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味中药,生津液、助阳气!可以生津止渴防秋燥,疏肝和胃益肠道

中秋一过,早晚加衣,秋季已然正式登场。


秋季饮食应遵循什么原则呢?


秋属金,肺在五脏中属金,所以秋季是肺气盛的时节。肝升于左,肺降于右,肺气太盛肃降不利,会影响肝气的升发,要增加酸味食物来收敛肺气,强化肝脏功能。由此也衍生出了秋吃酸,护肝胆的说法。


同时,肺喜润恶燥,而秋季天干物燥,需要吃一些生津的食物来益肺气。酸味的食物能刺激味蕾生津,极具代表性的便是那句话:望梅止渴。仅是想到梅子,腮帮子便汩汩出一水儿的哈喇子,渴就止住了。


夏天的时候很多朋友都吃了一些乌梅,乌梅味酸,收敛生津,能补充因汗出过多而丢失的体液。它的前身,是从树上采摘下来的青青梅子, “望梅止渴”的主角正是它:青梅


花开于冬而熟于夏,夹在中间的春季属木,所以青梅得木之全气,果大核小,味松脆,以酸鲜平和的特色入五脏之木肝胆,肝好胃也好,生津收敛功力强。古医说:人之舌下有四窍。两窍可通胆液,食则通胆。所谓四窍,正合腮帮子的位置。


大词人李清照《点绛唇》有名句:“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我的理解呢,羞怯、慌乱,心如鹿撞的少女,嗅青梅的行为,其一利肺气,其二利肝胆。少女嗅闻青梅,其气入肺,送至心脏,让鹿跳的心静一点。其气再送至肝胆,肝主情志,让慌乱的情绪得缓解。所以大词人笔下的少女,若从中医的角度解析,也是很有趣的。


古人很早就擅于吃青梅, “青梅煮酒论英雄”,曹丞相和刘皇叔的把酒,少了青梅,就像骑士少了勋章,那得多寡淡。

用青梅制作的梅子酒,很多年前就被打上了女性的标签,这是由于梅子酒有美容养颜,缓解痛经等作用,其实除了这些,梅子酒还有生津开胃、促进胃肠道蠕动、改善腹泻,甚至抗风湿,利筋脉功能,适合大多数人饮用,无论男女。


梅子酒的制作,通常是以白酒加冰糖的方式浸泡。最好泡半年再喝。


另外还有青梅杏仁酒,因杏仁降肺气,化痰止咳。所以本酒方有生津止咳,敛肺涩肠的效用。


将青梅,杏仁,米酒,冰糖适量。装入酒瓶,密封浸泡30天,取酒饮服。


除了泡酒,变着花样儿吃青梅的方法就更多了。从古代记录的名称就能看出来,比如雕花梅球儿、青梅荷叶儿、盐梅、十香梅等。


紫苏梅饼,是明代《竹屿山房杂部》提到的“饴紫苏梅”。


将大个鲜梅,洗净腌渍后自然晾晒风干,再手工挖出梅核,按压成梅饼,外面裹上紫苏叶。


为什么要贴紫苏叶呢?


道理一点不新鲜。紫苏叶原本在菜谱中就像舞台上的嘉宾,常常是离不得。比如烧排骨加紫苏叶,煮鱼加紫苏叶。


苏叶的辛香不仅能让菜的味儿上一个档次,同时,它还能散寒解表治感冒,利肺。并以味辛入气,色紫入血,通利气血,开胃益脾。


尤其对脾胃气机有滞者,用上苏叶,可将脾胃的阳气升起来,宣散滞塞的气机,温暖中焦快利胸膈,让肺脾均舒畅。


而且青梅的酸若进食多了,可能导致凝血滞气,用紫苏之清阳发散,正可消解青梅的这一短板,所以两味也算是良配了,难怪用紫苏叶来为这道梅饼提味,并使功效锦上添花:


生津止渴防秋燥,疏肝和胃快胸膈,益肠道,更可宣散阳气,防秋凉导致感冒。


另外,由于青梅和紫苏叶的搭配非常经典,所以从古至今有很多花式做法,除了做成梅饼,还有青梅紫苏酒,紫苏青梅酱,冰糖紫苏梅等,您做过吗?


温馨提醒:每个人身体情况不同,文章所提供的方子,宜根据情况辨证加减,建议找专业医生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生津   乌梅   梅子   望梅止渴   生津止渴   紫苏   腮帮子   阳气   青梅   肝胆   肠道   杏仁   秋季   中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