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便习惯和癌变有关?三天一次和一天三次大便哪种正常?一文科普

  近些年,我国大肠癌的病发率在逐步升高,它已经超越了胃癌,成为我国最为高发的消化道癌变。

  不但如此,大肠癌还呈现出了逐渐年轻化的趋势,青中年人群被确诊为直肠癌或结肠癌,在临床上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所以,生活中有关于肠癌的科普文章、视频越来越多。


  而由于当今网络非常发达,很多人在发现身体异常之后,都会上网搜索一些相关的内容。比如大便出现异常时,随便上网搜索一下,你会发现很多大便异常都与癌变扯上了关联,特别是排便频率变化甚至是被列为了大肠癌典型症状。

  也正因如此,生活中滋生了一大批恐肠癌人群,他们一边担心和怀疑自己患上了肠癌,一边抗拒着检查。


  那么问题来了,排便习惯真的和癌变有关吗,三天一次和一天三次大便,哪种才是肠癌呢?

  其实,问出这个问题的人,都对排便习惯有错误的解读。很多人受到所谓养生科普的影响,都认为一天排出一次大便才是正常的。殊不知,人排便的频率受到了多方面的影响,这包括了进食的食物类型、个人生活习惯、环境、情绪、肠道敏感程度等等。

  这其中进食的食物类型,就是直接影响到排便次数的原因。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一个健康的成年人,只要每周大便次数多与三次,每次排便的过程非常顺畅,且大便是成形的状态,这其实就是肠道健康的表现

  在这一基础上,无论你是三天排便一次,还是一天排便三次,都是正常的,不需要过度担心。


  但是,如果自己之前的排便习惯一直都非常规律,近些天突然出现了异常的改变。比如之前是三天排便一次,但最近排便变得越来越频繁,每天有多次排便经历,排出的大便不成型且有黏液参杂,每次排便都有拉不干净、里急后重感

  但是,最近饮食却没有变化,自己调整饮食后也没有缓解,这类症状持续了2周以上,那就可能是肠道生病后的表现。


  这里要强调的是,仅凭排便习惯改变这一个症状,也不能直接武断的认为自己患上了肠癌。因为有许多肠胃疾病都可能会伴随类似的症状表现,这包括了肠炎、克罗恩病、肠易激综合征、肠道菌群紊乱等等,所以它只能看做是肠道功能异常的表现,而并非确诊肠癌的证据。

  除了排便习惯紊乱之外,大肠癌在临床还有多个异常症状,比如反复或持续性的下腹部疼痛、大便形状改变(扁条样、细条样、一侧带有凹痕的大便)、血便(粘液混合样血便、脓血便)、恶病质(消瘦、贫血、长期乏力和疲惫)等等,都是肠癌的典型症状。

  但不能否认的一点是,肠癌在初期阶段,绝大部分患者都没有明显症状,甚至是身体可以没有任何异常。

  因此,对肠癌高危人群来说,我们不能仅仅只关注身体变化,特别是有肠癌家族史、年龄在50岁以上、有息肉病史或家族史等高危人群,应当按照医生建议定期进行相关的筛查,特别需要定期进行肠镜检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大便   习惯   肠癌   肠道   紊乱   症状   频率   人群   异常   身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