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新中国要选国旗,毛主席指着支持率最低的32号:就选它

1949年7月毛主席和一众领导人在会议室里,看着各大报刊收集上来的四种国旗图案皱起了眉头。

张治中将军率先开口道:“我觉得这复字三号国旗虽然支持率高,但是中间那一道横杠不太好。”

另一边的陈嘉庚点头赞同“是啊,那一道横杠代表了黄河。但是中国还有长江等名山大川,只有一条黄河有失偏颇了。”

在二人发表了意见之后,沉默了许久的毛主席突然拍板道:“那就选支持率最低复字32号吧,就叫它‘红地五星旗’!”

复字四号究竟是哪一种红旗?为什么毛主席要选择支持率最低的红旗呢?

新中国

1949年解放战争逐渐到达尾声,背叛革命的国民党不断败退,蒋介石本人都逃亡台湾。

到了这个时候,领导们便开始考虑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事情了。

在北平和平解放之后,领导们将这座历朝古都视作解放区的中心,并在1949年6月建立了全国政协会议筹备会,准备就新中国成立后的各项事务进行筹划。

而在筹划的事务当中,首当其冲的便是新中国国旗的制定

为此中央下达命令,各大报刊开始向广大华人、华侨征集国旗图案。

之所以会向群众征集图案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新中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所以国旗图案也由人民决定比较好。其次领导们毕竟也不是神仙,仅靠几个人很难制定出理想的国旗。

于是制定国旗的任务,就交给了广大的人民群众。

不过一个月的时间,近3000幅意义独特的国旗图案便被送到了筹备会,而筹备会的负责人也就此开始了评选。

评选先是通过投票制度来进行预选,之后再从得票数高的几幅图案中挑出一幅来。

其中朱德元帅也站出来过了把制作国旗图案的瘾,上交了复字15号国旗图案。

不过遗憾的是,朱德元帅设计的国旗仅得到了5票,没有被画进最后的考量。

经过数日的层层票选,最终由郑考度修正了的复字3号国旗脱颖而出,以342票的票选领先全场。

当时在征集国旗图案时,领导们下达了三个要求,首先是对中国特征的体现,正如美国的星条旗、墨西哥国旗上的鹰等等,中国的国旗上也要有这样代表性的特征。

其次是对中国政权特征的体现,国旗必须体现出处新中国是工人领导的,以人民为主的国家。

而最后一点则要求画面庄严简洁,毕竟一国国旗除了美观大方之外,必须要显得庄严厚重。

复字3号国旗完美地符合了这三点,红色的背景图案上只有一颗黄色的五角星和一条黄色的横杠。

根据作者的解释,着黄色的五角星代表着中国共产党,而那条横杠则代表了孕育了一代代华夏儿女的母亲河。

也正是因为复字3号在完美符合要求的同时,看起来又十分地漂流,所以大多数人都投了复字3号一票,就连毛主席起初都十分支持复字3号。

当时的筹备会已经决定选择复字3号,不过就在这个时候,画面上有五颗五角星的国旗突然出现在了大家眼前。

这幅旗帜是谁设计的呢?

爱国人士

1917年出生于浙江瑞安的曾联松,可以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知识分子。

出生在书香世家的他,从小就被教育得四书五经六艺样样精通。尤其是画得一手好画,还得到了著名花鸟画家金作镐的指导。

只不过当时时局混乱,曾联松并没有将自己的这一特长继续发展下去,反而是转向投入了理工科的学习。

当时心中怀抱着报国救民志愿的曾联松,想要考学习理工科知识来建设祖国。

但是在真正开始学习之后,他突然发现中国十分缺少经济学方面的人才,于是他又转投经济学。

此后的几年里,曾联松虽然努力学习,但是事与愿违,还不等他学有所成,日本人便打响了九一八事变的第一枪。

时局一下混乱了起来,作为爱国人士的曾联松总是组织学生们一起抵制日货、抗议日本人的入侵。

后来在1936年曾联松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南京大学,并在读大学的过程中加入了共产党。

刚加入共产党的时候,曾联松还只能做地下工作。但随着组织的一点点强大,曾联松又被调去香港进行革命活动。

在经历了日本投降和蒋介石窜逃台湾之后,曾联松所在的上海,终于在战士们的努力之下解放。

而曾联松也在这时候和当地老百姓一同走到大街上,尽情地享受胜利的喜悦。

等到1949年7月15日的时候,正在单位里忙碌地曾联松,突然看到同事手上《解放日报》的标题,征集国旗设计。

“征集国旗国徽国歌”

看到这则标题之后,曾联松内心久久无法获得平静。

这么多年过去,他虽然没能如当年所希望一般用自己的学识建设祖国,但他也希望可以凭借一次机会,为自己深爱的国家添砖加瓦。

于是,十几年没有提起画笔的曾联松,再一次铺开了画布。

为了设计出出色的国旗,曾联松先是了解了一下中央对国旗的三点要求,内心对这三点也比较认同。

同时他也得知,除了这三点要求之外,筹划会还有一个额外的要求,那就是国旗必须以红色为主。

而周总理在看到这条要求之后,提笔将红色改成了赤色。

这一方面是因为赤色与红色同源,都是对共产党的一种代表。

而另一方面,则是革命先驱李大钊同志,曾经在革命之火刚刚燃起的时候高呼的口号:“未来的世界,必将是赤旗的世界。”

在了解清楚了这几点要求之后,曾联松便从自己家打扫出一个安静的房间,认认真真地开始进行国旗的设计。

根据国情设计

虽然已经很多年没有拿起画笔,不过曾联松在尝试练习了几下之后,发现自己的画技并没有太大的退步。

毕竟他曾经数次得到名师指点,在绘画上又有着自己独特的天赋。

在正式开始设计国旗之后,曾联松先是根据几点要求,开始研究毛主席著作和一众美学著作。

但是在研究了近一个星期之后,曾联松的笔下还是只有一张赤色的纸,纸上面什么都没有话。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而曾联松虽然会画画,但是却不怎么会设计,导致这个开头更加困难。

一直到有一天晚上,曾联松正在房间里苦思冥想的时候,突然听到门外6岁孩子在唱歌。

“盼星星,盼月亮,盼来了中国共产党。”

孩子的嘤嘤学语,让曾联松一下子便来了灵感。

是啊,星星就是大救星,中国人民的大救星就是共产党啊。

想到这里,曾联松立马提笔在画布中央画下了五个星星。

之所以画了五个星星,是因为毛主席著作中有提出四个阶级,所以曾联松先画了四个小星星。而四个小星星簇拥之下的大星星,便是我们的中国共产党

同时,曾联松还在大星星旁边画上了象征工人阶级的镰刀与锤子。

在画完了这一切之后,曾联松看着自己设计的国旗满意地点了点头,并将它送去审查。

在送审的路上,曾联松突然心血来潮地打开了设计图,然后便停下了脚步。

不论他怎么看,他都觉得这幅国旗虽然设计得不错,但是无论美感还是意义,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于是曾联松赶忙将设计图拿回了家,开始了进一步的修改。

在修改的过程中,他先是去掉了国旗上的镰刀和锤子,并将这两个象征画进了大五角星里,让整个画面简洁了不少。

但紧接着,他看着设计图正中央的五颗星星又皱起了眉头。

这五颗星星的寓意自然是没问题的,但是这五颗星星挤在国旗的中央,看起来就不够大气了。

为了将设计图改到自己满意的程度,曾联松连着熬了几个通宵,在尝试了无数种摆法之后,这才最终决定将五颗星星挪到左上角。

不得不说曾联松的这一决定真是神来之笔,修改过后的国旗设计图看起来又简洁又大气,同时又有着独特的寓意。

一直到8月中旬,曾联松终于将自己的设计图寄去了北京。可是出人意料的是,他的这张设计图险些被筹划会刷掉。

选择国旗

曾联松寄出设计图的时候,已经到了八月中旬,距离截止日期只剩五天。当这份设计图送到筹划会的时候,已经到了最后一天。

幸好筹划会认为这份设计图设计得不错,所以才留了下来。

但是当筹划会得知曾联松的设计理念之后,筹划会差点又没让曾联松通过。

曾联松的设计理念是用小五角星代表各个阶级,其中更是有一个五角星代表着资产阶级。

无论怎么说,资产阶级出现在我国国旗上,未免有些不太合适,所以有人便建议删掉一个星星。

但是负责人田汉却拒绝了这个建议,并回应道:“这份设计图看得作者的用心,这五个五角星在地图左上角显得相得益彰,如果随意去掉一颗,那么整体的设计就会差很多。”

在田汉的支持之下,曾联松的设计图最终通过了初审。

但是在之后复选的投票中,由于设计图送去得太晚,曾联松也只得到了5票的票选。

与第一的复字3号342票的票选相比,曾联松的5票实在有点不够看。

但是虽然复字3号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可是在几位负责人的眼里,复字3号却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站出来的便是黄埔军校出身的张治中将军,在讨论国旗选择的时候他表示道:“这复字3号设计得没有任何问题,但是中间的那一道横杠,却显得有些奇怪,好像是要把我们中国分开一般,寓意不太好。”

听到张治中将军的话之后,著名企业家陈嘉庚也站了出来:“张志忠将军说得没错,除此之外,这条横杠作者寓意为母亲和黄河。但是神州大陆上除了黄河之外,还有如长江、珠江一般的名川大河,如果只提黄河未免有些有失偏颇了。”

听到这两人的意见,原本准备敲定复字3号的毛主席也犹豫了起来。

最终毛主席在权衡了所有人的意见之后,决定道:“你们说得都有道理,复字3号确实有些问题,也不够美观。那么我们就选择这复字32号吧。”

这复字32号,便是曾联松设计的国旗。

虽然曾联松设计的国旗缺少了中国特色,但是毛主席却认为,这五颗五角星紧紧地簇拥在一起,正是一种中国人民团结的象征。比起其他的寓意,这样的团结才是值得我们肯定的。

于是筹划会最终根据毛主席的意见,选择了曾联松设计的国旗,并将其命名为“红地五星旗”。

当时间来到9月27日,筹划会又对“红地五星旗”进行了修改,去掉了锤子与镰刀的标志,改名为“五星红旗”。

当曾联松听到自己的设计被选中的时候,整个人都惊呆了,甚至在接下来几天的工作中,他嘴角始终保持着上扬的状态。

等到1949年10月1日的那一天,曾联松早早地便守在了电视机前。

当看到自己设计的国旗在天安门上冉冉升起的那一刻,曾联松的内心满是自豪。

次年9月,曾联松接到中央的邀请参与建国一周年纪念活动。

中央对他设计的国旗予以赞扬,并奖励曾联松500万旧币(折合人民币约500元)。

虽然这500元对曾联松来说并不是很大的数字,但是他更在乎的是,自己设计的国旗可以飘扬在神州大陆的每一个角落。

他一个多月的努力终究没有白费,他为革命做出的贡献也得到了认可。

从那以后,每当五星红旗随风飘起,设计者曾联松的名字也印刻在了人们的心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国旗   筹备会   中国共产党   黄河   设计图   寓意   新中国   中国   图案   支持率   最低   星星   中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