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志愿军被俘最高将领,回国后当农民,70岁恢复名誉,泪流满面

只要有战争,便就会有胜利、失败,就会有流血、牺牲,也会有烈士、俘虏。

朝鲜战争结束后,先后有6400多名志愿军归俘回到祖国,其中职务最高的一位,也是唯一的师级干部,是原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兵团第60军第180师代政委、政治部主任吴成德。

1951年5月,180师被敌人打散后,吴成德带着战士们在山区坚持与敌人打了14个月的游击后不幸被俘。1953年9月,吴成德回国后离开部队,被安置在辽宁省盘锦农垦局大洼农场任副场长,退休后在家务农。

1982年3月,吴成德恢复荣誉,其坎坷的经历颇具传奇色彩……

临危受命,率部开赴朝鲜战场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战火很快蔓延至中朝边境鸭绿江边。

10月16日,几十万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肩负着祖国和人民的嘱托,担负起与朝鲜人民军共同抗击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的神圣使命,走上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道路。

次年春节刚过,志愿军60军180师奉命开往朝鲜战场,参加即将发动的第五次战役。

出发前,60军军政委袁子钦对前来军部报到的吴成德说:

“你们180师现在政委空缺,你就代理吧!”

吴成德接到任命后,虽自觉不能胜任,但在袁子钦的激励下,毅然担起这个重任,临危受命,并暗暗发誓一定带好部队,英勇作战,打败美帝国主义,绝对不辜负党和人民的信任。

180师接到开赴朝鲜战场的命令后,便奉命开往河北沧县泊头镇集结,在这里180师将原来各种型号的武器统一换装成苏式武器,包括步枪、机枪、高射枪和火炮。

完成换装后,因军情紧急,180师不久即登上军列,朝着沈阳疾驰而去。

军列上,吴成德和战士们没有一丝的胆怯,脸上流露出的都是坚毅的神色,心中也只有一个信念:只要正义在身、真理在手,胜利一定会属于我们的。

到达沈阳后,180师在丹东休整了一个星期,在这一个星期,吴成德和战士们一直都在准备着,保持着旺盛的战斗力,随时听从党的命令,开赴朝鲜战场。

因为刚刚换装苏式武器的关系,战士们借着休整的时间抓紧熟练苏联新装备,他们日夜不休,不停地拆卸、琢磨,希望能在赶赴朝鲜前尽快熟练操作新装备,给予美军沉重打击。

1951年3月17日,180师奉命跨过鸭绿江,向志愿军司令部指定的位置——伊川郡开进。

因为180师经过的地方时常遭到美军飞机的轰炸,而我军当时又极度缺少防空武器,所以为了防空,吴成德等180师领导经商议决定部队夜行晓宿——白天隐藏休息,晚上强行军。

之后,在180师强行军的那十几天经常发生这样一幕:入夜后,夜深人静、万籁俱寂的鸭绿江南岸突然变得“热闹”起来,四面八方涌出了很多志愿军战士,及马车、汽车,并急行军。

除了要防范美军飞机的轰炸,180师在行军途中还遇到了很多难题。

当时,军情紧急,志司下达的命令是在14天内赶到预定集结点——伊川郡,伊川郡距离180师出发地近700多公里,我军不像全机械化的美军,开赴战场还是需要战士们用两条腿走,

要在14天内走完700多公里,还是在全副武装(部队战士负荷平均在25公斤上下,马匹负重在100—150公斤),夜行晓宿且严寒的天气(时值冬末春初,日夜气温均在零度以下)下,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面对着这种极其艰难的情况,180师上下没有一个人退缩,不论是吴成德这样的干部,还是战士,他们坚定表示:只要自己两条腿不断掉,就是下刀子也要在指定时间赶到集合点。

当时附近的山村、城镇都被美军飞机轰炸的“体无完肤”,根本没有一间完整的房子可供180师休息,在那个多变的天气下,战士们经常顶着寒风和暴雨露宿街头,有的几个人撑起一块雨布休息,有的坐在泥水里树根上背靠背打盹儿,有的实在无处藏身就贴着树干站着睡觉。

为让战士们坚定前进的信念,保持旺盛的战斗力,吴成德同师长郑其贵、参谋长王振邦号召举行“追苦根、找甜果”、“评功记好”等活动,这些活动大大鼓舞了战士情绪。

在180师干部和战士们不放弃、不抛弃,勇往直前的战斗信念下,最终他们成功在指定时间赶到了指定位置。

而在这急行军的过程中,180师也涌现出了许多平凡但却令人无比感动的事迹:

有的在遭到空袭后在烈火中抢救群众或抢救军用物资,有的在急行军中主动为受伤的战士背行囊,有的干部在休整时主动为战士烧水洗脚,有的带病的战士拒绝照顾坚持不掉队……

放弃突围机会,与伤员并肩作战

1951年4月22日傍晚,中朝军队14个军在200多公里宽的战场同时向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发起进攻,第五次战役打响。

此时,60军在三八线附近西起开城、东至鳞蹄的100公里地段上,向“联合国军”发起进攻。

60军作为第3兵团左翼,奉命经高台山出击,插向纵深,目的就是阻断美二十五师和土耳其旅的联系,并阻击美二十五师西援,牵制美三师。

第二阶段作战打响后,60军再次担当重任,负责在揪谷里至大龙山地段阻击美陆战一师、美七师东援。

此时,因为60军的179师和181师被兵团指定为机动部队,分别配给十二军和十五军指挥,所以阻击敌人的重担就落在了180师身上。

当时,180师虽然在出发前就完成了苏式装备的换装,但相对于美军来说仍然是劣质装备,无论是美陆战一师,还是美七师都是全机械化部队,装备有全世界最先进的武器。

除了装备上处于极度劣势,180师在人数上也处于劣势,180师1万多人需要去阻击5万余美军的进攻。装备、人数都处于劣势的前提下,180师身上担子多重可想而知。

就是在这种极其劣势的情况下,180师靠着顽强的战斗意志,和悍不畏死的精神,胜利完成阻击美军东援任务。

5月16日至21日,经过中朝战士一个多月的英勇奋战,终于在敌方战线上打开了一个缺口。

然而正当中朝军队准备乘胜追击,扩大战果时,因为我方的战线拉得有些太长,加之美军飞机不间断轰炸我方补给线,后方的补给迟迟未能跟上,弹药、药品等物资严重匮乏,已不足以支撑中朝军队再次发动一场战争,所以只得放弃已经打开的局势,不得不停下等待补给。

我们都知道,战场上的局势是瞬息万变的,可能一分钟就能决定战场上的成败。

就在中朝军队停下等待补给的这段时间,美军趁机抓住了这个机会,开始了大反攻,美军和南朝鲜军各以一个摩托化师,以十几个小时行进100多公里的速度,迅速堵住了此前被中朝军队打开的那个缺口,由此使战场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局势对我方越来越不利。

在这种情况下,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当机立断,决定提前结束战役,主力部队退出前线并转移至三八线以北休整。

就在我军主力开始撤退时,代替麦克阿瑟出任“联合国军”总司令的李奇微用7个美军师和6个南朝鲜师共13个师,向我军发起全线反攻。

5月21日,180师接到上级命令,停止进攻,并下达新的作战任务:

至少在阻击地域阻敌3到5天,掩护主力部队后撤。

面对着来势汹汹的敌人,180师全体将士再次发挥出了悍不畏死、英勇奋战的战斗精神,以劣势兵力和装备阻击占据优势的美韩联军。

晚年吴成德回忆这场阻击战,仍影响深刻,眼神带着对战友的怀念,对敌人的愤恨,他说:

“当时美七师和南朝鲜军第六师从六十三军撤出留下的空隙,乘虚插入我师侧后。正面敌人为美二十四师、南朝鲜军第二师等,在敌航空兵配合下向我军发起疯狂进攻。23日,敌以大量飞机对我师第一道防线的师部和五三九团进行轮番轰炸和反复炮击……”

180师虽然在郑其贵、王振邦和吴成德的指挥下多次击退敌人的进攻,但在敌人飞机大炮的疯狂进攻下同样损失惨重。

在敌人的炮空袭击中,每个连伤亡人数达三分之一,处在最前线的三连伤亡最为惨重,达三分之二,其中五三八团第一营更是只剩下数十人。

然而,就算是伤亡如此惨重,英勇的志愿军战士也从未想过退却,仍然坚守在最前线,哪怕是付出生命也要完成上级交代的掩护任务,不让敌人越过阵地半步。

这就是中国人民志愿军,这就是中国军人,为了国家和人民,纵身死也无悔。

当时,敌军飞机大炮疯狂轰炸数轮后,敌一个团的兵力在16辆坦克的配合下,对180师539团防守的九峦山阵地发起猛攻。

539团在敌人轰炸下已损失惨重,面对如此险境,539团没有退守仍顽强反击:四连战士顽强打退了敌人五次进攻,毙敌百余人;五连战士连续打退敌人8次冲锋,并缴获敌机枪一挺。

除了539团遭遇敌人猛攻,540团、538团也同时遭到敌人的猛攻,同539团一样,他们也顽强反击,英勇奋战,并给予敌人重创,但也同样损失惨重。

540团一营三连的排连干部全部伤亡,170人的连队最后只剩数十人,指导员孟晓峰在前沿阵地身负重伤不下火线。540团三营教导员任振华带领战士打退敌人无数次进攻后,弹尽粮绝下,用手中仅剩一枚手榴弹与敌同归于尽。

短短不过3天的阻击战,180师全师干部伤亡就超过了解放战争中两年的数字,538团一营营长刘吉耀、教导员赵国泰,539团政委韩启明、三营教导员杨彬、一营副教导员郭青五等都先后壮烈牺牲在了这场阻击战中。

在这种严重的形势下,60军军部终在24日晚下达撤退新的作战命令:

立即渡过北汉江,在江北组织阻击。

然而,就在180师朝着汉江急行军时,意外却发生了,两路敌军突然从180师的前方与侧后方突然钻出,对180师形成夹击之势。

26日,180师彻底被包围。60军接到180师陷入敌人重围后,军长韦杰命令180师固守待遇,旋即因战场局势突变,命令180师突围。

接到上级的命令后,为了能尽快突出敌人的重重包围,180师党委在春川附近的一个山沟里召开了紧急党委会,会议由吴成德主持。

此时,180师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部队已经断粮三四天,弹药也所剩无几,人员伤亡也在急剧增加,如果再不突围便随时都会有全军覆没的危险,于是吴成德等指挥员决定立即突围,为避免突围过程出现更大伤亡,决定多点出击、分散突围。

多点出击、分散突围,是当时唯一也是最正确的选择。

会议结束后,180师指挥员们立即按照会议的部署,开始分散突围。

突围战斗打响前,吴成德骑着战马到各团检查突围情况。

各团的战士都是身经百战的精锐之师,即使是身陷重围中也不曾有过半点胆怯,得知上级让突围的命令,他们有条不紊地准备着,擦枪的擦枪,准备弹药的准备弹药,一切都是那么的平静又那么的有秩序,但在场的所有战士都明白这只是大战前的短暂宁静。

看着战士们都在有条不紊、不慌不忙准备着,吴成德很是欣慰,有这样的百战之师,纵使敌人的装备、兵力都要优于我军,我军也丝毫不惧,他深信他一定能带领着战士们突出重围,并在不久的将来再次带领着他们打败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

突围战斗打响后,吴成德等指挥员迅速带领部队朝着事先定好的突围方向突围而去。

就在吴成德骑着战马准备跟着师部突围时,他突然听到沟下传来人声,只听见:“吴政委!吴政委!”朝着山沟望去,只见有一个战士躺在地上,吴成德走近询问得知他叫王洪兴,是538团2营军医,身负重伤,他叫吴成德的目的就是想让他带着他一起走。

见有受伤的战士还没有妥善安排,吴成德一边让人去叫538团团长,一边观察他的伤势并细心安慰。也就是这么一耽搁,吴成德就同师部行动脱节了。

与大部队行动脱节后,吴成德赶紧带着跟着自己的战士向大部队突围方向追赶而去,行至一片松林下时,他再次听到有人叫:“吴政委来了。吴政委把我们带上吧!”

寻着声音的方向看去,只见有数百伤员在看着他。看到还有这么多伤员没有突围,吴成德没有丝毫考虑,当即放弃与大部队汇合,选择与伤员并肩作战,带着他们一起突围。

临出发前,为了鼓舞伤员们的士气,吴成德作了简单的战前动员:

“情况很明显,我们现在处在敌人的严重包围中。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有两大敌人:一个美国侵略军;一个是饥饿。首先我们要咬紧牙关,勒紧裤腰带战胜饥饿。要发扬团结一心,不怕牺牲的精神,敢于近战,利用夜间冲过封锁线,共产党员要冲锋在前。”

在吴成德的鼓舞下,伤员们重新被点燃了斗志。

入夜,为阻止我军突围,敌人的进攻愈发疯狂,枪炮声从未间断,出山的每一条路口都被敌人用大炮和机关枪严密封锁,探照灯和空投照明灯交叉在夜空,随时搜索我军的动向。

敌人的严防死守,吴成德带领的战士又多是伤员,突围之艰难可想而知。

连续三四次突围,都以失败告终,队伍更是伤亡了一大半,有不少战士已近10天都没有进食,因为缺少药品的关系,很多战士的伤口开始腐烂。

为增加突围的成功率,也为让更多战士突围,吴成德深思熟虑,决定以分队为单位进行游击活动,伺机突围。

坚持与敌打游击14个月,70岁恢复名誉哭成泪人

突围失败后,吴成德带领剩余的战士在朝鲜37度线附近的山区打游击。

吴成德与战士们生死与共,并肩作战,在山区一直坚持打了14个月的游击,一直到只剩下3个人的时候,不幸被美军的搜山队俘虏。

打游击的那14个月,吴成德和战士们遇到很多凶险和困难,但都在吴成德和战士们的临危不乱、英勇无畏、浴血奋战下被一一化解。

有一次,战士们被敌人压缩在一片稠密的丛林里,敌人不敢进来,只敢在外边用步枪和机枪扫射,为了不让敌人发现踪迹,有的战士被子弹射中也强忍疼痛不发出一丝声音,最终敌人误以为我军已经撤退,顺利躲过敌人的追捕;

还有一次,美军搜山队的搜索犬发现我军的踪迹,好在一位叫虎子的战士及时发现并眼疾手快把美军搜索犬打死,我军得以安然撤离。

为了躲避敌人的追捕,吴成德和战士们一直在深山四处打游击,渴了就喝露水,饿了就吃野菜、野物,过得很是艰难,但却从未想过要投降。

晚年回忆起这段经历,吴成德悲伤地说道:

“朝鲜的夜晚寒气刺骨,晴天还好些,到了雨天没有任何遮挡,寒风吹打着湿透的衣服,冻得人牙齿直打颤。晚间我们只有互相挤在一起,用彼此的体温抵御寒气。”

然而,纵使身处这样艰难而又凶险的环境,吴成德和战士们也没有想过要屈服,更没有想过要投降,他们不惧艰辛,悍不畏死,坚持与敌人战斗,等待着重新回到部队的那一天。

然而,不幸的是,由于山上的环境实在太恶劣,敌人又从来没有放弃搜山,最终因弹尽粮绝,吴成德被美军搜山队俘虏。

被俘后,吴成德被送到了釜山“战犯”监狱。在这里,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吴成德坚贞不屈,始终没有放弃返回祖国的信念,默默地期望着归国的那一天。

美军为了让吴成德投降,对其实施了惨无人道的折磨,他们用木棒残忍地打碎吴的关节,又用帆布鞭抽吴的全身,甚至把吴倒插进水缸中,用刷子刷吴的脚心,使吴全身伤痕累累。

然而,无论敌人如何折磨他,吴成德都没有屈服,始终忠于祖国。

谈及那段俘虏岁月,吴成德面露坚毅之色,语气坚定地说道:

“敌人的一切手段,无非是想使我产生一分钟的动摇、一闪念的恐惧,从而毁灭我毕生的信念。我决心用皮肉去承受痛苦,用毅力捍卫共产党人的崇高气节和无尚尊严。”

最终,坚贞不屈的吴成德等来了回归祖国的那一天。

1953年9月2日,吴成德回到三八线以北,并被送到开城的志愿军医院作全面检查。

不久,外交部副部长李克农和中方首席政治谈判代表黄华等同志,亲切接见了吴成德等人。

几天后,吴成德回到了心心念念的祖国。

回国后,吴成德离开了部队,被安置在辽宁省盘锦农垦局大洼农场任副场长。

担任副场长期间,吴成德始终保持着在部队中养成的百折不挠和坚韧不拔,很快就赢得了农场工作人员的信任和尊敬。退休后,吴成德回家务农,默默无闻过着平凡却幸福的生活。

1982年,吴成德70岁时,中央下发了《关于志愿军被俘归来人员问题的复查处理意见》。

至此,吴成德的遗留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

吴成德老人苦苦等待了近三十年,在这一刻终于有了圆满的结果,不禁泪流满面。

1996年3月6日,吴成德逝世,英雄的一生自此落幕。

从战斗到被俘以及回国后历经种种磨难的整个过程,吴成德从始至终都无愧于军人的光荣称号,铁血丹心,日月可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7

标签:志愿军   朝鲜   伤员   我军   将领   名誉   泪流满面   美军   战场   部队   战士   敌人   命令   农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