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大孩子能进行中医调理?能调理哪些疾病?清单来了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汪丹

常有患者询问,多大的孩子可以进行中医调理?中医能够调理哪些疾病?一般而言,18个月以上的孩子就可以到中医科就诊了,他们可以与医生进行简单沟通,配合医生完成一些检查,身体内脏器官发育也较为完善。北京市隆福医院治未病科主任杨云霜介绍,孩子出现下面5种常见不适情况,都可以通过中医进行调理。

感冒咳嗽:清肺火

小儿为纯阳之体,肺为娇脏,外邪侵袭首先犯肺,所以小朋友感冒、发烧、咳嗽较常见。无论是细菌性感染还是病毒性感染,中医的治疗重点多为清热宣肺。中药较中成药的优势是会在寒凉药中加入少量健脾药,保护孩子娇嫩的脾胃,一般用药3—5剂即可,同时配合止咳、通鼻窍穴位贴敷或刮痧治疗。如果是长期咳喘、有过敏性鼻炎的孩子,可以选择贴三伏贴,通过冬病夏治提高自身免疫力。

食欲不佳:健脾胃

孩子因为婴幼儿期辅食添加不当或喜食寒凉,会表现出挑食、少食或消瘦、面色萎黄、睡眠不实等症状。这些孩子是吃饭“困难户”,让家长很头疼。这种情况可以选择用中药调理,症状轻微的在家中煮点麦芽山楂陈皮水喝,症状较明显的可以喝点健脾和胃、疏肝和胃的中药,疗程一般3—4周,同时配合医生进行穴位贴敷、耳穴压丸、运内八卦等外治法。

视力下降:补肝肾

目开窍于肝,肝和则能辨五色;目出于肾,肾精充实瞳仁。所以视力下降的孩子,不仅是外治,还需就医看看是否存在脏腑精气不足。不养内脏,即使视力通过外治短时间内有所恢复,用眼过度后也容易再次下降。对于这类孩子,可采用和气针法和中药口服。这种针法进针很少,约3—5针,疼痛轻微,多为平刺,不在眼周进针,孩子更容易接受。

大便不畅:泻胃肠

孩子便秘不同于中老年人,一般为实证,胃肠积热尤为多见,表现为大便干燥,状如羊屎。除了建议增加粗纤维食物摄入和揉腹之外,也可以看中医,初期着力于泻火通便,随后健脾运化增强胃肠蠕动、自主排便能力,疗程一般2—4周。

生理不适:养肝血

青春期女孩子由于生长发育较快,有部分女孩生理期会出现头晕头痛、全身乏力、胸部胀痛、情绪波动、注意力不集中、大便不畅、眠浅易醒等症状,主要是因肝血不适引起。中医可以通过疏肝、养肝、柔肝,帮助孩子平稳度过生理期,疗程一般3个月。

有些家长询问服用中药会不会影响孩子的肝肾功能,这个不用担心。对孩子的用药,大夫更加谨慎,不会选择有毒副作用的中药。同时,对孩子用药量较小,在药典规定的安全剂量内,用药时间也不长。如果发现孩子对药物效果有不良反应,大夫会立即停药,并调整用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7

标签:中医   针法   孩子   寒凉   疗程   胃肠   大便   视力   不适   清单   中药   疾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