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北京军区司令写信反映生活困难,徐帅指示:立马办,不准踢皮球

这位干部是人民武装早期领导人之一,打起仗来有勇有谋,立下了赫赫战功,多次受到党中央的嘉奖。建国之后,他致力于推行军改,让解放军走向现代化、信息化,直到临终之时,他仍对台湾问题念念不忘,希望祖国早日统一,他就是郑维山。

郑维山是湖北人,13岁时投身革命队伍,带领当地的少先队员执行警戒、放哨等任务,协助游击队与国民党军对抗。1930年,他正式加入红军,在徐向前身边当传令兵,后来因战斗勇敢、意志坚定,屡次受到提拔,至1934年他已是师政治委员。1934年长征时,郑维山率部从川西北回师川南,接应中央红军,到达川甘边界后,他率领2000余名战士与国民党追兵激战,一举击溃敌4个团又两个加强营,歼灭敌人3400余,取得了一场大胜!

1936年,郑维山又率军接应红2方面军,当年10月,他被编入西路军,远征甘宁地区,结果遭遇马家军的围攻,部下全部战死,他独自跨越百里戈壁,历尽千辛万苦方才撤回陕北苏区。抗战时,郑维山在晋察冀军区任职,解放战争时,他就任晋察冀野战军3纵司令员。1948年底,郑维山率部配合友军,将傅作义的嫡系部队35军包围在了新保安地区。傅作义自然不会看着“心头肉”被消灭,于是派104军赶去支援。

郑维山得知此事后,立即分出一个师的兵力去阻击104军,防止其与35军会合。上级起初没有理解郑维山的做法,对他做出严厉警告,命令他将派出去的部队撤回来,继续围攻新保安。郑维山连忙发出一道急电,称一旦104军与35军会合,必然会对晋察冀野战军形成强大的军事压力,到时候包围圈必定被打破,敌人会逃之夭夭。

杨得志将军闻讯后,立即对战局进行重新评估,结果发现郑维山的判断完全准确,他立即将预备队4纵派出去,联合郑维山的部队一同猛攻104军,将其消灭在新保安的外围。35军军长郭景云得知友军覆灭,自己将陷入孤立无援的窘境后,彻底绝望,举枪自尽,35军顿时军心大乱,投降的投降、离散的离散。接连被吃掉两个军,傅作义一下子没了心气,被迫与党中央进行谈判,促成了北平和平解放。

1950年,郑维山率领19兵团奔赴朝鲜战场,在金城战役中,联合国军有一块地势较高的阵地楔入志愿军的防线中,对志愿军造成了很大的威胁。郑维山想要拔掉它,便制定了一个声东击西的战术,先让一个军佯攻别处,吸引联合国军的注意力,趁其不备,再突然猛攻面前这块“突出阵地”。联合国军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官兵们惊慌失措、乱作一团,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而志愿军则越战越勇,很快便将阵地夺了下来。这一战让郑维山名声大噪,官兵们都叫他“常胜战将”

1953年,郑维山光荣回国,2年后被授予中将军衔,并兼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1971年,动荡降临,郑维山受到了无故指摘,职务遭到罢免,被安排到安徽某农场“锻炼”。在此期间,郑维山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心态,他坚信自己有一天一定会受到平反。

时间来到1979年,郑维山恢复名誉,回到北京后,但因一些特殊原因,他暂时无法重回工作岗位。这也就意味着他没有任何经济来源,衣食住行成了一大难题,万般无奈之下,他只得写信向徐帅求助。徐帅立即指示有关部门专事专办,不许踢皮球、推责任,郑维山这才得以复职。

1982年,郑维山被派往甘肃,任兰州军区司令员,1992年正式离休,此后一直在北京的干休所休养。1998年,郑维山因为罹患癌症住进了医院,他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坚持与病魔做斗争。2000年,郑维山的病情突然恶化,他明白自己时日无多,便给家人交代了后事,并给党中央写了最后一封信,其中着重分析了台湾问题与军改策略。5月9日,郑维山将军溘然长逝,享年85岁。

郑维山将自己的大半生都献给了革命事业,他勇敢顽强,不畏任何强敌,敢于在战场上亮剑,带着战士们推翻封建主义和官僚主义,一扫笼罩在华夏大地上的阴霾,为老百姓换来一片新天。他是一位出色的战士,是一位永远忠诚于人民的党员干部,我们应当永远铭记这位伟大的先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5

标签:北京军区   党中央   晋察冀   踢皮球   野战军   友军   司令员   志愿军   国军   司令   阵地   保安   指示   部队   困难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