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沁园春·雪》引发文坛笔战,黄齐生:鸦鸣蝉噪,可以喷饭

1945年,《沁园春·雪》的大火轰动了重庆,蒋介石起初并不相信这是毛主席写的词。

他还特意找来手下最有文化的陈布雷,问他:“这首词是毛泽东写的吗?”

陈布雷点点头。

“依你之见,这首词写得如何?”

“难得一遇的精品,气势磅礴,有气吞山河的气势!”

听到手下的人对毛主席的诗词赞不绝口,蒋介石不甘心,他下令让陈布雷组织人对《沁园春·雪》发动批判。

进步人士立即自发给予反击,连在战场杀敌的陈毅都在百忙中抽出时间用手中的笔痛斥国民党文人。

连毛主席都没想到《沁园春·雪》能引发一场文坛笔战,老教育家黄齐生更是用“鸦鸣蝉噪,可以喷饭”来抨击他们。

《沁园春·雪》是如何引发文坛攻击的呢?

毛柳交往

1926年4月底,柳亚子到广州出席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认识了担任国民党宣传部代理部长的毛主席。

两人以文会友,还曾在珠江边上的一座茶楼品茗详谈。

他们都视彼此为知己。

1927年“四·一二”反政变发生后,蒋介石公开通缉共产党员和左倾的国民党党员,毛主席和柳亚子都在其中。

柳亚子为了逃避追捕,逃亡到日本,回到中国后一直在重庆蛰居,如闲云野鹤般。

毛主席则发动秋收起义,开辟井冈山根据地。

收集纪念册

抗日战争结束后,蒋介石多次给毛主席发电报,邀请他到重庆商议国家大事。

蒋介石在重庆到处散播要和毛主席谈判的消息,试图借用舆论的压力迫使毛主席来重庆。

柳亚子的住所虽然远离重庆市区,但是地处南开大学内部,对毛主席来重庆商议建国大计,他始终保持怀疑的态度。

虽然他是国民党元老,但他作为孙中山先生的秘书,始终坚持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相信毛主席能够带领人民重获光明。

当得知毛主席确定会来重庆后,柳亚子激动万分,在他心中,毛主席是叱咤风云的大英雄。

他百折不挠、把生死置之度外、英勇无畏的品质都是柳亚子推崇备至的。

1945年8月30日下午,毛主席来到重庆已经三天时间,若是今天再不见,不知道下一次见面会是什么时候。

想到这些,柳亚子赶紧从衣柜里取出长衫,穿戴整齐,迈出家门。

当他赶到桂园的时候,天色渐黑。

客厅里毛主席正在和黄炎培畅谈,当看到柳亚子到来后,毛主席赶紧上前迎接,紧紧握着他的手。

“润之先生,你可是越来越容光焕发了!”

两人从过去认识谈到当下的重庆谈判。

柳亚子和毛主席算得上是诗友,自然避不开作诗方面的话题:“润之先生,最近有雅兴作诗吗?”

“太忙了,找不到灵感!”毛主席有些遗憾地说。

柳亚子也很遗憾,不能拜读毛主席的佳作,两人谈论起当下的谈判。

这次谈话,柳亚子对毛主席的佩服又增加了不少,原来毛主席是抱着大仁、大智、大勇的信念而来。

单凭毛主席伟大的人格,柳亚子便觉得世界上没有不能被感化的人,也没有不能被解决的事。

这次谈话,完全解除了他心中的疑团,他变得非常乐观。

谈话结束后,他激动得夜不能寐,作诗一首,抒发他内心的情感:

“阔别羊城十九秋,重逢握手喜渝州。

弥天大勇诚能格,遍地劳民战尚休...”

9月2日,中共在重庆公开发行的报纸《新华日报》以《赠毛润之老友》为题,发表这首词。

9月6日,毛主席在周总理和王若飞的陪同下,到重庆沙坪坝津南村看望柳亚子。

在他的住所,两位老朋友纵论古今、谈天说地。

柳亚子除了是国民党元老外,还是诗词爱好者,在聊天过程中,柳亚子再一次向毛主席索要诗词。

毛主席只能把他在1936年2月所作,但还没有公开发表的《沁园春·雪》重新抄录送给柳亚子。

毛主席还附信一封:“这首词是在红军渡过黄河后,在陕西目睹一场大雪后所填的词,这首词和先生诗词的风格略微相似,希望你批评指正。”

柳亚子收到毛主席的《沁园春·雪》后,爱不释手,不停称赞这首词是“大作”。

他觉得世间所有的诗词都无法和《沁园春·雪》相提并论,称得上是千古绝唱。

这首词和苏轼、幼安的作品相比也丝毫不逊色,南唐小令和南宋慢词根本比不过。

值得一提的是,柳亚子自己也是优秀的诗人,他在文学方面的造诣有目共睹。

正是因为他在文学素养上有很高的成就,才能一眼就给出这么高的评价。

美中不足的是,信笺上的题词没有上下款,也没有毛主席的签名和印鉴。

深谙书法墨宝收藏之道的柳亚子不想留有遗憾。

古代大家的诗词,哪个不在诗词上题署名,算作是“知识产权的保护”。

他决定趁毛主席还未离开重庆,精心准备一份纪念册,希望毛主席能够再写一遍。

虽然毛主席按照他的要求去做,可柳亚子还是觉得少些什么,不够完美。

思来想去,他总算发现少了些什么,原来少了毛主席个人的印章!

毛主席来重庆是商议两党间的大事,并未随身携带印章,柳亚子只能在征得他的同意后,找篆刻家刻了两方印章。

他还请郭沫若手书“北国风光”,自己以同样的词牌和词一首,一并抄好送到《新华日报》发表。

报社负责人知道《沁园春·雪》是毛主席所作后,提出想要向延安方面请示,获得允许后再发表。

但是柳亚子不愿意因此耽误时间,提出先发表自己的和词,等延安方面同意后,再发表《沁园春·雪》。

10月11日,《新华日报》单独刊印了柳亚子的和词。

毛主席重庆之行原本就引人注目,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柳亚子称赞毛主席是“弥天大勇”。

再加上这么久以来,国民党一直在封锁延安和毛主席的消息,重庆百姓都想知道毛主席在重庆发生了什么。

越是掩饰,越引人好奇。

柳亚子的诗词发表后,大家都很好奇《沁园春·雪》的原词。

《沁园春·雪》的走红

古人云:“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柳亚子也不愿意毛主席这么气势磅礴的诗词,只有自己一个人欣赏,他特意举办展会,邀请好友和诗词大家一起鉴赏。

在这次展会上,柳亚子展出毛主席赠与他的《沁园春·雪》,大家都对这首诗词好奇已久。

当看到传闻中的诗词后,都竞相拜读,《沁园春·雪》在重庆文化界掀起一股热潮,各种抄录版的《沁园春·雪》层出不穷。

当时,重庆《新民报》的副刊《西方夜谭》是著名剧作家吴祖光负责编辑的。

他从朋友那里看到毛主席的词稿,激动不已。

只可惜朋友也是从王昆仑那里抄来的,在抄录过程中漏了两三个短语,是残缺品。

吴祖光马不停蹄跑了好几处文人大家的住所,找了许多人,把他们抄录的手稿凑在一起,总算是得到了完整的《沁园春·雪》。

11月14日,吴祖光在《西方夜谭》上发表了毛主席这首咏雪的作品,还在后面写上一大段对毛主席推崇的评语:“毛润之能作诗词,似乎很少人了解,今天有幸抄录沁园春咏雪一词,读来文情并茂,能感知作词之人气魄之大,是一般人所不能及的。”

这也是《沁园春·雪》第一次公开刊登,一时间,重庆城里大街小巷都是《沁园春·雪》,大家争相背诵。

蒋介石的郁闷

当蒋介石看到这首词后,他不敢相信这是农民出身的毛主席的作品。

他询问身边专门为他起草文件的侍从室主任、也是文化水平颇高的陈布雷:“你觉得这是不是毛泽东所写?”

陈布雷对《沁园春·雪》早有耳闻,回答:“根据我从各方面收集到的消息,毛主席对中国古代文化、古典诗词造诣很深,我觉得像是他书写的,别人恐怕无法写出这样的诗词。”

尽管得到这样的回答,可蒋介石还是不甘心。

他一直觉得毛主席不过是穷人出身,带领的队伍也是没见过世面的农民,太过于“小家子气”,上不了台面,所以一直暗中和毛主席较劲。

他又问:“那你觉得这首词写得如何?”

“无可挑剔,是难得一遇的佳作!”陈布雷的态度还算中肯。

蒋介石在文化素养上没什么深造,对这些是一窍不通,但他就是看不惯毛主席能凭借一首词,在重庆声名大噪。

“难道就没有一点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吗?像是音韵、对历史人物方面的评价什么的?”

他就是想从陈布雷口中,听到一星半点对《沁园春·雪》的批评和否定。

可是陈布雷的回答让他大失所望。

“我仔细品鉴,发现这首词并未有什么毛病,至于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嘛,不过是诗词而已,并没有太多的讲究。

据我所知,毛主席对中国古代文学和古代历史非常精通,填词作诗对他来说,易如反掌。”

在《沁园春·雪》上挑不出毛病,蒋介石又打算从别的地方抨击毛主席。

说到底,他就是鸡蛋里挑骨头,无非是不肯承认词不如人罢了。

他沉思半晌后,说道:“我看他这个人野心勃勃,想当帝王称霸,这是要复辟,想要以一己之力让历史倒退!

你要尽快组织一批人,以评论毛泽东诗词的名义,批判他的‘帝王思想!’要让所有人都知道,他到重庆不是来商议国家大事的,而是来称帝的!”

组织人作诗

陈布雷作为蒋介石的心腹,自然明白他打的什么算盘,立刻把重庆一流的诗人作家都叫来,开会布置任务。

一群学士跃跃欲试,纷纷摩拳擦掌,他们知道若是能抓住这次机会,说不定能得到蒋介石的另眼相待。

国民党组织的一批御用文人纷纷跳出来鼓噪,准备和毛主席一较高低。

国民党中宣部也曾暗中通知各地各级的组织,要他们挑选会作诗的国民党党员,让每人书写一首或多首《沁园春》,并且呈报上来。

然后在他们书写得好的诗词里挑选几首意境、气势和文笔都超过毛主席的,以国民党主要领导人的名义发表,试图把《沁园春·雪》比下去。

12月后,不长的一段时间内,国民党控制的报刊连续发表和词将近30首,文章十多篇,通过文章“围剿”毛主席的咏雪词。

这些人加班加点工作,想要表现自己。

只不过无论是写文章还是和词,都需要灵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不是一时半会,拼时间就能写出来的。

否则为何李白在作诗前,总要饮酒?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脍炙人口,可他在作诗前,总喜欢在被窝里构思;人称“诗鬼”的李贺在作诗的时候,总喜欢骑在毛驴上;

白居易作诗前,更是喜欢和老太太交谈...

从古至今,还没有一首流芳百世的佳作是在批判别人的情况下诞生的,赶鸭子上架的作品,注定只能被人嫌弃。

蒋介石看着手下人交上来的平庸之作,气得大骂:“娘希匹!无用之辈。”

“围剿”大作战

12月4日,中央日报刊印出”东鲁词人”的反动词章,打响了围剿《沁园春·雪》的第一仗。

词中大骂共产党是”草莽英雄”,走的都是”旁门左道”,还让共产党和毛主席及时“悬崖勒马”。

一时间,《中央日报》、《和平日报》等被国民党控制的报纸都发布冗长的文章,对毛词大加讨伐。

有污蔑歪曲的、破口大骂的,还有威胁恐吓的,种种手段层出不穷。

鉴于出现种种以《沁园春·雪》为政治口实的反共风波,一些进步文人看不下去,他们纷纷给予反击。

首先是在文化界享有盛誉的郭沫若大家,他在《新民报晚刊》上发表了第一首词《沁园春·和毛主席韵》,严厉揭露和批判蒋介石准备发动内战的罪恶行径;

紧接着又发表第二首《沁园春》,痛斥国民党御用文人对毛主席《沁园春·雪》的污蔑和攻击。

就连在战场上作战的陈毅将军听闻此事后,都在百忙中挥笔作词,连写三首《沁园春》,痛斥国民党人和御用文人:“一些阿谀奉承的狂夫学子,只知道颂扬暴政,作怪兴妖!”

国民党宣传中共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对反动派文人的围剿,进步的文化人和词予以迎头痛击。

郭沫若在文章中大声痛斥反动文人是“传声鹦鹉翻娇”,他多次在报刊上发表文章进行批判,在这场文化界的斗争中,维护毛主席的声誉、维护共产党的尊严。

究竟谁是乌合之众,一看便知。

《沁园春·雪》的影响不只在重庆,还传到解放区,传到延安,引起强烈的共鸣。

在延安的民主战士黄齐生先生、谢觉哉、钱太微等人听闻此事,决定予以反击。

黄齐生是著名的教育家,他在67岁生日这天,以毛主席《沁园春·雪》原韵律和词一首,抨击那些国民党文人:“鸦鸣蝉噪,可以喷饭。”

也是在这首词里,黄先生第一次提出民权似水的政治主张,把毛主席的思想融入老百姓都能理解的形象中。

这首词让世人从此认识到毛主席的伟大之处,他不仅仅是政治家、军事家,还是文学家、诗人!

就连美国的女记者安娜都说:“毛主席写的这首词震惊重庆文坛,那些自以为是的文化人,一直看不起毛主席,觉得他是一个从西北来的土宣传家,却不想看到的是一个在哲学和文学方面都远远超过他们的人。”

对于重庆文化圈的围攻,毛主席一开始是不知道的,他也从未想过自己赠与好友柳亚子的《沁园春·雪》,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响。

还是留在重庆的王若飞和郭沫若将发表的和词收录后,寄给毛主席,毛主席才开始关注。

他看着重庆报纸上大大小小的攻击辱骂文章,笑着对周总理说:“看来想要复辟的,是蒋介石啊!不然我的一首词,为何能引得他如此兴师动众?不就是担心我们共产党人和他抢夺掌控中国的权力吗?只有有这种想法的人,才会看谁都像是要复辟的人!”

《沁园春·雪》给重庆带来一声惊雷,也震撼了“长城内外”,给重庆带来希望之光。

当时的重庆,形成一场有关《沁园春·雪》的热潮,许多精明的商人也打出“沁园春”的招牌,以此来招揽顾客。

这场没有硝烟的斗争,让共产党的主张、人民民主的思想得到更加广泛的宣传,也算是意外之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郭沫若   延安   文化界   重庆   文坛   蒋介石   国民党   文人   共产党   诗词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