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大战爆发前,都有哪些先兆?

从表面上看,世界大战之所以会爆发,都是极其偶然的因素,比如一战是因为斐迪南大公遇刺,二战是因为德国突袭波兰。

但深入研究之后会发现,这两次世界大战爆发前,都有四个重要的征兆,那就是经济危机、地缘冲突、武器实验和舆论引导。

在一战前,主要爆发过两次经济危机,分别是1900年到1903年,以及1907年到1908年。

1900年到1903年的经济危机,主要在沙俄和日本爆发。

在这段时间里,沙俄各种工业订单大幅缩减,比如钢轨、机车、车厢之类,大批工人失业,勉强保住饭碗的工人,福利待遇也变得很差。为了解决问题,沙俄出现了垄断组织,重工业的各大公司抱团取暖,在各大银行的帮助下开始回血。

再说日本,几年前他们刚击败清朝海军,发了一笔战争财,所以经济危机到来的时候,他们并没有像沙俄一样,通过垄断组织来提高生产,而是决定抢地盘。在这种背景下,日俄战争于1904年爆发,法国力挺沙俄,英美援助日本,最终日本获胜,攫取了大量沙俄在华利益。

在这场战争中,卡宾枪、马克沁机枪、迫击炮、掷弹筒、速射炮、摩托化部队、无线电设备、水雷、鱼雷等先进武器和装备悉数登场。1907年到1908年的经济危机,主要在美英法德等欧美国家爆发,工业化高度发达,大家互相攀比,看谁家的汽车轮船造得多。

这就导致一个后果:有色金属价格暴涨,物价也水涨船高,毕竟大宗商品涨价,永远都会带动社会进入通胀环节。但价格不能永远涨上去,没过几年,有色金属的泡沫被戳破,过剩的工业生产能力得不到消化,工人们纷纷失业,企业主纷纷破产。

为了消化过剩的工业生产能力,各国纷纷开始将原本的重心从经济转移到军事。这也很好理解:我工业生产能力一流,既然造的汽车轮船在国内卖不出去,不如改造各种军事装备,然后拿到国外去抢地盘。应该造什么装备呢?参考一下日俄战争,哪种装备在战场上的表现最亮眼,我们就批量制造。以什么借口对外扩张呢?自然物竞天择。当时,哲学家斯宾塞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备受推崇,大家都觉得,只要够强,就可以动手抢劫弱者,这完全符合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

总结一下:在一战爆发前,四大前兆凑齐了。

第一、经济危机爆发过两次;

第二、中国东北地区和欧洲巴尔干半岛,都是当时地缘冲突的重灾区;

第三、在各大强国的支持下,日俄战争成为军事装备的试验场,一战爆发后,相关军事装备继续大放异彩;

第四、在大战爆发前,各国媒体都充斥着非常极端的舆论导向。

这四大因素同时出现,预示着世界大战即将被引爆,只需一个导火索而已。

如果沿用一战爆发前的逻辑,再来看1939年爆发的二战,发现这一切也说得通。

第一、1929年到1933年爆发了经济危机,直接导致大萧条;

第二、一战结束后,对德国的过分压榨,对但泽走廊划分的不合理,导致了德国与欧洲各国之间的矛盾不可调解;

第三、1936年到1939年爆发的西班牙内战,在各大强国的支持下,成为了军事装备的试验场:坦克、反坦克炮、高射炮、装甲车、火箭筒、雷达、战斗机悉数登场,二战时更是大量出现,法国建立的“马奇诺防线”,也是受西班牙内战的启示而修建,结果希特勒也根据西班牙内战,想出了绕道背刺的破解方法;

第四、“物竞天择”转变为“民族自决”,极端的民族主义演变为民粹,社会进一步撕裂。

这四大因素出现之后,二战自然也无法避免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沙俄   世界大战   物竞天择   西班牙   先兆   经济危机   德国   日本   内战   战争   工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