”。这次会议上,张闻天辞去了总书记职位,建议王明担任。会议最终决定不设总书记,由书记处集体领导。

即张闻天管党务,毛主席管军事,王明管统战。

1938年,六届六中全会后,张闻天逐渐淡出中央领导的位置,他的工作重心转为宣传教育和理论研究。

但在中共七大上,张闻天仍被选为中央政治局13名委员之一。

东北

1945年,张闻天提出前往东北工作,毛主席同意了他的请求。

东北当时正是用人之际,这年11月,北满分局成立,张闻天被任命为委员,书记为陈云。

但张闻天到达东北后,他不愿待在城市,希望到农村做基层工作。

此后张闻天化名“张平之”到小县城安宁开展工作。当时安宁局势动荡,土匪恶霸横行,张闻天到达后立即着手整治,剿匪、安抚群众、发展生产,创建宁安学院,发现教育。

“安宁模式”成为当时的典范,四五个月后,张闻天调任合江省委书记,而陈云希望他到哈尔滨任职,张闻天拒绝了。

张闻天说:“哈市虽要,但集中过多干部于城市,会对创立根据地工作不利”。

的确,“合江省”地处边陲,自然无法与哈尔滨相比。但这里恰恰需要他的治理。

这里不但土匪多,而且还有其他各种武装力量错综复杂,社会秩序可想而知。

但张闻天到任后仅用两年时间就让这里大变样。

1948年,张闻天奉命离开合江,赴东北局任职,担任常委兼组织部长。

此后不久,张闻天调任辽东省委书记。

北京

1949年10月1日,当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宣告新中国成立之时,张闻天依然扎根在东北,在辽东省委书记的位置上忙碌着。


张闻天与毛主席合影

但在1950年1月19日晚上,张闻天从收音机里突然听到一则消息:中央决定派张闻天出席联合国会议并担任代表团首席代表。

尽管这一消息很突然,但张闻天依然接受了这一任务,后来因美国阻挠,中国未能进入联合国。随即张闻天接替王稼祥,改任新中国驻苏大使。


张闻天与妻子刘英在苏联

1955年,张闻天回国担任外交部副部长,主持常务,周恩来兼任部长。

1959年,张闻天离开外交战线,不久后到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工作。

但1969年后,张闻天长期赋闲,他曾多次写信希望能出来做点工作,都未能实现。

晚年,张闻天获准在无锡居住生活,但身体却每况愈下。

1976年,张闻天悄然离世,享年76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合江   博古   中央政治局   中山大学   莫斯科   苏联   苏区   总书记   常委   职务   中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